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耕耘数十载自主创新结硕果——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史忠植
史忠植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主任研究员,IEEE高级会员、AAAI和ACM会员、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人工智能技术委员会(TC12)委员、IFIP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工作组主席、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博士生导师。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80年9月至1983年4月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学习研究。1989年8月至1990年5月作为访问教授赴荷兰、挪威讲学研究。2004年赴澳大利亚合作研究。2005年在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开设数据挖掘课程。并担任《WebSemantics》、《Informatics》、《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杂志的编委。
几十年来,史忠植一直在智能科学、知识工程、分布智能、机器学习、神经计算、认知科学等领域兢兢业业,忘我工作,为我国智能软件的发展探索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专家系统工具OKPS
人工智能自1956年诞生以来,已走过了50个年头,对未知领域探索的热情,一直激励着人们不断深入研究,并取得了许多令人鼓舞的进展。其中,专家系统可以说是人工智能应用最成功的领域之一。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专家系统遍地开花,取得了许多可喜成果,然而,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效并不理想。
史忠植根据当时应用中发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型的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史忠植带领着他的科研团队,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出专家系统工具OKPS(Object-orientedKnowledgeProcessingSystem)。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推广应用,OKPS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通用专家系统工具。目前,OKPS已在许多单位应用,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在建立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渔情分析专家系统中,OKPS发挥了关键作用。
同时,《海洋渔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服务系统》成果获得2001年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得200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多主体环境MAGE
在科研过程中,史忠植积极倡导分布智能的研究,负责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高技术的智能计算机系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史忠植发展了较完整的智能主体(agent)理论和技术,是我国该领域研究的开拓者之一。理论上,他提出描述智能主体行为的RAO逻辑,对主体的动态知识、信念、动作等给出了严格的刻画与描述;技术上,他采用一种构件式组装的多主体系统结构,设计了主体建模语言AUML;策略上,他运用一种基于约束传播的主体规划方法;应用上,他发展了面向主体的软件方法学和需求工程,把面向对象的CORBA技术扩展为面向主体的CARBA技术,这在软件技术上具有革新意义。此项科研成果———“知识信息环境KISE”———于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名列第一)。
史忠植也是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主体环境MAGE研制成功的第一人,并因此而取得了软件著作权,目前这项成果已在许多单位推广应用。
早在1988年,史忠植就发表了《知识工程》专著;1992年,发表了英文著作《PrinciplesofMachineLearning》,这也是当时国际上仅有的几部机器学习专著之一;1998年,他出版了专著《高级人工智能》。在中国科学院出版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下,2000年,史忠植发表了国内该领域第一部专著《智能主体及其应用》,并被国防大学等选用作研究生教材。
史忠植多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作主题报告,介绍有关分布智能的研究成果。2000年10月,作为程序委员会主席,他成功地创办了IFIP第一次智能信息处理国际会议,也是IFIP世界计算机大会的8个主要会议之一。
知识挖掘平台MSMiner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国家竞争力,通过获取海量的信息并使其成为自身具备的知识更是至关重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忠植就一直钻研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方面的课题。
80年代,他提出属性论的公理化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概念聚类和归纳学习方法;随后,提出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聚类算法,能有效地用于海量数据的知识挖掘;基于信息几何和Fisher分,提出了一种新的贝叶斯分类算法;在粗糙集数据分析中引入包含度,提出了一种粒度计算的模型;与合作者一起提出了基于分类超曲面的海量数据分类法,该方法的挖掘精度和速度比支持向量机好,适用于海量数据挖掘。
2000年,史忠植在国内首次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挖掘平台MSMiner。2002年,史忠植在IEEESMC主办的机器学习国际会议上作了“MSMiner—数据挖掘平台”的主题报告,受到国际同行一致好评。
由史忠植主持研制的Web智能信息处理系统Ghunt,是一个网络信息智能获取与处理系统,也是一个网络信息智能获取与处理的完整解决方案。这种智能搜索引擎对用户定制专门的信息更为有效,与Google、Openfind、百度等搜索引擎相比较,具有明显特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2002年,史忠植出版了专著《知识发现》,被许多学校用作教材,广为参阅,并被读者评为5星级图书,一直处于畅销书的前列。
主体网格智能平台AGrIP
史忠植和同事们在面向智能主体的软件开发方法,以及关键技术和算法、智能语义Web服务、主体网格智能平台等方面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的动态描述逻辑DDL、面向智能主体的软件开发方法、主体网格软件架构和服务模式、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等研究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促进了软件开发方法从实体单元的被动性到主体自主性的转变,从执行的单一模式到协同工作方式的转变,从系统演变的静态性到系统演化的动态性的转变,从基于实体的结构分解到基于环境感知的自组织转变,形成了一套面向主体的软件理论、方法和技术。
其研制的主体网格智能平台AGrIP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协同性、可复用、分布性、智能性等特点,在安全、能源、环境、制造业、服务业、国防等众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在市场,这对推动我国软件产业和知识产业的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多年来,由于成绩突出,史忠植获部委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大奖:1979年、1998年、2001年均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年来,史忠植发表著作10本,发表学术论文350多篇,为国家培养了40多名博士,100多名硕士。
进入21世纪,面对国际新的挑战和国家新的需求,史忠植又积极倡导智能科学的研究。他尝试从机理上探索人类自然智能的本质,为人工智能注入新的活力。
史忠植在信息技术领域开辟了我国智能软件探索之先河,在人工智能诞生50周年之际,他又踏上了智能科学的自主创新之路……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2006-03-10)
责任编辑: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