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死在“编制”里

  • 魏 娜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3-04-26
  • 259

从不久前如火如荼的“国考热”到研究生“死也要死在编制里”的有力宣言,人们对于“编制”不渝的热爱让2012年的冬天不再单调。更为新鲜的是,报考环卫局的几名研究生落榜之后,竟发出“就算死也要死在编制里”的哀嚎。普普通通的环卫工真的有那么好,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环卫工本不是什么“性价比”高的好工作,怎奈贴上“在编”的标签就身价百倍了?

“编制”,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在大学生的就业抉择中所占权重越来越大。不仅是环卫工、淘粪工,连号称“冷岗位”、被多数人觉得有点晦气的殡葬业,也因为打上了“编制”的标签,在就业市场上受到追捧。

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似乎是不变的规律。中国的政治权利集中在公职单位中,在很多人眼中,国家编制单位的工作收入高、很体面,能有一份这样的工作就是捧着“金饭碗”,无上荣光。

实际上有“编制”虽然工作稳定,但对大部分人而言,它也在消磨着我们的青春和热情:收发报纸、接打电话,日复一日、中规中矩的工作方式束缚了我们的手脚。不少网友吐槽公务员的工作挑战性不大,工作起来没有成就感;而国企的晋升太平稳,自主空间不大。看来,“编制”更像一堵围墙,外面的人在艳羡,里面的却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为何人们还是要热衷于“编制”?一位在某部委工作的李女士告诉笔者,有“编制”,意味着有归属感。何为归属感?即隶属感,是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也就是意指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这个意义来讲,人们看重“编制”也无可厚非。

随着中国就业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加,我们已不是上个世纪的“一朝进厂定终身”,自打“下岗”这个词汇在居民生活中由时髦变得稀松平常,国民的就业竞争压力就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机械化生产规模的扩大,我国每年剩余的劳动力和新增的劳动力都在逐年增长,而其中高素质劳动者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在招聘旺季,一个岗位每天能收到一大摞简历,经过简历筛选还要初试、复试,一个普通的本科毕业生要想觅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必须拿出过五关斩六将的架势。过去,许多学子盼望着进外企,但是,几次经济危机又让他们蓦然发现可以让自己饱腹的钞票原来说没就没了。而除了不见增长的工资,城市的房价地价无不在飙升,在大家不知不觉成为“房奴”、“车奴”的时候,不得不说:工作,我们丢不起!所以,进了有“编制”的单位才算进了“保险箱”。

“编制”意味着有制度的保护,意味着稳定、意味着安全。趋利避害是人们保护自己的本能。要想改变“死也要死在编制里”这一社会现象,笔者认为,国家必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安居乐业、老有所养,人们有了安全感,择业观才会改变。

责任编辑:魏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