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成效的非填鸭式课程模式——思政讨论课

  • 刘超 魏娜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2-11-13
  • 171

学期过半,政治讨论课也进行了三轮。相信同学们都对这种新颖的政治课学习方式有了自己的感触。笔者在参与了三次讨论课后也有了一些体会,在此和大家分享。

政治讨论课将不同的讨论题目分配给讨论小组,使每个人都能参与学习,摆脱了“照本宣科”的说教式政治教育,充分调动起同学们的积极性。课上,小组将时事命题的观点展现给大家,通过回答其他小组的提问跟大家交流。笔者在参与了三次讨论课后,发现大家的提问欲望一次比一次强烈,说明这种政治课学习方式是成功的,总结起来,这种模式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首先,改变了接受知识的方式,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同学们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通过搜集资料、小组讨论、课堂展示,对待某一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通过讨论时事热点,增强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

其二,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社会问题愈发凸显,有的就发生在同学们的身边,同学们对此都有深切的体会。课堂上,同学们很容易由一个抽象的命题联想到日常的生活,所以经常会出现妙语连珠的场面,通过具体的事例,同学们自然也就会加深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因为同学们肚子里面有想表达的话语,所以才会让课堂显得格外生动,也让同学们从抵触渐渐喜欢上了政治讨论课。

其三,通过在课堂中设置提问环节,释放了同学们的好奇天性。人是好奇的动物,如果有机会,人们总是很想弄清楚自己所想要了解的事物。经常会在课堂上看到一些同学对一个小组的某一观点穷追不舍的追问,笔者就是其中一个。提问不管对提问者还是回答者都是种提升,认识问题的高度提升了,对社会问题的理解提升了,头脑的思辨性提升了。

笔者从启蒙教育开始亲身经历过多次课程改革。从课程排版到学生“减负”运动再到2004年“因地制宜”的新课改,无论怎样改革都未曾逃脱考试的命运,而看得到努力的唯一方式也无非是写写背背。寒窗十多载奋斗到今天忽然之间有机会自己站在讲台上评古论今,想必很多同学如我一样希望挥斥方遒。当然,笔者也注意到了一小部分同学没有很好的参与进课堂的氛围中去。或是出于羞涩怯场,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是心底依然对政治课有排斥的心理。

但无论怎样,政治讨论课已然在大多数同学的心中建立起了信任,同学在其中畅所欲言,与同学和师长交流心得、相互学习、分享信息、提高能力。笔者也相信,随着课堂氛围的熏陶,那些没能充分参与进来的同学会不断克服自己的障碍,与大家一起学习政治、感悟社会!

责任编辑:刘超 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