感受案例竞赛中的国际团队合作

  • 肖伟 (管理学院)
  • 创建于 2008-03-28
  • 876
在春意盎然,柳树吐绿的三月,我们迎来了美国杜兰大学MBA访问交流团。我们交流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北京高校-杜兰大学MBA案例大赛。在此次案例大赛中,我们小组很荣幸地夺得冠军。案例大赛后,整理思绪,收获颇多,尤其是对国际团队中的合作颇有感受。
 
此次案例大赛的采取的是小组混合编制,既有兄弟院校的同学(人大),又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杜兰大学)。如何使这样的国际团队具有凝聚力和执行力?这是所有小组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只有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才有可能在比赛中获胜。回想我们组的情况,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建立信任,确立目标。要建设一个具有凝聚力并且高效率的团队,最为重要的是建立彼此的信任和明确的目标。3月17号下午案例大赛拉开帷幕,当晚我们小组成员一起共进晚餐。在晚餐期间,我们从介绍各自的背景,交流各自学校的老师的教学方式,到讨论中美的饮食文化的差异,气氛十分融洽,大家异常兴奋。在这样的情境下我们一起定下目标――夺冠。同时美方同学向中方同学赠送了礼物。经过良好的互动交流和了解,大家建立了初步的信任。
 
其次,良性的冲突,文化的融合。团队合作一个最大的阻碍,就是对于冲突的畏惧。这来自于两种不同的担忧:一方面,因为有些人的自尊会在冲突过程中受到伤害;另外一些人则是把冲突当作浪费时间。他们更愿意缩短会议和讨论时间,留出更多时间来采取行动。
我对案例讨论过程感受很深,尤其是中美同学做事方式的差异,思维特点的不同。因为大家都很清楚:案例大赛要求我们是作为咨询公司为花旗集团提供咨询服务,只有内容有深度才可能获胜,而这就得保证讨论的时间和效率。因此,我们小组在3月19号上午的案例讨论过程中,大家都有着很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讨论。美方同学较关注微观层面的东西,而中方同学更关注宏观层面的事物;美方同学思维发散,中方同学更善于深度挖掘。尤其是在案例分析中对花旗集团的建议部分,大家讨论十分热烈。美方同学清楚美国的金融发展历程,中方同学熟知中国的金融发展状况,各自详细耐心地阐述自己的建议以及理由。很多好的建议正是在这种良性冲突中得出。
 
最后,乐于承担,彼此负责。承担责任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则很困难。在一个团队里,有的人会承担多一些的工作与责任,有的人则承担少一些。我很庆幸我们小组的成员都乐于承担,并各自认真完成工作,对团队负责。我还记得我们组的 William Rodriguez 说:“I want to do more work!”。正是各个队员乐于承担,没有推诿,才有了对团队共同目标的负责。
 
虽然案例大赛已经结束,但大赛的情境历历在目。这一个星期的交流,我们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收获了友谊。尤其对国际团队的合作有切实深刻的感悟。最后,希望美方的同学对今年北京的三月有着美好的回忆。
责任编辑:肖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