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校区】雁栖湖畔的期待

  • 韩宾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2-10-20
  • 369

雁西湖畔,长城脚下,坐落着我们国科大的怀柔新校区,此次游历,更加深了对其的理解、对其的喜爱。来雁西湖校区之前,对新校区只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只知道它比较偏僻,交通不方便,除此之外,对它难有更深的“感情”。此次游历,让我看到了它,了解了它,同时也给我留下了很多的期待。

其实,在去之前,心里还是没有很高的期望,因为看惯了中国“规规矩矩”的校园,大都是建筑物的叠加,千篇一律的布置,不少大学校园还身处闹市之中,尽是喧哗却了无新趣。当然我们也有如厦门大学、北京大学等称得上是园林式布局的大学,但毕竟稀少,难以期许。当记者团组织参观新校区时,怀着对新校区的期待,踏上了国科大新校区的参观之旅,去解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经过将近三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还处于施工阶段的国科大雁西湖新校区。踏上新校区的土地那一刻,我没有太多的感触,因为虽然身处其中,但是它还没有向我们展露全部的面貌,大部分的建筑工程、绿化工程还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但此时心里还是有丝丝的兴奋,北有巍峨长城蜿蜒盘旋,南有雁西湖光粼粼交相辉映,如此之景,如此之境,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如再有出入鸿儒、朗朗书声,可谓治学之佳境也。这不正是国科大新校区的明天吗?

新校区还处于建设当中,庐山真面目还不得而见。基建指挥处的孙建立同志热情、细致的讲解,使我们对其有了一个整体的认知。听着校领导、老前辈为新校区的建设操劳,为国家科学技术、教育发展的殚精竭虑。我感到的是老一辈科学家对我们年轻人的殷切期盼、期待,他们为了我们的成长发展呕心沥血,期待着我们有一天,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担起时代的责任。古有“孟母三迁”,为的是为孟子寻找治学、成长的良好环境;而在改革开放继续深入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时机,国科大现有的教学园区及教学设施难以满足教育事业的发展,此时,我们的校领导、老一辈的科学家就但当起了“孟母”职责,为国科大的发展选址、向国务院提交方案、修该方案。一次次的规划设计、上下疏通,终于使得我们国科大的新校区破土动工,有了一个我们过去向往、现在期盼、以后受益的新家园。热烈的掌声打断了我的思绪,也预示着报告的结束,尔后的参观才是真正的面对面的感受新校区。

走在新校区主校区的小道上,不仅想起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想当年徐志摩在剑桥的校园里“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这是何等的惬意场景!徐志摩是幸运的,康河的柔波给了他创作的灵感。而我,漫步校园之内,北望苍翠青山,蜿蜒长城,颇有“谁主沉浮”的书生意气;南游微风湖畔,波光粼粼,渔舟唱晚;一眼望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陡生“晓风残月”之情。

对我而言,宿舍是最熟悉的名词。求学十几载,都在住宿舍。马丁路德金最出名的一句话就是:我有一个梦想。其实对于求学阶段的学子,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在学校能有一个小小的私人空间。但是在现实中,这只是一个期待。上初中时宿舍是十二人间,高中八人间,大学六人间,研究生四人间,博士两人间。而在这里,我们的期待又一次变成了现实,宿舍实行了人性化的设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而又有公共客厅进行相互的交流。而残疾人的宿舍还有专门的轮椅滑道。我想它不仅依山傍水,而且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

一次游历,一份体悟,感觉到这之中包含太多的期待。老一辈对我们年轻人有所作为的期待,社会对教育成果的期待,学生对人性化设计、人文关怀的期待还有我们对山、水、鱼、雁花园式校园的期待。不用再抱怨,其实幸福的期待,是那么短暂的一瞬,我们尽可坐等明年的到来。

责任编辑:韩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