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来院演讲 倡导学术规范

  • 许清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7-04-17
  • 1159
“不愧是传说中的打假斗士,他的这些打假理论和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讲解对我的帮助真的很大,让我以后可以少走些弯路。以后自己是要搞研究的,如果步上那些剽窃人家论文的人的后尘,岂不丢自己导师的人呢…”一位同学在听了方舟子的讲座后发出这样的感慨。 4月16日晚上7点,.打假斗士方舟子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玉泉校区教学楼阶一五教室为同学们做了一场为“反对学术腐败,建设学术规范”的学术讲座。他的讲解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引经据典,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腐败 方舟子在讲座中讲述了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腐败现象。他指出,中国的学术腐败现象不是个别人的不正当行为,而是与其他领域的腐败相结合的普遍现象。如同官场腐败一样,有集体作假、包庇掩盖的情形。当然其中不乏恶人先告状的例子。 科研中的不端行为 他说,科研中的不端行为首先表现为捏造数据,窜改数据,剽窃数据,而不是忠实地记录和保存原始数据。其具体做法是去掉不利的数据、增加有利的数据,夸大实验次数、实验动物或患者数量,修改照片记录。他还指出,发论文者还应该向质疑者、询问者提供原始数据。已发表的论文的数据不属于“学术秘密”,一般至少保留5年,而当受质疑、调查时,则应无限期保留。 他还说,当今学术界存在着这样的误区: “照抄别人的语句则不算剽窃”, “注明出处就可以直接照抄”等。当然,也应该防止采用过分严格的标准,例如学术界的常识不必注明,日常用语、格式化语言也不用注明。另外,他还指出,科普文章的标准不同。 在获得引用授权前,不得长篇引用,也不能引用未发表结果。 在论文的署名方面,他说,论文署名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责任。论文的任何结论必须所有作者一致同意,所有的作者都应该知情并签名表示同意。 他说,论文的发表方面,在有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是发布学术成果的正常渠道。论文发表前不宜向媒体宣布论文所报告的成果。公共资助的成果发表后应该与同行共享。 在投稿方面,他指出,不能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不正常发表渠道包括新闻发布会或记者采访,学术鉴定会或听证会,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出书,现场演示,获得专利,获得国际奖项、国际声誉,在会议上做报告等方式。 学术履历的撰写方面,要陈述事实,不做主观评价,更不要拔高、捏造,不要利用国内外的教育体制不同,不要玩“翻译技巧”,不能改变论文排名顺序,列出学术专著时,应清楚地写明自己的贡献 产生学术腐败的原因 方舟子说,缺乏学术规范教育是产生学术腐败主要原因之一,另外还有就是学术体制的问题,社会风气的影响,缺乏监督机制和缺乏学术规范教育等原因造成的。 面对如此众多的学术腐败现象,他举出了几个打击的措施,他呼吁,管理部门、学术团体要管事,实行舆论监督,重点打击地位高的人,加强学术道德教育等。他还说,人人有权利维护学术规范维护学术规范也是在保护自己的利益。 (记者 许清)
责任编辑: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