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启迪:记“历史长河中的中国科技”学术报告

  • 魏杰丽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9-11-14
  • 918

【新闻网讯 记者魏杰丽】11月13日下午,由中科院机关团委主办、研究生院团委协办的“历史长河中的中国科技”学术报告在中科院机关办公楼712会议室顺利举办。

    下午两点,来自科学史所的张柏春副所长开始向大家系统地介绍中国科技的发展历程。他指出,回顾中国历代科技成果对当今如何创新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按照时间的推移,张所长将中国科技史划分为九个时段,并对各个时期重要的科技进展一一进行了阐述。
     
    报告首先提到商周与春秋战国时期科技的快速发展:商周发达的青铜冶铸技术、水稻技术、初见端倪的精耕细作传统、丝织技术等等。此外,诸子百家争鸣也开始突显出社会的变革。战国晚期,中医理论体系在《黄帝内经》的影响下也开始形成。到了秦汉时期,古代科技体系基本成型,政治上的大一统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独尊儒术的理念开始盛行。工农业发展也更加完善,农具类型变得完备,生铁铸造技术得以发展,制钢技术发达。知识也得以系统化,主要表现在天、医、农、算四个方面。此后的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方面有刘徽的《九章算术注》及 其“割圆术”的创立。这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医药学著作如王叔和的《脉经》等。时至隋唐五代,中国古代科技继续发展并传播,此间文学艺术方面发展成果颇丰,但科学技术发展则较平庸。中国的丝绸之路向西敞开国门,为知识与技术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南北大运河的开凿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科举制度也付诸实践。不过最耀眼的时代应属宋辽金元时期,这期间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到达高峰,成就了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项: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然而,到了明清时期,科技发展进入滞留期,中国错过了十七世纪的科学革命和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晚清时期,近代技术向中国转移,随着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内忧外患,曾国藩提出“师夷之长技”,近代科学开始影响中国。清末和民国时期,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有了奠基,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带来了春风。二十世纪初,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社团和专业科研机构开始涌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科技方面也不断进步。但张所长强调,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值得夸耀的科技建树。他引用路甬祥院长的精辟语句作为结尾:“在全人类共同创建的二十世纪的科学大厦中,我们贡献的份额还很少很少。”言语间透漏出悲凉,但又寄托着无限希望。
     
    在随后的问答环节中,与会同学和张所长进行了深入交流。报告结束时,与会同学拿到会议赠送的书籍,感觉到老师们的良苦用心。
     
    本次报告对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国科技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我们唯有认清中国科技发展中的重大突破,从中学习借鉴,才能更好地在当下进行重大的创新性研究。相信在一群充满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的仁人志士的奋斗和带领下,中国的科学事业在不久的将来会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魏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