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的目的

  • 邓卫平 (武汉教育基地)
  • 创建于 2014-12-04
  • 439

有的时候我常常想,我们读书到底为了什么?是为了功名利禄,还是陶冶情操,抑或是只是喜欢,单纯的喜欢读书?

芸芸众生,各得其解。

儒家的思想像一座大山一样,压的人们喘不过气来,出仕似乎成为了读书人最重要的目地。各种脍炙人口的诗篇回响在我的脑海里不能忘却,从“学成文武艺,售于帝王家”到“了解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再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们看到了读书人得到认可时的大喜,也从屈原得不到重用投江而死,贾谊被贬长沙后的郁郁而终,我们看到了读书人的大悲。似乎都是和君王深深的联系在一起。

出仕和谈恋爱一样,拼命的表现,拼命的打扮、甜言蜜语,讨好对方,希望得到对方的芳心和赏识,得到了,我们就有了金榜题名,享受琼林会武宴,长伴君王侧,高官厚禄,封妻荫子,煞是叫人羡慕。得不到呢,就是我们所谓的失恋,轻则悲从中来,继续悬梁刺股,争取再战春秋闱;再痛苦点的,就变的郁郁寡欢,生活没有了信念,生活充满唠叨,像辛弃疾那样每天念叨着“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要么像范进那样,中了个举人居然发疯,现在想起来确实可悲;要么美其名曰归隐,享受山水之乐;再严重点呢,就像贾谊屈原之辈,用生命来诠释他们对君王极度的爱恋。

可能有人说,古代的隐士就不为了功名利禄,只为情操。可是,细细看的话,你会发现,那些个隐士基本上都是因为出仕不利被逼无奈的,有的多年不被赏识而退隐,有的因为官场的氛围不适合自己的发展,愤懑离去,或游山川,或游山水,或进道观。

人们所知的隐士,我觉得他们带有一份读书人的矫情,像姜太公直钩钓鱼,到孔明的苟存性命于乱世,真的不求闻达诸侯?不是他们真的不想出仕,而是他们或许觉得时机未到罢了。假若真想当一名隐士,你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你躲在某个深山老林,安然的享受桃花源般鸡犬相闻的宁静,谁能找到你呢?

现代又何尝不是一样呢?有些人为了名,有人为钱,有人为权,当然也有一些确实是喜欢象牙塔的生活,简简单单,真真切切。时代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浮躁,诸多的人一味的追求物质,躯壳走的太快,却丢掉了灵魂。

一直很羡慕张良和陶朱公,既有与君王共患难,决策千里之外的智慧,又有“伴君如伴虎”的觉悟,出仕和个人志向得到了完美结合。

芸芸众生,各得其解,写此文仅仅告诫自己,也希望泛起读者心里一点小小的涟漪,那就够了。

责任编辑:邓卫平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