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记者李林】 山,添扩我们的胸襟;水,丰盈我们的智慧。乐山者,仁;乐水者,智。2010年10月16日,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11位“智者”,与首都经贸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志愿者们一道,参加了主题为“河流,我替你说”的“乐水行”活动,在自然大学水学院杨春林老师的带领下,志愿走河,历时4小时,沿清河徒步行走8公里,考察城市水污染状况。
“我不是什么水专家,我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与杨春林老师一见面,他便在河堤旁向随行的志愿者们介绍了自然大学水学院的历史以及他一直强调的“身份”问题。“我不是什么环保主义者,请不要给我扣那么高的帽子,我没有那么伟大,我只是更愿意与学生们走在一起,讲解水的文化,探寻水的症结,来让大家感兴趣并能长久的参与下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饮用水,从渠水,到井水,发展到自来水。人们用水越来越方便,却离水源越来越远。杨老师认为,“爱北京,建北京,绿色北京”,这个口号要想实现,就必须从这熟悉又陌生的水系开始。青协的志愿者们跟随杨老师,从立水桥出发,沿着清河,徒步行走近8公里,一边观察河水的水质变化,一边听杨老师讲解这条河水的历史。“北京市自来水最早就是取自清河,那时候的水非常清澈,可是现在,你们看看,这样的水,你们敢喝么?”只见河水中多处都漂浮着絮状的黑色物质,有些河段甚至发出刺鼻的恶臭。“北京没有活水,因此没有自净能力,现在已经出现了水资源匮乏的现象,这是相当严重的问题。”
沿途,遇到河流中出现的沉积池,水泥弯道处出现的河堤等,杨老师都耐心给志愿者们讲解它们的作用。“河流转弯的地方水流比较缓,历史上的文明发祥地几乎都从河段的这些地方开始,人们修筑河堤建造了今天的文明。”杨老师指着河堤说道。资环学院的王瑛同学一路上听的饶有兴趣,她说:“我是学水资源的,这次活动对于我可以说是从课堂走向自然,从理论走向实践,能更深刻的感受到水资源的现状。”
来自材料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秦菲同学,是组织青协志愿者参与此次活动的主要负责人,也是一位资深的老志愿者,曾经是北京奥运骨干志愿者中的一员,在本科期间长期从事志愿工作的组织。谈到为什么选择参加这一活动,秦菲同学说:“青协从2008级开始就定期参与这一活动,算是一个历史的传承,而我们2010级成员是第一次参与进来,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的水资源历史、水污染的情况和现在面临的问题,增强大家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同时可以带大家走出校园,一来锻炼一下身体,二来可以认识更多的环保热心人士,拓宽眼界。”
活动结束后,杨老师非常感谢中科院研究生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历年来对他们活动的支持,同时他表示,以水为缘,了解水边文化,“乐水行”活动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参与进来。参与此次活动的志愿者们也表示将来还会定期每半月参与一次走水活动,观水测水,了解更多的水边文化和北京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