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记者孙丽伟报道】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距离2008年5·12大地震不到两年的时间,巨大的地震灾害再一次降临在中国大地上,再一次考验中国人民。
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西南大旱、玉树地震,这一次次深重的灾难,一次又一次地敲击着人们的灵魂、震撼着人的内心深处。接踵而来的灾难,让我不得不陷入沉思:灾难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地震灾害能否预测?面对灾难,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玉树地震将让中华民族的心凝聚在一起,和衷共济、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凝聚力和向心力空前提升。全国人民和国家友人的爱感动了灾区人民,抗震救灾行动中,中华民族的所作所为也感动了世界,让世界理解中国。
5·12地震让我们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珍惜——珍惜生命的每一分钟,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我们收获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汶川地震引起了人们无限的反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对地震救助体系来反思……这一系列的反思让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汲取了教训,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汶川地震留下的精神财富和救灾经验,让整个中国的救援系统以最快的速度,从震惊和伤痛中清醒,迅速投入抗震救灾的救援之中。与两年前的汶川地震救援相比,玉树震灾救援更加迅速、有序、有效,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仍有很多问题有待思考和总结。
地震究竟能不能预测?
一次次的地震灾害,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与心灵的创伤,如果地震可以准确预测,那该多好啊?
然而,地震究竟能否准确预报?目前尚无定论。地震预报被认为是科学难题,也是全世界的难题。
1996年,在伦敦召开的“地震预测框架评估”国际会议上,与会者达成一个广泛的共识:地震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不仅现在没法预测,将来也没法预测!因为地球处于自组织的临界状态,任何微小的地震都有可能演变成大地震。这种演变是高度敏感、非线性的,其初始条件不明,很难预测。如果要预测一个大地震,就需要精确地知道大范围,而不仅仅是断层附近的物理状况的所有细节,而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想通过监控前兆来预测地震,也是不可行的。美国地质勘探局也曾明确表示:他们不会预测地震,只做长期概率预报,对地震灾害做出评估,但不能预测地震发生的具体地点和时间。
目前,地震预报还停留在半经验半理论阶段。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们必须向前看,坚强地迎接灾难的挑战,必须保持战胜天灾的勇气和信心,积极地投入到救援和重建当中,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新的生活中。
面对灾难,我们能做些什么?
西南干旱、青海玉树地震灾害发生后,科院学子积极开展募捐活动,支援灾区人民抗震救灾,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高尚情怀;积极参与为灾区人民祈福活动体现出科院学子对灾区人民的关怀,以实际行动为灾区人民献上一份温暖。
然而,作为中科院的一名研究生,我们承载着发展科学技术、弘扬科学精神、振兴中华的伟大责任,承载着建设祖国的神圣使命;作为未来的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们的身上寄托着中国科学界希望。除了以上种种,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我们应当做些什么?
我们应当秉承老一辈科学家们勤奋、奉献、求实、创新的作风和敢于挑战科学精神,积极地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探究和揭示包括地震在内的自然变化规律,促进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是科学家的使命,更是我们科院学子义不容辞的责任。尽管,地震预报被认为是科学难题,也是世界性难题,这是因为在这个领域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和目前技术水平没有办法解决的困难。所有的这些挑战都亟待着我们去探索、去突破。此外,我们也要时刻铭记:真正的好科学一定要对社会有用,要注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科学普及,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增强人民的防灾意识、让普通民众掌握避险逃生知识和自救和互救能力。
我们应将自己的理想、价值观念同祖国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和超越;必须保持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每一次困难的挑战。在探索和超越中,我们也要保持谦虚和谨慎,不断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肩负起自己的神圣使命,为祖国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