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评】写在第7个“文化遗产日”:昆曲的“非遗”保护

  • 苏孟迪 (人文学院)
  • 创建于 2012-06-10
  • 316
在2004年和2005年的两会上,冯骥才提出设立“文化遗产日”的建议,并提交了《关于建议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的提案》。2005年7月,郑孝燮等 11名专家学者联名致信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倡议中国设立“文化遗产日”。终于,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今天是第7个“文化遗产日”,全国各地以“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为主题,开展了各种类型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在今年的“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又重新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文化遗产又可以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无形的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其保护意义尤为重要。

2001年5月18日,中国的昆曲被联合国列入《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录》,此次被列入名录的共包括全世界十九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多年来,昆曲艺术在中国蓬勃发展,受到了广大观众万人空巷般的追捧。中国昆曲艺术逐步摆脱曲高和寡的境况,在很多地方形成了“昆曲热”。昆曲的“非遗”保护经验,值得其他艺术形式借鉴和反思。

·从“传统昆曲”到“青春版《牡丹亭》”

2004 年4 月25 日,由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领衔策划、制作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首次在中国台北亮相,大获好评。此后6 月11 日,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在内地苏州大学率先上演,并由此揭开了昆曲青春版《牡丹亭》高校巡演的序幕。从2004 年6 月到2006 年12 月,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相继在苏州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台南成功大学、新竹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厦门大学等两岸高校演出;此外,2006 年9 月中旬至10 月上旬,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还远渡重洋,在美国加州大学的伯克莱校区、尔湾校区、洛杉矶校区和圣芭芭拉校区共演出12 场。其中高校的演出差不多占到演出总场次的三分之二。

与传统昆曲《牡丹亭》相比,青春版《牡丹亭》精选剧目,去掉了不少原著中不利于观众理解的剧目,保留并突出展现符合现代观众审美的剧目,将作品改编整合为“梦中情”、“人鬼情”和“人间情”三部分。在整编中,还从观众的接受心理出发安排设置文武场、冷热场。杜丽娘为情而痴,因梦而亡,复又因情而得以还魂人间;柳梦梅为爱所狂,因梦而名,寻得梦中人之魂魄并与之人魂幽媾,复又挖坟开墓重生梦中人。这种真挚而又炽热的爱情主题直接触及到了情与理的冲突,梦想与现实的矛盾,也映射出不同时代的个体对永恒情感的向往和认同,引起了当代人的强烈共鸣。

青春版《牡丹亭》的两位主角——沈丰英、俞久霖都是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的年轻演员。青春版《牡丹亭》的流行,使二人在广大青年观众心目中成为杜丽娘、柳梦梅的化身。这两位青春偶像的树立不仅符合当代年青人追求时尚的心理,同时也满足了一种对古典的逐梦情结。扮演男女主角的两位青年演员或芳容绝代、千娇百媚,或风神俊郎、儒雅风流,演员一登场,即可让观众获得一种欣赏青春时尚偶像的审美愉悦。

可以说,从传统昆曲到青春版《牡丹亭》,昆曲通过艺术创新,找到了传统文化中美的意蕴和现代人审美的契合点,也因此重新找到了自己的观众群。

·“感动我的不只生死恋情,震撼我的不只故事本身”

记者初次认识昆曲这种艺术形式,是在高中二年级。在高二的语文课本中“戏剧”的那一章节里,节选了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一段,课文的题目叫作《闺塾》。

那时候的高中语文教育,很流行“课本剧”的形式。我被语文老师安排出演“杜丽娘”这一角色。还记得那节语文课适逢学校的教学评估,为了显出杜丽娘的清纯美丽,我特意把家里的蕾丝沙发巾抓来披在身上。不知是不是因为亲自出演所以体会更深,那时的我虽然还不能理解生可以死又死而复生是何等刻骨铭心的爱情,但已被杜丽娘和柳梦梅的传奇故事所深深动容。如今已经七年过去,当时同台出演老儒生陈最良的男生已娶妻生子,我却依然可以清晰的记得杜丽娘上场时那句“素妆才罢,缓步书堂下,对净几明窗潇洒”的台词。

上大学的时候,学校开设了一门选修课叫做“经典昆曲赏析”,我一瞬间想起来高中时候的昆曲《牡丹亭》,便毅然决然地的选修了。第一次上课,五百人的大教室里座无虚席,我才知道这门课是白先勇先生“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周四的晚上,白先勇先生和团队的其他艺术家都会不远万里从台湾来到北大,只为将自己对昆曲的理解传授给学生。短短两个小时,甚至比不上为了赶来花在路上的时间;短短一个学期,学生们一个个从昆曲艺术的门外汉变成了一个个“小专家”。这种奉献源自一种热情,对昆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也正是在这门课上,我真正从理论和艺术欣赏的层面上认识了昆曲艺术,也重新解读了昆曲名作《牡丹亭》。

戏曲艺术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不同于美术,也不同于音乐,是一种综合视觉和听觉的艺术形式。换句话说,只有美术、音乐、灯光、舞美、演员选择等元素和谐的运用,才能达到非凡的视听感受。青春版《牡丹亭》在舞台元素的使用上,既展现了现代美,又体现了古典美,并且两种美在同一部作品中巧妙融合,相得益彰。

青春版《牡丹亭》的音乐,既保留了昆剧音乐的基本特色,又得到了豁然开朗的更新。全剧高度重视配器与演奏,以民族器乐曲的音乐效果去衡量乐队的全部工作。较为完备的戏曲乐队编制笛子、啧呐、笙、中音笙、箫、琵琶、扬琴、中阮、古筝、 高胡、提胡、二胡、中胡、大提琴、低音提琴、编钟,打击乐组和交响化的乐队配器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品种多样、音色各具个性的民族乐器通力合作,端出了一席五彩斑斓的听觉盛宴。

从青春版《牡丹亭》的服装设计上,也可以看出创作者的用心。和原版《牡丹亭》相比,青春版《牡丹亭》的服装依然延续着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风格,但是在细节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服装上的梅、竹、柳、蝶等花样,巧妙地与戏剧的主题相呼应。不仅如此,青春版《牡丹亭》还更加注重了男女主人公在服饰上的协调一致。对于一些男女主人公对手戏部分的衣服,设计者巧妙地在颜色和花样上加以区别和协调,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细心的观众也许会注意到,在上、中、下三部分,杜丽娘的水袖长度是不同的。这种设计是对主人公人鬼身份的一种区别,长水袖更有利于增加昆曲艺术委婉的美感,但是对演员的技术要求也更高。

2011年年底,青春版《牡丹亭》在国家大剧院迎来了它的第200场演出。对昆曲艺术早已超越了单纯喜爱的我,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前去观看。虽已不是第一次观看,但我又一次被其深深感动和震撼。演出结束后,整个演出大厅回响着观众们经久不断地掌声。我终于明白,青春版《牡丹亭》,感动我的远不只生死恋情,震撼我的也远不只故事本身。

·传承文化经典:新时代大学生的任务

青春版《牡丹亭》将受众定位为高校大学生,我认为这种定位对于昆曲的传承和大学时审美意识的培养都意义重大。

大学生是一个时代未来的主人,而且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审美能力。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他们深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意义之所在,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审美能力,能够领会昆曲的意象之美。在大学生中推广昆曲,对于将来昆曲的长久发展有重要作用。

黑格尔说过:“美在过去是存在的,是属于过去的,尽管我们熟悉,但它不是属于我们的,只有和现在相关的,才是属于我们的。”一种文化形式的美,只有被现代人所领会,才能得以传承,否则,它将永远是毫无生命力的、死亡的遗产。

传承文化经典和艺术经典是大学的使命,对于培养下一代意义重大。年轻人的眼光、格调、趣味和追求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在大学生中推广美学教育,让他们善于发现照亮中国文化中美的东西,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甚至也会改变一个时代。前苏联著名电影导演塔可夫斯基的母亲从小推荐他读《战争与和平》,从此塔可夫斯基以此作为自己的标准。如果一个人一直读垃圾便读不了经典,一部经典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文化气质和品格,进而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当阅读经典成为一个时代每一个人的追求的时候,那么经典所改变的,便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的命运。

美的东西促使人为美而奉献。在当今社会,过多丑陋的东西被大众传媒所夸大,这对于培养中国文化的根基意识十分不利。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疲于奔命,已经很难有一段时间去欣赏周围美的事物。如果失去了审美的能力,这不仅是一个人的悲哀,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青春版《牡丹亭》传递的“非遗”保护经验

昆曲艺术从曾经的中华民族艺术瑰宝,到如今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细细想来,总觉得有那么一点的悲哀。一种文化形式由盛而衰,其中的必然因素值得我们去思考。

从美学角度讲,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也就是说,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同一个事物,在一些人眼中是美的,也许在另一些人眼中就达不到令人愉悦的美学效果。将这个道理放在历史的角度思考,美也是带有历史性的,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一种文化形式,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是流行文化,换一种时空,也许就会变成曲高和寡的非主流文化。正如柳宗元所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非遗”保护要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一项曾经辉煌的文化形式,想要长远的发展和传承,必需要使其重新契合现代人的审美,这才是美在人心中扎下了根,是“非遗”保护的真正目的之所在。

在传统文化迎合现代人审美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很多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很可能被现代审美肆意篡改,甚至失去文化意义。谈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曾经受到观众大力追捧的“英伦组合”——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表演艺术家宋祖英和中国流行音乐的先锋代表周杰伦联手,试图在传统民歌中注入流行因素,让其恢复曾经的辉煌。

不可否认,这样的组合,初衷是好的,但我认为这种组合的结果却并不完美。尽管受到了极大追捧,并且似乎在中国很多地方掀起了“民族音乐热”。但是我认为,这种火热的追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广大观众对于宋祖英和周杰伦个人的追捧,并非源自他们内心中对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热爱。而且“英伦组合”对一些歌曲的改动,很大程度上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和谐的、美的享受,而是一种冲突的、不舒服的感受。

“英伦组合”的例子应该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敲响警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短时间的火热追捧并不能代表传统文化的复兴,真正意义上的复兴应该从这一文化在大众心中的评价上作出判断。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发挥自身的独特魅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现代观众心中重建美的概念,这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所在。

责任编辑:苏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