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郭梓林先生漫谈“写作与人生”——玉泉路记者团第四次培训完成

  • 文 / 陈旭 摄影 / 黄程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3-11-26
  • 328
同学们认真听郭老师讲课
郭老师开怀大笑

“大家晚上好!”“非常好!”11月25日晚,在综合楼404教室,科瑞集团副董事长郭梓林先生以这样亲切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开场,为国科大爱好写作的学子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写作与人生”的讲座。

讲座开始,郭先生首先解释了一下为什么“非常好”,一方面:他是57年生人,今年正好57岁;另一方面:在当下的中国社会,难得有两个小时来谈论“写作与人生”这个话题。郭先生简单概述了一下自己对写作的认识:要用心去写,用生命去写,写出对国家、社会、家人的责任。

接着,郭先生讲了为什么写:人生的境界由“自我”到“无我”到“慈悲”再到“智慧”,“自我”时,自己是自己,是个圆点;“无我”时,自己是别人,由圆点扩散开来;“慈悲”时,别人是自己,有了更大包容;“智慧”时,则别人是别人,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立性。把这些看通了以后就会有表达的欲望。

表达可以是“说”或“写”,郭先生用气体、液体和固体三者代表“想”、“说”和“写”,固体的“写”是可以检试,可以传播的,可以将想的东西固化。郭先生举例说,一对夫妻到了八、九十岁,已经记不得年轻时说过的情话,但拿出情书,便还可以看到当初的甜蜜。 另外,“写”会锻炼人的逻辑思维,使其严谨、流畅,也使语言生动准确,为了写作而去记、学习也更有效率。

然后,郭先生阐述了如何写:第一是要新颖,新颖有四个层面,“观点新”、“材料新”、“角度新”、“语言新”。郭先生以汪峰歌曲《北京,北京》的词,自己所作的散文诗《灵魂的求诉》以及墨西哥寓言《等待灵魂》为例,说明关于“灵魂”这同一个主题,就可以写出三篇不同的作品。第二是要勤奋,语不惊人死不休,像放大镜点燃纸片那样不断地聚焦。

关于为谁写的问题,郭先生认为最基本的是为自己写,自己有东西想要表达,找到了表达方式就会关心怎么写,而写出来以后则可以获得内心的愉悦。谈到写什么的问题,郭先生给了三个简单却很概括的字:真、善、美。郭先生指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国人对精神的追求已到谷底,现在开始上升了。

讲座最后,郭先生回答了现场听众“如何看待读书无用论”、“怎样更好地了解人性”、“如何提高文字驾驭能力”等的提问,气氛轻松活泼,答案引人思考。一位来自生命学院的同学表示:很久没有动笔写过东西了,今天的讲座,又唤起了自己写作的欲望。

责任编辑:文 / 陈旭 摄影 / 黄程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