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武:记我的导师夏培肃院士

  • 科学时报
  • 创建于 2006-06-14
  • 2621
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都能碰上好导师,而我是他们中比较幸运的一个。 1991年9月,我在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被推荐免试进入中科院计算所读研究生,后于1993年3月转为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计算机事业的重要创始人、著名的计算机系统结构专家夏培肃院士。1996年3月获博士学位。我的博士论文曾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并入选“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可以说,我的每一点成就的取得,都凝聚着恩师的心血。 夏老师是真正把培养人才作为己任的导师,不是把学生招来就是为了干活并在毕业前给学生半年或一年的时间做论文的那种。她曾多次说过“我们对学生是有责任的”。而这种导师的责任心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十分有幸,成为夏老师学生中的一个,感受夏老师对学生的责任。 在学习上,夏老师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十分关心。在我攻读学位期间,夏老师经常告诫我,一篇博士论文一定要有明显的创新,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理论;否则,即使有很大的工作量,可以算若干篇硕士论文,也算不了一篇博士论文。我的博士学习生涯中,有近两年的时间就是在怕毕不了业的压力下度过的。直到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对国际上相关领域的研究有了深刻的了解,自然地就有了一些新想法。我在1995年6月完成博士论文的初稿,一直到1996年2月29日才答辩,中间根据夏老师的要求修改了20多稿,历时8个月。我的论文是用英文完成的。夏老师不顾年逾古稀,对我的论文从它的学术内容,到章节的安排、单词的用法甚至标点符号,都进行了仔细的推敲和修改。一个在我看来是理所当然的结论,夏老师却要求我给出严格的证明。到答辩时,我的论文与其初稿相比已经是脱胎换骨。在这8个月的论文修改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可以说,是导师手把手地教会了我如何做学问。根据我自己的体会,我很难相信,那些被导师的与论文无关的项目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只在毕业的前一年(有的只有半年)才开始做论文的学生能做出合格的博士毕业论文。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治学中,夏老师虚怀若谷、实事求是。做学生的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自己完成的每一篇论文中,都要把导师作为作者之一。这即使在国外的许多地方也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但夏老师却不允许这样做,除非论文中确实包括她的实质性的工作。这一点在我入学之初,我的师兄就提醒过我,夏老师也亲自跟我说过。在这方面,作为夏老师的弟子,都是十分小心的,并且我们也同样地要求我们自己的学生。不仅在论文的署名上,夏老师在成果和荣誉方面一贯都是十分谦让的。我刚入师门的时候,夏老师主持的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并行计算机及并行算法”(该项目原是由冯康院士和夏老师共同主持的,由于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冯先生不幸逝世,就由夏老师一人主持)已接近尾声,我只参加了部分微不足道的扫尾工作,在项目主要完成人员中排名在十几位。后来,该项目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按规定有9人可以获奖,但我却意外地得到了获奖证书。后来我的师兄告诉我,在申报时,夏老师觉得自己具体工作做得较少,就把自己的获奖名额让给了我。一个项目获了奖,项目的主持人却没有获奖,这恐怕在科技界是罕见的。从此也可窥见夏老师注重培养年轻人之一斑。遗憾的是,这种普遍存在于老科学家身上的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学术界已经被严重地淡化了。现在学术界确有不少把学生独立完成的工作窃为己有的人,有些人总是怕别人不知道他,怕别人不知道他在国外知名的大学呆过。其实,一个人越是谦虚,别人越是觉得他深不可测,这一点我在当夏老师的学生的过程中体会得非常深刻。 在科研工作中,夏老师以古稀之年,身体力行,令人十分敬佩。我们有一个每周一次的内部讨论班。记得刚入学的时候,夏老师在讨论班上介绍了“最大时间差”流水线加法器的设计。她介绍了该加法器设计的所有逻辑电路,其思维之严密、构思之巧妙、设计之细致令我很难相信该加法器的设计者已年近古稀。1997年,夏老师和周毓麟院士、金怡濂院士一起主办了题为“高性能计算技术展望”的第九十四次香山科学会议,在会上夏老师作了主题评述报告,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就是为了这个不到一小时的报告,夏老师用了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通过网络亲自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并亲自制作每一张报告胶片。直到会议的前两天,还对报告内容作了大幅度修改。2000年,量子计算成为研究热点,但研究量子计算的多是物理学家,难以与计算机研究人员沟通。为此,夏老师看了近一年的文章,从计算机研究人员的角度给出了关于量子计算的介绍和评价。在量子计算领域为计算机研究人员与物理学家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在夏老师研究量子力学的过程中,经常与她的爱人、著名量子物理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杨立铭先生一起探讨,成为学术界的一段佳话。 夏老师的鼓励是我们立志献身于祖国科技事业的强大动力。夏老师是20世纪50年代初响应党的号召回国投身于国家建设的留学博士。在同学纷纷出国或下海的环境下,要甘于清贫、克服种种生活上的困难留在国内,既有来自社会的压力,也有自己内心的矛盾。夏老师总是鼓励我们立志服务于祖国,并千方百计创造很好的研究环境。夏老师鼓励我们留在国内并不是反对国际交流,她经常为我们创造出国交流的机会。只要我们的论文在国际会议上录用,即使经费十分紧张,夏老师也会资助我们出国开会。同时夏老师也十分关心我们的生活,帮我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正是夏老师的人格力量,把她的学生团结在一起,形成了一支比较稳定的科研队伍。 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学生。每次当他们叫我老师的时候,我总是感到一种责任,生怕误人子弟。我希望,夏老师对学生们的责任心,不要终止在她的学生身上,而是通过她的学生们,一代代地发扬光大,为祖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科学时报 2006-3-10 胡伟武)
责任编辑: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