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国科大教务处处长杜宇国访谈录

  • 南芳芳 孙文华 宋雪雪 (化学与化工学院)
  • 创建于 2013-02-28
  • 1007

杜宇国是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务处处长。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他曾任国科大化学与化工学院执行院长。近日,记者就化学学院的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研究生培养等问题专访了杜宇国老师。

 

记者:作为国科大化学与化工学院前执行院长,对于过去几年化学学院的教育改革,您认为在哪些方面比较成功?您对其未来发展有何建议?

杜宇国:化学学院是集教育、科研于一体的单位。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我认为应该尝试把大班改为小班,根据学生本科专业和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开展分级授课,使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有机会以提高课时数的方法来进行弥补,也便于老师准备授课内容。这样做的好处是能使学生的听课效果更好,我一直在争取让化学学院开设的课程更像研究生的课程,而不是老师单方面的灌输式教育。当然,这些工作总体上要和学校的政策相一致。

化学学院这几年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我认为归结于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我们化学学院所开设的课程、课程大纲是由16个培养单位组成的学科专家组一起讨论制定的,并按学科专业要求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等,这些课程所涵盖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化学与化工学科研究生回到培养单位后开展学位论文研究所必须掌握的。其次,化学学院每年举办两次教学研讨会,教师之间进行教学体会分享,并邀请来自北大、清华和研究所的一线教授、研究员进行教学经验交流,由老教师对各科新教师进行示范指导。第三,化学学院每年组织两次学院领导与选课学生的教学座谈会,会上学生代表对老师所讲授的课程进行点评,会后学院对每门课程的问题进行梳理,并随后给相关教师一些改进建议。第四,在条件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化学学院组织开设了多门基础实验课,为部分研究生提供了动手锻炼的机会。总之,这些年,化学学院的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同时我认为,化学学院绝不仅仅只是进行教学的地方,我们的老师还需要跟上各个学科的发展,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并不断地将学科前沿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此外,我们的实验条件也有待提高与完善,如此才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至于课程检索课,应注重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结合学生们自己的课题进行检索。让每个同学亲自去实践。

记者: 您作为导师,您培养学生的理念是什么?

杜宇国:学生最重要的是学到技能,走出校园能够为国家做贡献,目前的学生比较天真、淳朴,在学科研究方面很少有自己的主见,自己思考的比较少,吃苦能力也明显下降。同学们不妨反思一下自己享受的生活中有多少是自己创造的,又有多少是父母给予的。无论是做人、做学问最重要的是要能够独立思考。在课余时间多关心国家的发展,把自己的志向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同时还要学会与人沟通、协作,多交几个真心朋友。

我期望,每个学生能够珍惜读研期间的每一天,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还要时时刻刻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每个给予自己帮助的人,从而做到内心平静,不会去苛求很多科研、学业以外的事情,以平常心对待每一天。

学生对于未来可以做一些规划,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多积累知识。时刻准备着,在需要的时候积极发挥自己的才能。每个人的选择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关键是选择合适自己、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发展道路。

记者: 为了促进学生的就业与成长,学生更加良好地发展,学校应有良好的教学配置,请问您在这方面有哪些想法?

杜宇国:我们的教学改革务必要落到实处,比如加大科学实验技能、素养的训练,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仪器理解仪器原理,以便回到培养单位后能够很快进入到科研状态。今后的教学改革方向,仍然要在院所融合方面花气力。  国科大的学生是中科院的学生,不是仅仅局限于玉泉路园区、中关村园区,要学在校园,实践在科研院所。目前教学实验室的组建,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果能让全体研究生实现集中教学与研究所科研的有机结合,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

我们学院历来重视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只要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事情都应该去做,全心全意为培养学生着想。科研课题是培养学生的必要平台,但不能盲目违背教育规律,使“育人”与“用人”的关系走入歧途。学校也应开设适当的人文素质课程,为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化发展提供养料。每位科学大师的成长都离不开从理论到实践的实习过程,掌握了全面的理论知识后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实践,并从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创建新理论。目前对于毕业学生评价的指标比较单一,我认为不应该唯文章而论,学位评定委员会应全面评估学生的培养过程及掌握的技能。

记者: 根据您多年教学研究的经验,您认为国科大学生的优势与劣势在哪里?

杜宇国:我认为国科大的毕业生具有动手能力很强、学术眼光比较宽、且远等优点;但最大的缺点是基础理论知识不够系统,不够扎实。学生在做实验的同时要多思考,既要勤勤恳恳做实验,又要学会勤总结。在动手做实验之前,要清楚地了解课题背景、意义以及前人工作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学生要学会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并要先自己尽力去解决问题,然后再去咨询老师或师兄师姐。

记者:您在科研这条路上走到今天,这是您最初的理想吗?您现在的位置与当初的理想偏离得远吗?您认为学生应该怎样把握好自己的理想?

杜宇国:可以说走到现在并不是我预想之中的,在科研这条路上我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上研究生的时候,我对模糊数学很感兴趣,参加的某一科研项目获得了市级优秀奖。后来我发现有机化学中的有机合成专业能创造出许多新物质,可以用来做药物、做新材料,很是吸引我。幸好上清华大学的时候,所有的化学专业课程都选修过,基础知识还算扎实,于是我调整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最终博士、博士后的专业都定在了有机化学和化学生物学方向。

我认为每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第一要喜欢;第二,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的成绩开始积累,从而培养自己的兴趣;第三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第四要把握机会。同时还要端正自己的心态,要学会合作,达到兼收并蓄。

记者:人的一生有很多抉择,时至今日您对自己的选择后悔过吗?比如当您选择读硕、读博时,当您打算出国时,您是怎样做出决定的?您认为当初的选择正确吗?

杜宇国:当年我也和你们一样迷茫:毕业以后是去企业还是教书或是做研究?但是我非常明白一点:必须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才有未来,否则,未来是虚无缥缈的,即使机会来到你面前,你也无法抓住,因为你没准备好。

上大学时,我的父母认为16岁的我不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为我报了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但高中时代的我最喜欢数学和化学,所以对环境专业曾一度无法接受。当时又不能转专业,我只能调整自己去适应,不过在环境系我选学了许多自己同样很喜欢的化学专业课。后来上研究生时我被推荐到中科院的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从事数学建模的研究,但化学工作的创造性及科研过程的真实性一直吸引着我,最后我终于下定决心考博,报考了化学专业。所以说,我们可能并不清楚自己会做什么,但要做好准备,如果没有那段经历,我就不会对化学那么投入,这和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人一辈子有很多事都在做选择,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们能做到的是拥有可以做选择的能力与知识。

记者:自1995年以来,您已在有机化学领域的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00多篇,已授权和申请的国、内外专利几十项。总之,您是一位很成功的科研工作者。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大小诱惑,一些人偏离了最初的轨道,与成功失之交臂,那么您是如何一步步地走过来的?

杜宇国:首先我想说,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我并不在意自己发了多少文章,而是在意我的文章有多少被广泛应用,不是仅仅的一个文献号,而是评述类的应用。1999年,看到一篇文章说“试了多种方法之后杜的方法很好”,为此我激动了半天。

对于发表的文章,我更在意它对科学的贡献,而贡献的体现之一就是被人引用。如果在一个很著名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很烂的文章,是不值得骄傲的。如果专利被企业了解以及应用,那也是很不错的,比如咱们化学学院一个老师的专利,为国内石油企业带来了上亿的产值,一个人一辈子做几件这样的事就知足了。年轻人不要把发文章、专利当做自己唯一要做的事,否则很有可能走偏路,要明白那些只是你奔向奋斗目标的副产物。

此外,如果想在某一行业持续做下去,兴趣最重要。或许有人说自己对啥也不感兴趣,该怎么办呢?这可能需要摆正自己的思想,调整好自己。要么就培养自己的兴趣,从容易的事做起,当你不断取得成功时,就会慢慢喜欢上你做的事情,就会有成就感。兴趣也是靠培养的,没有人天生下来就是科学家。

记者:有人说,科研之路是孤独的,艰辛的,您认为一个成功的科研工作者应具有哪些品质?

杜宇国:我想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一种初步的评判或是评价。一个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不会觉得累,也不会觉得烦,反之,就会觉得很烦、很累。兴趣很重要,当你真正喜欢的时候,一点也不觉得辛苦。我在美国做博士后的时候,曾因经常周末加班而被同事告到系主任那里,说:“Dr. Du一天到晚做实验,我们美国人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周末休息权就被他毁掉了。”没人强迫我加班,也没规定周末不许进实验室,所以系主任只是问问,连批评都没有。当我喜欢有机化学的时候,会把它当成一件大事,脑袋里会一直想着反应机理,以及如何提高产率、如何节省步骤、怎样确定结构,等等。当问题一个个被解决的时候你就会非常有成就感,自信心也会更强。当然如果总不成功,心里就会很抑郁,但真正的强者是会调整自己的。由此联想到老师培养学生,也应该是这样,给研究生的科研题目应难易相结合、远近相结合,避免学生由于“三年不开花”而造成心理压抑。

做科研的乐趣,在于自己体会。由于我经常加班做实验,有些人总是“替我”感到辛苦,殊不知那个时候却是我干得很开心的时候。鞋和脚是否合适,自己最清楚。当年陈景润撞到电线杆的时候,我想他会觉得很幸福,因为他全身心都在想着那个数学问题。在做能够证明自身潜力的事情时,自己会很幸福,不觉得辛苦。

至于科研品质,最基本的还是人的素质,人的品德。首先人要有正气、心地要善良。其次要有很强的个人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否则,无法对科研结果进行合理的推理。此外还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现在已经不是一个苹果砸出一个理论的年代了,科学发展到今天,需要很多人的合作,很少有个人发现的。比如,材料化学需要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专家的通力合作,在团队里一起无私地分享知识,这样才有利于做出创造性成果。此外,学会与人打交道也是科研成功的一个很重要因素。现在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或是在跟年长的人打交道时,总是被谦让,导致形成了一种“总是被让着”的惯性思维。因此,现在的学生要学会互相谦让;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不仅是对父母;对教育我们、传授给我们知识的老师,对那些给予我们安慰的朋友及同行益友,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记者: 您曾于1995年赴美读博士后,2001年后又多次赴美做访问学者,您认为出国及深造对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杜宇国:适度的对外交流对科研之路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不局限于出国。通过接触不同肤色、不同阶层、不同专业的人,有利于自己认识世界、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扩展思维。

一个人未来事业的方向不见得是他本科、硕士或博士所学的学科。我认为一个人的博士后经历非常有用,因为博士后期间,合作导师给你一个题目后,就完全由你自己设计研究方案,然后再与合作导师商定。你学的知识在这一期间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且你所用的一定是你学会且掌握了的知识,因此有助于使这些知识得到升华。你付出了自己的心血,自然你对它的体会最深。而读硕士或博士期间,老师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自己的思想体现较少。工作以后,你所擅长的一半来自博士后期间积攒的经验及自信,这样你就会沿着这条路往下走。有兴趣你们可以做个调研,我相信多数老师的科研方向与他们博士后期间的经历密切相关。所以我觉得博士后阶段对人生影响非常大,第一开阔视野,第二真正独立做事情,第三结交了许多学术界朋友,这些都很重要。

记者: 现在女博士普遍被认为是第三类人,毕业后找工作处处碰壁,又嫁不出去,对此您有什么建议吗?

杜宇国:人可能有很多的梦想,同时我认为想要的东西越多,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小。面对现实,调节自己可能是最基本的原则。我觉得,一个人在不同时期要有不同时期的任务,应把个人问题适时地解决好,比如结婚生子的问题。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女生往往比男生更艰辛一些。因此,我个人觉得一个女孩子,对于组建家庭的事情应及早规划,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事业、家庭两者兼顾当然更好,但当发生冲突时,要学会根据自身状况有所舍取。

女生也应该放开心态,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学会调节自己。知足者常乐,很多人,要的太多,思想负担很重,就会很不快乐。当你实现理想的能力和现实相匹配时,你才会感到幸福。

责任编辑:南芳芳 孙文华 宋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