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自己“很晚创业、小有成就”的老人——访著名力学家、教育家童秉纲院士

  • 宋玉 (武汉敎育基地小洪山记者团)
  • 创建于 2012-10-24
  • 638

在前往北京采访童秉纲院士之前,就曾多次听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同学们提起过他。因为童院士工作的办公室和研究生院生命科学院在同一层楼,所以,对于这位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的老院士,同学们都不陌生。纵使不是一个专业领域,在提及童院士时,同学们的语气中总是充满着敬仰。“就是那个每天都来到实验室的院士吧?”末了,生科院的同学还不忘记调皮的补上一句:“他走路挺有特点,我们在办公室里几乎天天能听见他经过门前的脚步声。”

同学的一句俏皮话,却实在令人感触良多。我们仿佛看到,已是八十五岁高龄的童秉纲院士那朴实的身影。

闻道:听不尽段段传奇人生

童秉纲院士出生于1927年,这是中国最为动荡的年代。父亲在他11岁时就作别了人世,留下母亲拉扯着他们兄弟姐妹5个未成年的孩子。童年的艰辛造就了他坚强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

“艰苦求学、国难当头、投身建设、岁月良多、逆境很长、挨批挨斗、很晚创业、小有成就 ”。童院士用了这32个字来形容自己的人生经历。

1950年,童秉纲院士自南京大学毕业(以前称国立中央大学),被分配至哈尔滨工业大学就读研究生,并任教。1956年,由于对当时哈工大的某副教务长提出意见,57年被划成右派,受到批判、挨整长达4年。而后调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任教,协助钱学森等建立中国科大高速空气动力学的专业教学体系,此后又相继担任该校流体力学教研室主任和近代力学系主任,开展教学基层建设。1968年9月,正是“文革”轰轰烈烈进行的年代,他被关进专政队一年,管制劳动两年半。童院士回忆说:“经历过那段艰苦岁月的许多人意志消沉,有的还选择了自杀;而他的选择则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活着出去。”直到1972年工农兵学员入学之前,童院士遭遇的逆境才算告一段落,被派往沈阳112厂和139厂去学习和协助工作,开始进入空气动力学研究领域。而此时他已经45岁。

童院士回忆说,他在大学里没有学过流体力学,关于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的知识是后来自学的。到沈阳的航空工厂设计科时,很多知识都不懂,无论什么都要从头学起。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食油每月只有三两,没有肉吃。他没有休息日,不分白天和昼夜,天天都干活。1973年,139厂新进来一台计算机,但是轮到童院士使用时只能是后半夜了。而当时的计算机很不稳定,容易跳动,一跳动,计算几个小时的数据就全部消失。在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后,他的身体承受不住了,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查,竟然在抽血排队的时候晕倒。等他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急救室里,大夫把脉检查,没有找出病因。在这种条件下,童院士没有向家里人透露一个字。直到1973年底,工作完成了,他路过北京时,才作了检查,发现胆固醇异常高,新陈代谢不正常。

1981年,童院士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第一批博士生导师。而他仅仅在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才9年;1997年,由于他在“非定常空气动力学”、“生物流体力学”、“动导数”、“航天器热防护气动热力学”等前沿领域做出的开创性工作和突出贡献,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授业:剪不断深深教育之思

虽然在学术上童院士已经获得了许多荣誉,但对于培养青年一代他非常重视,并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早期的教学管理工作使得童院士对于国内外教学培养模式十分关注。究竟怎样的环境才能为祖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他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1985年,童院士曾应邀去加州理工学院访问五个月,那里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浓郁的学术氛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研究性大学或研究院所建设模式上,结合“钱学森之问”和“吴耀祖教授之答”,他对比了国内外教育差别,认为加州理工学院的办学方式值得参考。认为国内高校和研究所有以下几个需要借鉴:

第一、高目标:强调科研的创新型和原创性。不能仅仅进行跟踪研究,而要突出原创性,要求比较高的创新目标。

第二、教案需要不断更新。大学本科加强基础性非常重要,同时要兼具教学的灵活性、紧跟最新的研究进展方向:授课内容不但包括扎实的基础理论,更需要介绍新的研究成果,并将其与基础性相结合。

第三、享有学术自由、不浮躁:当前国内急功近利。教师的业绩不能仅仅主要是通过课程考评分数,按发表了几篇文章或接手了几个项目而定。对于有价值的长远性研究,需要享有充分自由,不仅仅根据现有业绩来发绩效薪金。

第四、学生自觉:培养学生严谨与诚实,全力求真的求学态度。国内现在弄虚作假、不守诚信的风气需要纠正。

第五、均衡发展:注重人文课程的学习,培养身心均衡发展的人才。

其中,童院士特别欣赏加州理工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他提及加州理工通过构建诚信系统来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在入学时签署协议来唤醒学生的诚信自尊,同时加上良好的氛围营造,保证了学生入学以后的自觉性。他也很欣赏他们的开放治学态度,每个系的学生所配有的钥匙,可以打开本系任何一个实验室的门,以助于有效整合利用资源。

对教学模式的思考和探索,以及很多年的教学生涯,使得童院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力学研究的方法论。他通过讲授最基本,但有深度的内容,结合大量习题训练,着重培养理解、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自己学习钻研的能力,然后写成学习总结。通过以上方式,帮助大家真正理解并建立起力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真正掌握力学的方法论。

作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童院士从1981年就开始培养博士生。他秉持自己以一贯之的认真、严谨与真诚。至今为止,他培养的19名博士中,不少已经成为知名的专家学者。例如,今年要召开的世界力学大会流体力学领域的17个分组会主席人选中,有7个中国人,其中就有两人是童秉纲院士培养出的博士。面对自己学生取得的成就,童院士谦虚地表示,这些不是他的功劳。他认为自己只是鼓励他们做事的信心和勇气,并引导他们掌握做事和做人的原则。童院士说:“因为我做事认真,他们大概也明白做事要有一定的标准,做到什么程度才行。我怎么做人,他们也会看到。凡事要严谨,不能马马虎虎。” 来自于童院士的言传身教,想必也是学生们一生受益不尽的宝藏。

谈及31年的博士生培养经验,童院士引用了一段爱因斯坦的名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人生价值社会伦理、社会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认为在培养博士生时,导师担负的主要是指导角色,而不是包办培养;培养时要注重锻炼学生的能力。如果导师天天找学生布置任务,就不可能培养出学生做科研的能力。而培养出的人才要为社会服务,需要能够面对社会问题,而不能仅仅是专业机器。

在培养学生时,童院士指出,导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给出完整清晰的题目。导师需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够博士论文水准的题目。根据所承担课题,题目的范围由导师选定;但完整题目提出以后,就需要学生自己搭建框架获得系统的新成果,而不仅仅是去帮助别人做边角打杂。第二,要协助学生提出清楚明确的科学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要自己摸索,从中提出几个问题,划分为几个章节,最终确定如何操作。

在研究项目和领域的选择上,童院士的原则是紧密结合国家需求。接手的项目,一般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重大工程中的热点学术问题。在项目的筛选上,童院士倾向于探索可以从原理上为应用提供依据的项目。他说,航天类大工程的具体课题我不敢接,因为做完全工程化的东西培养不出博士生来,没有学术上的创造性是不行的。

解惑:道不完殷殷关切之情

20年的教学基层管理工作,45年的讲台生涯,40年的科研岁月凝聚出童秉纲院士在流体力学上和培养人才上的卓越成就,也塑造出院士对莘莘学子浑然天成地默默关怀和殷切期待。

童院士一直坚持少而精的博士培养方式,在问及选择学生的标准时,童院士笑着表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标准,除了参考学生的大学成绩以外,他更注重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招收的每一位学生,他都会提出全新的研究题目,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课题领域内独立构建一个新的研究框架。在研究的过程中,他鼓励学生交流和讨论,并及时给予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创新意识。

谈及究竟什么样的博士生具备获得高水平成果的潜质,童院士重复说明了博士学位所要求的3个关键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基础上获得创造性结果的能力。

他不仅指出掌握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后续科研和创新的苗床;同时,他更看重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方法论的掌握: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掌握了学习这些知识的方法论以后,研究才有路线图可循。而关于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童院士提出其包括怎么选题、怎么调研、怎么提出科学问题、怎么研究、研究之后怎么分析得到结论及其验证等整个研究过程的锻炼。

童院士常和自己的研究生讲:“我是没有博士学位的。很多东西我要自己学出来。人要学习,人要有悟性。看到别人的成功,你要注意吸收,会举一反三。吸收新鲜事物,要学以致用。”

对于年轻的学生,童院士充满了关切与希望。他将钱学森视作科研人才的模标,认为研究生阶段本身也是培养人文素质的阶段。童院士强调,对于博士生培养,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更需要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和优秀的人文素质,具备处事的能力。他语重心长的告诫学生们:“进入社会以后,情商很重要。研究生论文做出来,业务上成为专业人士,但是如果还是个书生、专业机器,缺乏其他能力是不行的。”

面对现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以及诸多诚信缺失的社会现象,童院士期待年轻一代的科研人才能够勤奋、认真,脚踏实地的做事与做人。“要勤奋、要认真,讲诚信、讲和谐,精心筹划、真诚合作,锲而不舍、讲求成效”。他有时和学生们讨论毕业以后的发展,他说:“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工作,有得必有失”,并帮助他们分析不同职业的利弊,端正心态,鼓励他们做慎重选择。

采访中,我们无意间问及学生的论文写作,才得知,这位现年85岁的院士依然在给学生们修改论文。从文章的写法到语句的凝练,组里每一已毕业或即将毕业的博士生都得到过童院士细心的指导;每一篇论文的字里行间,都凝聚着童秉纲院士的心血,以及他对学生们的期待与祝福。

在成就和院士荣誉的光芒下,这位长者朴实的身影,却由于他历经坎坷的矢志不渝和谦虚的人格魅力,放射出更为耀眼的光辉。

责任编辑: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