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2012获奖学生专访】踏实淡定出成果 欢乐祥和育人才 ——访院长特别奖获得者刘恩克及其导师吴光恒研究员

  • 许静静 刘晓奕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3-01-02
  • 918
采访吴光恒研究员
采访院长特别奖获得者刘恩克
刘恩克、吴光恒、刘晓奕、许静静(左起)

在一间宽敞明亮的房间里里,摆放着几排办公桌,天花板还挂满了彩色气球,充满喜庆和温馨,导师和学生正在热烈地讨论问题。这就是中科院物理所凝聚态物理中心的办公室。

在一张普通黄色木质办公桌前,记者见到了本年度中科院院长特别奖获得者刘恩克。离他不远处坐着的就是他的导师,中科院优秀导师奖、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吴光恒研究员。

创新始于系统的文献调研

“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刚刚起步,只有深入掌握该体系古老文献,全面了解历史,才能开拓新的知识。通过看文献,可以发现研究上的空白,引入自主思想,放手去做,做出来的成果就是创新。” 刘恩克向记者讲述着自己的研究心得。

刘恩克本科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硕士毕业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材料学专业,2008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由材料学跨至物理学领域,他发现系统阅读文献给他帮了大忙。

刘恩克入学后,并没有急于去做实验,而是对磁相变材料做了系统调研。他发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100余篇相关文献,几乎没有电子版的,刘恩克找遍国家科学图书馆和物理所图书馆,一篇篇复印出来。就这样,他完整搜索了相关文献,经过系统阅读后,他发现,MM'X材料虽已被发现半个世纪,但还有可能存在居里温度窗口,对这个空白领域探索有望得到新的研究突破。各国科学家也做了相应研究,但该重要性质还是最终被刘恩克发现。

刘恩克一直对自己的研究充满信心:“只有夕阳的技术,没有夕阳的产业”。在他看来,一个产业,一个研究方向,一类材料体系,遇到瓶颈处于低谷沉默期时,一定是思维、方法、知识、技术等因素陈旧了,切不可轻易认定该方向无望而怨天尤人。无望的原因往往归结为人的因素,而非物的因素。刘恩克曾在科学网撰写了同名博文《只有夕阳的技术,没有夕阳的产业》,系统地写下了这些深入思考。四年后的今天,在这类古老体系中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淋漓尽致地印证了他一直坚持的思想。

刘恩克所在的实验室设备条件一般,这一点并没有阻碍他的科研创新。吴光恒老师认为,低端仪器有很多看不到的东西,这恰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智力,正所谓“枪不准就快跑”。刘恩克在设备一般,经费一般的条件下,发表了高水平的研究论文。“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冷静和淡定”,吴光恒老师这样评价他的得意学生。

“工作时间决定现在,业余时间决定未来”

“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事情该去完成,读博士期间的核心任务就是充分利用好这三五年的时间,做出尽可能大的成绩。”刘恩克认为,“如果只在八小时内做科研,一下班就把科研抛之脑后,是很难出成果的。”他很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工作时间决定现在,业余时间决定未来”。

刘恩克在工作之余仍然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工作时间常常被细节和数据占满脑子,而业余时间暂离了这些因素,则更容易出现方法和思维上的灵感,要学会利用这种方式。”刘恩克如是说。此外,他还特别喜欢与实验室里的同学讨论交流,他认为积极讨论既可以辩明概念,深化理解,而且还能活跃气氛,增进同学感情。

刘恩克是个动静皆宜的人。他喜欢阅读。在他的书桌上就能看到《寻觅中华》等各类文史哲书籍。他说,哲学能够改善人的思维,文史能让人明智。空闲时间多时,刘恩克也会和课题组的其他同学一起打篮球、打羽毛球、看电影。

在科研中实现人生价值

刘恩克认为成功与实现个人价值并不等同,“行行出状元”,成功有不同形式,重要的是结合自己的兴趣,并不是每一个成功都能满足人精神层面的追求。他说:“唯有符合自己价值取向的成功才能实现个人价值。”

刘恩克在中学时代就对科学萌发了强烈的热爱,希望自己能够有所积累,创造成绩进而做出贡献。当前,做科研的必经之路就是读博,所以他在大学毕业就选择了攻读研究生,在是否读硕读博这个问题上没有丝毫犹豫。

刘恩克从事着自己所喜欢的科研工作,每一阶段都有新发现。用他的话说,“这是一个愉快的过程”。他对自己目前科研成果进行了总结:“在课题组15年间对磁相变材料研究基础上,在特定的历史节点,在刚刚起步的领域,通过对“沉睡着的”体系基本性质系统掌握,提出一个新的思想,采用单一而有效的方法,同时实现了多个设计目的,最终获得了具有优异物性的新型磁相变材料,促进了所研究的一类体系向新型磁相变功能材料方向的发展。”

为学生提供最好的环境

办公室天花板上飘扬着五彩的气球,那是前几天为课题组陈老师过生日时装饰用的,每个办公桌上都摆放着翠色欲滴的盆栽等等,给整个房间平添了许多生机。办公室的一角是讨论区,墙壁上挂着白板,用于大家平日讨论问题时画图说明用。从这些细微处,感受到的是看不见的课题组文化和研究组欢乐祥和的氛围。

吴光恒说:“我努力为学生提供最好的环境。”他认为年轻的学生们正处于形成价值观、世界观的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置身于一个轻松良好的环境中就能不断改善自己。最让吴老师欣慰的是,学生们在这个环境中,精神状态良好,心情愉悦,思维活跃,时常产生科研灵感。

按照有关规定,吴光恒完全可以拥有独立办公室,但他仍旧喜欢和学生们共同坐在一个办公室里。“这样其实更有助于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最重要的是便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帮学生解决烦恼。”吴光恒认真地对记者说。他深知学生们来自全国各地,只身来到北京求学,一个温暖的课题组大家庭非常重要。“心里有事,脑力活是做不好的。”吴光恒非常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如果哪个学生的家人亲戚来北京办事、看病或者探亲,吴光恒非常理解和支持学生出去陪家人。

研究生的津贴是有固定计算方法,按各方面的表现打分,有不同的等级。吴光恒却给所有学生都发放最高等级的津贴。他在给学生传达一个讯息:我相信你们能做到最好,能成为最优秀的学生。

导师对学生的关怀也同样赢得了学生对导师的敬爱。在吴光恒60岁生日时,他得到了一个意外惊喜。整个课题组的学生自发将吴光恒的论文集结成书,将整个课题组多年来的照片整理成册,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吴老师。当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毕业生都赶来给他过生日时,吴光恒内心一阵阵感动,看着自己培养的学生都这么惦记自己,他有了一种难以形容的满足感、自豪感。桃李芬芳,今日格外香。

师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吴光恒认为师生之间应该在性格上相互匹配、在人格上相互吸引。

谈及学生刘恩克,吴光恒幽默地说:“我们可是网友啊。”原来,四年前,刘恩克还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读硕士,他精选了材料科学的有价值资料,并自己出钱购买了服务器空间,建立资料站,自称是“多元化材料学科精品库站长”,这引起了吴光恒的注意。

他回忆起第一次跟刘恩克接触时,是向刘恩克请教深过冷玻璃净化技术。“师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吴光恒还认为,“学生要学会‘利用’老师,善于挖掘老师的丰富经验,科研的过程正是在于多问为什么,敢于推翻权威。”

“吴老师具有很强的问题分析能力,能在千头万绪中‘一语中的’。”刘恩克谈到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果,认为与导师吴光恒紧密相关,“吴老师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大家在一起吃饭、做游戏,我们将自己的实验室称为‘欢乐祥和的M05组’。”

12月14日,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年度颁奖典礼在玉泉路校区礼堂隆重举行。刘恩克作为获奖学生代表上台发言。他感谢了中科院为学子们提供的优越的教学与科研条件,独立思考与自由探索的土壤,感谢培养单位中科院物理所以及导师吴光恒研究员,并最后总结,“辛勤铸就成功,成绩凝聚希望,我们一直在路上”。

 

人物名片:

刘恩克,男,1980年生。2005年7月获西安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士学位,获校优秀毕业论文奖;2008年7月获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材料学专业硕士学位,获院长奖学金;2012年7月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获中科院院长特别奖。现于中科院物理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任助理研究员。2012年12月,入选“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并获专项基金支持(2013-2016)。主要从事新型磁相变功能材料及高自旋极化率半金属材料研究,在六角结构磁相变材料中有深入研究和重要进展,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pplied Physics Letters、Physical Review B、Euro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

责任编辑:许静静 刘晓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