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考研故事】独行走得快,结伴走得远

  • 雷泳南 (考研故事专题征文)
  • 创建于 2009-12-15
  • 669

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天上的星星流泪,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冷风吹,只要有你陪......

    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神州夜航节目开场音乐。今天又买了一个收音机,像以前那样将它放在枕边,睡前打开,静静地聆听着。当再次听到这熟悉的音乐时,不禁让我回忆起了那段与电波朝夕相伴的考研时光。虽然过去快1年了,但是如今记忆犹新。晚上伴随着这熟悉的电波声,脑海里呈现出了当时所经历的一幕幕。

    在电波中,仿佛回到了2005年9月25日。这一天是我进入大学的第一天,晚上学院给我们上新生入学教育课。有位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们可能出于种种原因坐在了这里,如果是这样的话,有能力你们四年后再做一次选择。为什么我选择了考研?最初也许是出于这个的动机吧,想给一个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所以我立志要在四年的大学里努力学习,争取考所最好的院校。这样,考研从进入大学那天起就是我四年大学规划中重要的一步。回首这四年的大学生活,除了参加一些学院和班级的学生工作外,学习几乎成了我的全部。平时要是在工作和学习中受挫,听收音机,将自己沉浸于电波声里成为我最好的解压方式。

    然而,说起真正进入准备考研,那还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当时我已决定报考中科院水保所。起初我先是根据往年招生简章,给自己拟定了个总体规划表。到暑假前,自己利用平时周末时间把化学和专业课已较为系统地复习了一遍。暑假时,在老师的介绍下我去了厦门市一个区农业局里实习。这一切几乎都是在按计划进行着,直到7月28日所里09年的招生简章出来了,这回只能考数学,看到这里我急了。之前面复习的化学不考,而数学三门课程中我在大学里只学过一门——《高等数学》,其余两门均未接触过,复习时间紧迫,颇感压力。这时我产生了改变计划,选择其他学校的想法,但一想到之前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就这样放弃了真是有点不甘心。那几天心里非常的矛盾,每天早早地躺到床上,打开收音机,边听着广播边想着考试的事。无意中听到电波里正在谈论关于成功与失败的话题,当时主持人的一句话——成功没有借口,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短短的几个字一下子让我仿佛从梦中惊醒了过来,的确想要成功是不能有借口的。一直以来考上中科院是我的目标,现在不过是改考数学而已,绝不能成为我放弃的理由。经过几天的思想斗争后,我决定不改变原先计划,而当务之急就是准备数学的复习。在接下来实习中,我白天做事,晚上复习数学,一点时间也不敢浪费。尽管这样,直到实习结束前两天我才把高数上册复习完。我心想如果再按这样的进度复习,肯定是来不及的。于是在回校前,我叫同学帮忙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等实习结束后马上回去。

    9月1日我回到了学校,但并没有回宿舍,而是直接搬到同学早已帮我租好的房子,开始了自己“与世隔绝”的考研生活。那时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晚上十点半睡觉,一天中就只有三餐时走出房子,其余全部时间都用在了看书上,但自己还是感到时间不过用。在复习线性代数时,由于之前没接触过它,书上的公式自己根本就看不懂,仅第一章我就整整花了一个星期。这时我又开始产生了忧虑,时常怀疑自己是不是选择错了,将所有的一切寄托于一场胜负难料的考试上,这是一种多么愚蠢的行为啊!这时收音机成了我唯一的“研友”,每当复习不下去的时候我就打开收音机,“吱吱喳喳”调好频率后,听什么节目并不重要,只是能让我暂时忘记复习的烦恼。

    这样,自己一人在那间小房子里坚持了一个半月后,新的问题又来了,开始要上课。由于上课教室离房子较远,为了节省时间,我决定把复习地点转移到离教室较近的图书馆自习室。但图书馆自习室并不是想有就有,早上七点整管理员准时开门,为了能够占到位子我起得比之前更早了。几乎每天我都坐在那个靠近墙壁的“专座”上,面对着已被翻得褶皱的复习课本开始一天的复习任务。当看不进去时,便从书包里拿出早已备好的收音机,插上耳塞,熟练地调好频率,听上十几二十分钟后,然后抬头看看墙壁上写的朱熹那句“读书有三到:眼到、手到、心到”,继续看书复习。到晚上9:50图书馆关门,我也就收拾好书包回去了。回到所住的房子后,我没再看书了,而是打开复习笔记,检查前一晚上计划好的复习任务,并写下第二天要复习计划,才结束一天的复习。在洗漱完后,熄灯,躺在床上,打开收音机,放到枕边,闭着眼睛,静静地聆听着,偶尔睁开眼,看看收音机上那一闪一闪的小灯,释放着一天的压力和疲惫,在电波中不知不觉地睡着。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机械地重复着在所住的房子、食堂、图书馆、教室来回,如此坚持到最后考试结束。

    1月9日,考前的那个晚上,像往常一样,我准时打开收音机,在寂静的夜空里守望着电波,聆听着已伴随我走到考研尽头的节目,回首着这段孤军奋战的考研路上所发生过的每一个故事。顿时,那一幕幕场景就像一张张绚烂的剪贴画,在自己的脑海中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自己的汗水和辛酸:独自抱着一大堆书在“与世隔绝”的房里复习、大清早挤在图书馆门前、停电时在自习室里的坚守、风雨中背着书包打着伞走在回寝室的路上......

    那一夜听着广播,想着了很多,也不知道何时才入眠,但第二天早上五点半自己早已醒来,检查了好几篇已收拾好的材料,到食堂吃完早餐,坐上公交车,赶赴了考场。在接下来的两天里,自己用手中的笔在空白的答卷纸上为这段紧张、充实、孤单的考研路画上了句号,告别自己一段青春年少追梦的岁月。

    考试结束后,我开始制作简历和参加面试。直到分数公布的那天,我早早地坐在电脑前查看自己的分数,等了很久屏幕上才刷出分数380,望着这分数我一句话也没说。过几天后,当看到复试名单中有自己的名字,又开始忙碌地准备着复试。在参加复试后,我被录取了,得知这个结果的那一夜,我又抱着收音机,听了一夜。当时的心情是狂喜但不感到惊讶。因为我付出了,我的目标实现了,我为当初的决定感到欣慰。

    如今,我能有幸坐在科学院的教室里,聆听着大师们的教诲,想说的很多:感谢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学会了“独行”,懂得了操之自我,而非随波逐流,放任自己;感谢四年大学里始终有个考研梦与我“结伴”,让我渡过一段充实圆满的大学时光;感谢考研路上的“独行”,给我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让我将更有信心地迎战以后的困难和挑战;感谢考研过程始终有电波的“结伴”,让我在屡次受挫之后没有放弃,坚持到了最后;感谢考研过程中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们,你们给了我极大的能量,让我在如大海淘沙般的考研大军中脱颖而出,跑在队伍的前头,成为其中的一名胜利者......

    前段时间看到学校贴出“我的考研故事”征文海报时,就有想写点自己考研心路历程的想法,但就是不知从何开始写起。正巧今晚听收音机时,在电波中一下子找到了感觉,便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堆。

(本文作者:雷泳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雷泳南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