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无小事 礼仪专家来我院传授礼仪知识

  •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6-04-27
  • 1138
     【新闻网讯  记者方晨、洪佳、周艳】4月24日晚,外交部礼宾司一等秘书杨冬菊老师,应中国科学院礼仪模特协会的邀请,来到中关村教学楼,向广大中科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涉外礼仪与交际礼仪》的生动报告。

    杨冬菊197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毕业后,任外交部礼宾司工作人员、综合处一等秘书,办案,长期从事礼宾调研与培训,其中在1986年到1990年间,负责驻法国使馆办公室礼宾交际工作;在1994年到1999年间,任驻马达加斯加使馆办公室主任。

    这次杨老师来科学院讲授礼仪知识,就是为了帮助大家学习礼仪,学习如何更好地尊重他人。在场的听众可以在短短的两个小时里,领略到当今礼仪理念,学会礼貌方法,了解宾仪知识。

    讲座伊始,主持人邀请团委刘红雨老师致词。刘老师回忆了模特队的成长历程,肯定了模特队今天所取得的成绩,并预祝今天的讲座取得成功。

    接着,杨老师以礼宾知识为始,开始了这次礼仪讲座。她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国古代就有了礼的概念,时间上比作为西方国家近代国际关系体系形成标志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早了约2700年。

    礼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由礼派生出一系列词汇,如礼宾、礼仪、礼节、礼貌、礼俗、礼教、礼规等。杨老师说:“外交礼仪=礼节+仪式。即是外交礼仪,就不是泛指的礼仪,只限于外交场合。涉外礼仪通常指外交礼仪(官方礼仪)、商务礼仪、民间礼仪(民俗礼仪)。”

    礼仪中有礼宾三原则:一是平衡,指无差别。意在讲究平衡的外交礼节,忌讳在众多客人 中,毫无理由地优厚或冷落某一人。 面对众多地位相同、相当或相等的对象(如国家、人物、团体、国旗等),要做到一视同仁,待遇应该大体相当。

    二是对等,指规格对等、身份对等、礼遇对等。你如何对待我,我也如何对待你. “来而不往,非礼也。”对等原则的反面运用在外交上也经常发生,这往往是在国家关系处在困难的时候,以后发制人的方式,采取报复性措施。如你驱逐我的外交官,我也驱逐你的相同级别、相同人数的外交官员。

    三是惯例,指国家间或政府间为进行官方交往而皆应遵守的、约定俗成的常规作法。即国际上一些国家的传统习俗和习惯做法经过长期实践,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广范接受的外交成例、做法 (如外交关系的建立、外交特权与豁免、外交制裁与外交报复等)。外交实践离开了外交惯例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在传授礼仪知识的同时,杨老师还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外交礼仪和礼仪活动上的一些细节问题。

    紧接着,杨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和我们最为密切的交际礼节。诸如如何守时、如何作客、女士优先、谈话的技巧与举止、名片、着装、外国风俗等等。用大量的图片来说明什么是正确的做法,什么是错误的做法。中间还邀请了几位同学上台示范西餐用法,杨老师亲自指点迷津。生动形象的教授使同学们获益匪浅。

    最后,杨老师祝大家说:“祝你成功!”。礼仪模特协会会长向杨老师赠送礼品。

    这是礼仪模特协会第一次举办讲座,贴近生活,简单实用,会场座无虚席。讲座结束时,同学们对杨老师致以热烈的掌声。
责任编辑:研究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