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评】今天我们如何纪念鲁迅

  • 陈树钢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10-10-20
  • 1004
【校园时评 记者陈树钢】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74周年纪念日。很多人在缅怀鲁迅,同时也有很多人在重新评价鲁迅。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死》是鲁迅最后时期的一篇散文,文中有他对亲属的嘱托,常被视为先生的遗嘱:“一、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莎士比亚说:“一个人的临终遗言,就像深沉的音乐,有一种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
 
鲁迅一生的著作和译作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集共16本。其中《风筝》《故乡》《孔乙己》《诗二首》选进二期课改教材初二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进二期课改教材初一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风筝》《雪》《藤野先生》《社戏》等都被选入初中人教版语文课本。《朝花夕拾》一书也成为中学生的必读书目之一,而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也成为后代人的精神佳作。
 
对于中国人来说,“鲁迅”这个名字,远远不是“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这九个字可以概括的。在不同的时代,鲁迅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毛泽东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冯雪峰说:“在中国,鲁迅作为一个艺术家是伟大的存在,在现在,中国还没有一个艺术家能在艺术的地位上及得上他。”
 
鲁迅逝世时,郁达夫在《怀鲁迅》中写下这样的话:“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位于北京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的鲁迅博物馆俗称“西鲁”,院内的鲁迅故居,是鲁迅在北京的最后一处住所。1950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14周年纪念日,故居头一次开放,接待各界群众参观、瞻仰。如今,鲁博安静的展厅里,一帧帧照片、一件件实物凝固了逝者的人生。
 
展览的最后一个主题是鲁迅生命的最后时刻——从鲁迅逝世前13天和青年木刻家的温馨合影;到去世前3天仍在续写的遗作《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再到辞世前一天,病体难支,写给好友内山完造,拜托他请医生的珍贵遗墨;之后是那张令人不忍正视,取掉了全副假牙,脸颊塌陷的遗容照片;最后,是那面曾经覆盖在鲁迅遗体上,绣着沈钧儒手书的“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色大旗。
 
政治的远见、斗争精神、牺牲精神,形成了一种伟大的“鲁迅精神”。鲁迅的一生就贯穿了这种精神。所以,他在文艺上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作家,在革命队伍中是一个很优秀的很老练的先锋分子。
 
今天,我们纪念鲁迅,就要学习鲁迅的精神,把它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责任编辑:陈树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