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悦悦事件”谈公众道德心

  • 闫慧莉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11-10-22
  • 813

近日来,被碾压女童小悦悦事件成为了各大报纸头条。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小悦悦的离去深深地刺痛了每一个关心这件事情的人的心。面对发生意外的陌生人,帮还是不帮,再一次成为社会的热议话题。

    面对突发事件,人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帮助受困人群,而是迟疑甚至见死不救,究其原因,不禁让人联想到四年前发生的彭宇案。2006年11月20日,南京市民彭宇在公交车进站后,第一个走出车门。66岁的老人徐寿兰拎着保温瓶,赶去搭乘第二辆83路车,她行至彭宇所乘坐的那辆车的后门附近跌倒。彭宇在扶起跌倒老人徐寿兰后,反被徐寿兰诉至法院,索赔13.6万元,最终法院判彭宇赔偿徐寿兰四万元。这场“罗生门”事件,极大地刺痛了每一个乐于助人的人的心。主动帮助别人,不仅没有得到半个谢字反而被倒打一耙,我想这种做法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定有一种“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感觉,内心之伤心气愤更不必多说。我们虽讲做好事不留姓名,但谁也不希望自己做了好事反而使名誉受诬。而这些顾虑也导致大家即使做好事要考虑再三。但就是这样一种顾虑,导致了社会上许多见死不救的事情发生,而这些事情的发生让我们对当今社会的道德观产生担忧。

    “小悦悦事件”发生以后,广东有座谈会谴责见死不救的行为,呼吁立法惩治“见死不救”,以应对社会冷漠。然而,用立法的方式来惩处不作为的行为,迫使人们伸出援助之手,在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是否又是另一种悲哀?自古以来,助人为乐就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名医华佗经常主动给病人治病。有一次外出途中他碰到一个人蹲在路边呻吟,便主动前去询问。路人说:“肚子突然痛得厉害,什么东西也不想吃。”华佗就在路旁为他诊断:“你肚子里有虫,向附近小店要三小杯醋,喝下去就会好。”那人照办,果然肚子不疼了。而华佗却连名字也没有留下就走了。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然而这样的优良传统是否在当代就要断线呢?

    其实不然。新浪网的街头调查表明,超过8成的市民愿帮助陌生人,但在帮助人的同时他们希望身边也有目击者为其证明。这个调查结果表明,公众的道德之心并未泯灭,只是人们在做事之前多了几丝顾虑。我们只要加强措施,比如设立“见义勇为”基金,或帮助那些做好事被诬陷者免费打官司等,消除做好事的后顾之忧,给公众以做好事的勇气。而对于那些被人帮助反而恩将仇报的人,我也想说做人做事要讲良心,莫让你的一己私心,伤了全社会助人为乐人的心。

后记:
    就在小悦悦事前发生之后的一个星期,南昌一个女孩被卷入车轮底下,20名外地务工人员将车抬起将女孩救出。这件事发生,让许多对公共道德失望的人们看到了希望,也希望这件事情的发生,能够成为从正道德之风的新开端!

 

 

责任编辑:闫慧莉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