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光棍节”

  • 小洪山记者团雷通兵 (武汉教育基地)
  • 创建于 2013-11-11
  • 306

时至今日,“光棍节”已俨然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一种品牌,一种口号。它的号召力已经远超拥有着久远历史的“清明节”、“重阳节”、“端午节”了。在热捧光棍节的过程中,试问,又有几人知道“光棍节”的由来呢?

“光棍节”既非“土节”,也非“洋节”,而是一种流传于中国大陆年轻人的娱乐节日,用以庆祝自己仍是单身一族。因11月11日中有四个类似于光滑棍子的数字1,所以每年的11月11日也被认定为光棍们的节日。从此,每年的这一天也就成为年轻人们调侃、放松自己的重要日子。“光棍节”的来历很多,而最能被认可的莫属于南京大学卧谈会。相传于1993年,南京大学“名草无主”寝室四个大四学生每晚举行“卧谈”,一段时间卧谈的主题都是讨论如何摆脱光棍状态。卧谈中有人创想出了以即将到来的11月11日作为“光棍节”来组织活动,丰富校园文化。从此,光棍节逐渐发展成为南京高校以至全国各地大学里的一种校园趣味文化。随着一批批学子告别校园,这个节日被渐渐带入社会,并随着成年单身男女群体的逐步扩大,以及群体活动和网络媒体的传播,光棍节在社会广为流传,并由“光棍节”衍生出了“脱光节”。

“脱光节”即为脱离光棍、告别单身的意思。它是一种调侃,更是广大年轻单身们的一种向往。平时忙于工作,忙于生活奔波,却忽略了在人生旅途驻足停守,牵手有缘之人陪伴自己走尽一生。等到闲逛公园,看到一家三口欢颜路过,或者一个人静静漫步长江桥下,远方微闪的灯光下,携手相偎的情侣,这才意识到情感的焦急。所以远远地期待在一年一度“脱光节”中也能邂逅一位同样因情感焦急而漫步于此的同伴。而对于商家,“脱光节”即意味着脱离冷市场,售光所有库存。所以,一年一度的光棍节成了各大商家的卖点,折扣之争此起彼伏,“清光”、“卖光”、“甩光”成了各大商店的招牌,“脱光”之势风靡全国。

“光棍节”对青年情侣来讲是一种享受,他们会牵手走过城市的每一条街道,用甜蜜来刺激那些仍然生活在单身中的光棍们。对于单身青年,光棍节意味着寂寞、孤独,也意味着向往与希望。他们羡慕、嫉妒那些沉浸在幸福中的情侣,他们也期待、向往自己在这特殊的日子能脱离光棍,找到知心伴侣。针对如何庆祝这一单身节日,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方式。

在11月11日夜晚,11个人集体坐上11路公交车,手扶拉杆把目光投向窗外,集体感叹:路上风景真好!殊不知,他们也成了别人的风景,正慢慢融入到这凄美的夜色当中。同样是在11月11日夜晚,冷飕飕的江风肆无忌惮地欺凌着江边的一切,清冷的阁楼上,单身青年们手持酒杯,只听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冷冷江风,欺煞我心。单身朋友,忧从心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此时此刻,也许只有杯中酒方可安慰尔等愁中人了。仍旧是11月11日夜晚,闪烁的霓虹灯下,KTV的包房人满为患。对于单身青年们来说,也许《单身情歌》是他们最好的寄托,“找一个最爱的深爱的想爱的亲爱的人来告别单身”已经在此引起共鸣。还是在11月11日夜晚,灯火通明的网吧里,齐刷刷地坐着一群光棍,手握鼠标,眼瞄四方,整个网吧杀声四起。也许,这才是他们唯一的寄托,在孤独、寂寞面前,只有“魔兽”、“地下城”才能给予他们慰藉。对于携手共步的情侣来说,“光棍节”是一种宣传,更是一种炫耀。而对于单身青年来说,“光棍节”显得无比残忍,此时的他们不是大漠孤烟中那孤独而坚韧的仙人掌,而是闹市红男绿女身边可悲的陪衬。

谈及“光棍节”,大家会觉得那其实就是用特殊的方式去拨痛广大单身青年朋友的创伤,曲调中总会带着忧伤。其实不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光棍数量逐步增多,这并不说明我们精神文明的落后,相反,它是人们追求高质量婚姻生活的结果。“光棍节”从校园走向社会,从一个小范围的趣味活动发展到备受年轻人亲睐的节日,这正说明了人们对这节日的需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面对工作、环境的压力,单身青年们需要这么一个节日来互相调侃,互相放松。随着社会对光棍们态度的转变,这让很多单身青年们有更多时间去追求适合陪伴自己走过终生的伴侣。也正因为这种需求,“光棍节”成了一种商标,成了一种时尚,成了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许,多少年后我们不再是光棍,我们也不会再重复唱起那首让人热泪盈眶的《单身情歌》,但每当“光棍节”来临,我们仍会涌入大街上的人群,用我们特有的方式来纪念、庆祝这个单身青年独有的节日。

                                      

责任编辑:小洪山记者团雷通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