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李子勋解读婚恋心理

  • 高原 谢鑫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10-04-12
  • 690
4月11日,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心理学名家讲座的第四讲在研究生院礼堂举行,主讲嘉宾是来自中日友好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的李子勋老师,他讲的题目为“谁离得开谁?——探索婚恋心理,提升家庭功能”。

    首先,李老师提出中国婚姻与西方婚姻的三个区别:一是中国人谈对象讲究双方年纪相仿,如果男的比女的大5岁会觉得双方年龄差距大,而西方人则更关注两人之间是否有爱情,年龄上的差距不会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二是中国人受“家天下”的文化影响比较深,缺少独立的生活,年轻人基本上是刚离开父母的家又步入了婚姻的家庭,而西方人一般在18岁成人之后就离开家,平均经过10多年的独立生活才会结婚组建新的家庭;三是中国人受传统思想影响,特别是80年代之前的人谈恋爱,婚前没有充分的恋爱过程来彼此进行接触和了解,而西方人大部分都有充分的恋爱经历,使得他们对于异性的了解更为充分。因此在中国大部分不幸福的婚姻并不是因为谁对谁错,而是由于双方的不能够相互理解男女之间不同,或者是婚前了解不够而导致的没有发现性格不合适便匆匆结合。

    李老师接着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婚姻中的两方其实对于对方的了解并不多。在生活中每个人眼中看到的现实都是不一样的,而对于一个人的了解不过是自己内心对其期望形象的投注。婚姻在心理层面是一个人的,结了婚的女人其实永远不知道每天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丈夫究竟是谁,他只是自己从小到大对于另一半的期望的投注对象,自己眼中的丈夫与朋友眼中的丈夫是大不一样的,我们往往以为最了解的人其实只了解了他的一小部分而已。李老师还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假设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总量为400G,但是真正接收了的却只有20 K。”

    李老师还提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男生热衷带喜欢的女生去风景优美的旅游区游玩(如丽江),此时的女生就需要特别注意,在丽江你可能会觉得自己身边的男人十分可爱,他就是你一辈子想找的男人,但是让你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由于周围美丽的风景,并不是身边的男人,此时不要匆忙的答应他的追求。而如果你和这个男人在肮脏的街道或者垃圾场旁边散步,却仍然感觉到他特别可爱的话,那么你感觉到的美好就是这个男人所带给你的,他应该就是值得你爱的那个人。正如古人所说的,花前月下的恋爱是很具有欺骗性的。

    最后李老师提出在婚姻中女性应该给与男性更多的关爱。由于受母性文化的影响,大多数男人在爱情中寻找的是如同母亲般温暖的怀抱,男人更希望找到一个能够像母亲一样包容自己,爱护自己的妻子。表面上看起来男人主导着社会,是强势群体,但是从生命的角度来说,男人其实是弱势群体。在生物学中,雄性细胞比雌性细胞晚出现了几十亿年,并且男性的Y染色体是残缺的,李老师笑称男人为“残缺人士”。男人总是需要刚强的,一人扛起社会和家庭的重任,正是由于缺少了女性的柔和,男人往往是短命的,而45岁到60岁正是男人一生中最脆弱的时候,这时候需要妻子的特别关心才能让自己的丈夫长寿,想象一下如果80岁的时候两个人还能一起散步是多么浪漫的事情。

    在最后的观众互动环节,李老师还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回答了“剩男剩女现象”、“孩子对婚姻的影响”等问题,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在3个小时的时间里,李老师带领着大家探索了婚恋心理,指出相互包容理解,给彼此空间是最重要的。

    李子勋,中日友好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理事,北京大学心理系研究生临床指导导师,家庭治疗专业督导师,心理咨询与治疗培训师,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知名专家。
   
责任编辑:高原 谢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