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后言——从“石头剪刀布”说起

  • 刘艳伟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4-05-07
  • 425

近日,“中国科学家发现石头剪刀布获胜策略”的消息在网上一出,随即引起了热议,一些网友说科研人员“闲得无聊”“浪费科研经费”,调侃“可以拿诺贝尔奖了”;在这些吐槽的之后,很多网友和媒体为科研人员打抱不平,辩解道“石头剪刀布的研究并非儿戏”,呼吁“对‘剪刀石头布’研究应予宽容”,看似最为普通的游戏却能反映出人类的竞争性行为。

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表Social cycling and conditional responses in the Rock-Paper-Scissors game一文,这是研究人员通过招募360名学生,将他们分为六组,随机配对玩300轮剪刀石头布所进行的研究,通过研究他们总结出了其中“赢家留,输家变”的策略,指出这种思维的模式可能是人脑中固有的条件反射,值得进一步研究。

这本身是个有价值的、严肃的科学研究,但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很多因素造成了这番争议。首先,媒体追求关注度和点击率,用“中国科学家发现石头剪刀布获胜策略”这一精简的标题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因为这是一个所有人都熟悉不过的游戏,而事件的主人公——严肃的学者竟然研究怎样在这样的小游戏得胜,这样强烈的反差对比,引起了民众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看到这样的信息后,很多网民选择了单纯地从字面上理解,以为科研人员所做的工作就是研究怎么去赢得剪刀石头布,缺乏对信息的客观判断和全面了解,人云亦云。

“流言猛于虎”,“三人成虎”,这样的事情其实不在少数,传播者对信息的表述过于简化甚至是哗然取宠,而信息的接受者缺乏判断和全面了解,进而引起了一些不好的后果。陈凯歌导演的《搜索》想必给很多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影片中,不为老人让座的都市冷酷女叶蓝秋的视频引得整个社会舆论哗然,叶蓝秋成为众矢之的。可就在上公交车之前,叶蓝秋刚刚得知自己罹患了绝症。视频是铁证如山的东西,可在得知叶蓝秋当时是在何种情况下这样做的,得知她的为人品性,人们“事后诸葛亮”地给了她那些她已经不在乎的廉价同情,这一部片子的敏锐视角和其中的深意让我情有独钟。

中国运动员加入外国国籍的也不再是新鲜的新闻,早些年,原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唐娜加入韩国籍,网络常常能听到一片骂声,但也有网友发表了很理智、客观的评论,说凡事真的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正如唐娜所说:“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始终是个中国人。代表韩国参赛只是为了实现自己参加世界大赛的梦想,仅此而已。”当他们放弃自己的国籍,那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也能预知到这些骂名。如果是一个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落魄之人,很多人大概都会大发同情心吧?也许那就是曾经摆在唐娜面前的路。放弃国籍不等于不爱国,留学时期的季羡林迫于无奈也曾经宣布过放弃中国国籍,事情有方方面面,说不清道不尽,总归不能一棒子打死,不能逞一时的口头之快,争做言语英雄。

戈培尔说过:“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相”。似乎在网络面前,谎言进化得更容易。例如在受害者和怀疑对象间,人们潜意识里更同情受害者,为受害者奔走呼号,同情和义愤填膺没错,可也常常把怀疑对象变成了受害者。人们总惯性地发挥着天马行空的想象,但不是每个人都是福尔摩斯;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可以说出自己的猜测,但更重要的是尊重证据、事实、真相。在用那些污秽的语言进行人身攻击的时候,是否有人会想到这可能也是一个“叶蓝秋”,而这些不明事实、充当英雄的人其实是在用另一把刀行凶。

责任编辑:刘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