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水永定河,行至无水处

  • 文/夏雪 图/夏雪、谢继萍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11-03-14
  • 926
【新闻网讯 记者夏雪】2011年3月22日是第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四届“中国水周”,在世界水日来临之时,研究生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携手自然大学水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开展了“城市乐水行”活动。
 
3月5日,来自北京植物所、测量与地球物理所、数学学院、苏州纳米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华南植物所等二十多个研究所的50多名志愿者参加了本次活动。记者也随行参加了这次“城市乐水行”。
 
早上8:30左右,科苑自愿者们与来自自然大学的领队老师杨春林、张祥等以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志愿者们在中央电视塔会合,开始了一天的走水活动。本次走水的内容为徒步永定河引水渠,主要路线是中央电视塔-田村(三环)。
 
一边走,自然大学的李老师一边给自愿者们介绍北京的五大水系以及各水系目前的水情况。“北京人口多,水资源紧张。城市发展必须与城市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相协调!”他以温州开展观光农业以及哈尔滨的“以水定城”为例,提出了自己对北京水环境改造的建议,就是在进行水资源保护的同时配合该地的旅游点建设,不仅能保护水资源,还能发展水旅游。“比如,中央电视塔下面若是搞一个水博物馆而不是海底世界就更好了!”
 
承载力是城市生命支持系统可支撑的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强度的大小和一定生活质量下的人口数量,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衡量标准。也就是说同环境承载能力不相协调的城市发展都是背离发展道路的。李老师说:“考虑到北京的环境承载力,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主要是要切断污染口,加大污水处理力度,督促污水处理厂行使他们的职能。”李老师还指出,“先污染,后治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理念,但现在很多地方仍然没有转变这种发展方式。“控制排污,提高土壤肥力,就一定要有思想、有理念!”
 
沿着河堤,步行至定慧桥附近,河水开始变脏,垃圾漂浮,臭气熏天。杨老师指着河水说:“我们之前看的那段(河水)是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生活用水,所以看起来还算干净。现在,在大家面前的(河水)是没经过处理直接排出来的生活污水。”一旁的张老师风趣地说:“这也是水景嘛,有水总比没水强啊!但要不要把水弄得这么脏,就值得研究一下了!”河道就像人体的肠道,必须清理才能保证机能运行的通畅。
 
志愿摄影师李老师是一名护林工人,来到南旱河和永定河的交汇处,也就是这次乐水行的终点,李老师一边回忆一边给大家介绍永定河以前的周边环境:“大概是92、3年的时候,周围没有建筑,一马平川,有马,到秋天特别好看,那会儿还有水……”
 
永定河引水渠西起门头沟三家店,经模式口、八一湖至西便门,全长约25公里,底宽20米,是北京第一条大型人工引水渠道。但当大家行至永定河引水渠段时,看到的却是干涸裸露的河床。张老师感慨地说:“几年前,永定河引水渠两岸绿树绵延千米、道路宽敞干净。看看现在,都没水了!”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今后10年水利投入翻番,而2004年至2009年连续六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可想而知水问题早已到了燃眉之急的地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凸显,由水环境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也呈现出来。对于城市而言,水更是不可缺少的资源,而北京已成为世界上缺水最严重的大城市之一。“走水永定河,行至无水处”时,生活在北京这样缺水城市的我们更身临其境的体会到了水的重要。
   
走水结束时,李老师告诫大家:“走水不是看看风景就完了,希望大家在活动之后能了解一个和水有关的名词、一个周边的建筑、一个看到的现象和提出一个建议。要通过活动发现问题,加以思索!”
 
“走水更需要坚持!”
 
据悉,3月19日,“乐水行”将会组织“全国千人走水活动”,目前已有全国各地85支团队参加2011世界水日全国乐水行具体详情请关注青协活动海报。
 
 
附:
 
自2007年4月21日,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等国内十家民间环保组织于正式启动 “城市乐水行”,自然大学水学院的户外课堂便开展起来。自然大学的老师们利用每个周末的时间,组织当地的环保专家,带领志愿者,考察北京的水环境,记录当地的“水自然”变化轨迹。
 
   
责任编辑:文/夏雪 图/夏雪、谢继萍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