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行漫记--参加第七届“国际学生论坛”随感

  • 钟键翔 (水生生物研究所)
  • 创建于 2011-11-23
  • 485
秋天,天高气爽,飞机徐徐降落在东京成田机场。
 
    踏上了日本的土地,怀惴新意,但更多是对论坛的期待。并不是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却是第一次到国外参加国际会议。
 
    日方接待者十分礼貌,而更让我们惊奇的是日方安排了一位中国留学生接待我们,那熟悉的乡音让我们在异国他乡感受到祖国的温暖。车辆奔驰在干净整洁的道路上,周边的建筑飞驰而过,若不是路旁的文字提醒着我们这是东京,仿佛仍置身于国内。一衣带水的邻邦,毕竟文化上有许多相通之处。
 
    会议地点是日本青少年奥林匹克纪念中心,位于明治神宫旁边,环境清幽。该中心类似于国内的青少年宫,论坛只是在这里举行的若干活动之一。这或许与日本正处于地震灾后重建中有关,相关活动都尽量利用公共资源。
 
    论坛开幕式上,主办方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所长Kiyono教授感谢了各国对日本大地震施以援手,对各国代表有勇气在灾后来访日本表示赞赏,并强调这也给予了日本人民继续灾后重建的信心。突然发现,我们这一次到访,并不是简单的学生交流,更多的是两国友谊的传承。
 
    开幕式后,学术交流就开始了。形式与其他会议大同小异,作报告,然后讨论。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报告内容,还有各国学生作报告的表现。
 
    中国学生沉稳,内敛,报告内容新颖,讨论积极,并善于发现问题,且不乏创新。例如来自神经所的穆宇报告形式新颖,极大调动了会场气氛,令人称赞。不过,中国学生PPT稍显欠缺连贯性,有时候听报告者会因此产生疑问。
 
    日本学生谦逊,含蓄,内容前沿,数据详尽,贴近医学应用,不过囿于英语水平,他们作报告时不流畅,且几乎不参与讨论,影响了与其他参会者的交流。
 
    美国学生热情,开朗,报告PPT连贯性极好,并主动调节气氛,善于提问,但是报告内容并不是最新进展,且研究没有深入,稍许令人遗憾。
 
    澳大利亚学生稳重,大方,PPT图片十分精美,讲解详实,但是内容不够充实,而且基本不参与谈论,可能与刚开展课题有关。
 
    两天时间,三十五场纷彩精呈的报告,学术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度,有着何种肤色,在科学面前每个人都变成虔诚的探索者。科学无国界。
 
    除了科学,我们还有生活。有缘千里来相会,与会者来自天南地北,十分珍惜这一次交流的机会。大家分享各自经历,畅谈各地生活,了解各国习俗;一起用餐,一起逛街,一起合影。虽是初次见面,却似早已相识。
 
    短短的四天日本之行,不但了解了生命科学其他领域的研究进展,结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还领略了各国不同的文化习俗,收获良多。这是一次十分难忘的旅程,谨以此文留念。
责任编辑:钟键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