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积累、早准备,尽早进入科研角色

  • 郝晓伟 (资源与环境学院)
  • 创建于 2007-11-25
  • 1999
邓羽简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2007级808班学生,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培养单位为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目前研究方向为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在资源与环境论坛征文比赛中,他与王丽、李红强合作的论文《基于BP神经网络的耕地保有量预测研究》获得二等奖。
 
以前听到邓羽的名字,都是和院篮球队联系在一起的,前一阵子刚和队友们一举摘得“院系杯”篮球赛冠军以及由清华大学环境系主办的北京环研篮球赛冠军。有幸在2007年11月23日论文答辩获奖后采访了邓羽同学,他开朗的性格、敏捷的思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重要的是他的谈话给研究生院集中教学区的研一新生们提了个醒,早准备、多积累、多思考,尽早进入科研角色。
 
有积累有准备才会有新的想法
 
记者: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资源与环境论坛征文的?
邓羽:院学生会对此次论坛征文活动做了很好的宣传,我是在宣传栏里看到论坛的征文海报的。
记者:在论文的选题中,你是怎样想到将数学方面的BP神经网络应用到耕地保有量的预测中去的?
邓羽:我本科在武汉大学学习的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现在在地理所跟随导师做的也是和我本科专业相近的人文地理土地利用方向。土地利用中耕地保有量的模型预测研究是个热点,我一直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有做这方面研究的心理准备。至于想到将BP神经网络引用到耕地保有量的预测研究中去,我觉得可能和我的平时的积累有些关系。本科时学了很多数学应用方面的知识,再受到BP神经网络在土地利用方面研究的启示,就产生了将BP神经网络应用到耕地保有量的预测中去的想法。
记者:在你们论文的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邓羽:最困难的是做预测模型的修正,当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耕地地保有量的模型后,我们就收集不同地区土地利用的数据,然后让我们的模型去预测其未来的耕地地保有量,检验我们的模型预测效果,还有和其他的模型进行对比。这样是很困难的,为了追求最好预测效果,就得不断的修正模型。
 
资源与环境论坛征文活动给我们提了个醒
 
记者:参加此次征文活动,你感觉自己最大的锻炼或收获是什么?
邓羽:大家在论文创作过程中的团队合作精神、思维的碰撞都是我们所收获的。但最大的收获我觉的是给我们做科研提了个醒。通过完成这篇论文,我觉得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注重平时多积累、多思考。这样明年论文开题时我们才会有自己的想法,才会在科研中有所创新,这是我最强烈的体会。
记者:刚才你提到了创新,能不能谈一下你自己对创新的看法?
邓羽:我的理解,创新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将未曾采用过的方法应用到自己的研究中去,我们的论文把BP神经网络应用到耕地保有量的预测就是这个层次的。第二个层次是创造新的研究方法,这个层次是有难度的。第三个层次是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院士们的创新水平就在于此。
 
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
 
记者:资源环境论坛邀请了张小雷研究员、欧阳志云研究员给大家做了资源环境主题的报告,对你们的思维创新和论文形成有什么影响?
邓羽:对我们的科研创新思维触动很大,听了报告后我觉得做科研首先就要在内心树立坚定的创新信念;其次最重要的是做科研思路设计的时候要能够跳出自己领域的那个研究圈子,像外行一样的思考,这样就容易将其他学科的东西嫁接到我们的研究领域中,这点对我们刚做的科研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记者:BP神经网络在耕地保有量预测中的应用就是“像外行一样思考”的结果吧,那么在将新的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学科中去的时候需要注意那些问题呢?
邓羽: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反反复复的去修正对接当中的具体细节,解决其中存在的不协调问题,这会花费很多功夫的,就需要像专家一样实践的态度。
 
责任编辑:郝晓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