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恩师遗像前,望着师母悲伤的背影,过去的一幕幕在泪光中忽现。
2004年秋的夜晚,我在清华大学紫荆操场不断走着,刚刚收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免试推荐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录取通知,要求填写导师选择志愿,第二天就要提交。我当时是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年级唯一同时辅修第二专业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双专业本科生,无论是第一专业工业工程(科学管理)或是第二专业计算机,都与我想填报的导师、管理学院院长成思危先生招收的金融工程、风险投资方向相距甚远。那一晚,我在清华操场不知道转了多少圈?内心充满了迷惘,如果我报成思危先生,能接收我吗?如果不接收,我这个录用会不会被取消?我能读好从未学过的金融专业研究生吗?过了许久,我有了决断,不管能否接收,尝试过,人生才不会后悔。当晚,我就提交了志愿,导师成思危教授,专业金融工程。
2005年冬天,入学已经三月有余。我为管理学院开发了一套MBA教学信息管理平台,花了很多时间,原本就没有多少金融基础的我,在专业学习上更加吃力。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导师成思危先生敏锐地发现了我的学习出了问题。了解情况后,说他想找个研究生跟着他一起做物流管理、信息化相关的研究,我看你有很好的物流管理、计算机基础,你愿意跟我做这个方向吗?当时,在导师面前还拘泥不安的我连忙点头同意。就这样成了先生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第一个非金融方向的研究生。很多年后,才得知先生1981年前往美国学管理时,第一专业是管理科学,第二专业辅修计算机,先生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能将他一生在化工制造、过程系统工程、复杂系统、新经济、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领域的研究融汇,建立一个全新的理论(即后来的“虚拟商务”),需要三个条件:有时间(2007年退休)、有人(有一个学生全力来做)、有实践阵地。就在2005年10月,先生在上海,发现了华东理工大学丁玉章教授创办的中国最大的零售信息化服务商之一上海海鼎公司可以提供实践阵地。回京后,因为我大学的两个专业方向和先生当年几乎完全一致和巧合,综合各种缘由,就有了这么一段师生畅谈。
2006年春,国际上物流领域有一个热点-第四方物流,先生希望我能深入学习了解。先生当时已经提出了截然不同于美国、欧洲,根植于中国几十年经济发展和企业实际的第四方物流思想。国内关于第四方物流相关文献资料还比较稀少,且错误极多。先生当时作为国家领导人,外事访问比较频繁。就从美国自己花了近2000元买了世界上第一本第四方物流的英文原版著作给我,让我认真研读。要求每个月至少精读一本经典著作,并认真撰写一篇读书报告交给他审阅。这些工作,后来成了我个人写作的第一篇学术论文《第四方物流与物流模式演化研究》,后来发现,先生关于第四方物流的阐述,与饱受争议的美国、欧洲的两种第四方物流观点不同,实现了本质的突破,第三方物流的出现让物流运作的社会分工发生变化,并实现了物流在企业中从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的转型;而第四方物流的出现则让物流从商业的支撑者变为商业的主导者,引领商业的发展。很多年后,阿里巴巴马云的“大物流计划”,顺丰的“嘿客”……等等一些中国领先全球的电子商务实践,其实先生早在2003年就已经精辟的论述,领先业界十年左右。
2007年夏,我将写了近一年、修改二十余次,自己还觉得比较满意的一篇物流研究论文,交给了先生。一周之后,先生来中科院专门与我讨论,告诉我,我们做管理学研究,不仅仅是为了发表论文,还需要根植于中国的企业实践,实实在在地解决中国企业的实际问题,为中国的社会和商业进步做出贡献。这篇论文写作尚可,但是书生气十足,不懂中国本土企业实际情况。先生当即联系丁玉章教授,把我安排到当时海鼎公司的物流客户-中国最大零售企业百联集团旗下的上海华联超市物流中心现场全程作业,在海鼎公司物流事业部陈庆洪总经理手把手的指导下,通过数月的实际物流运作,以去掉我与论文中的书生气息。
2008年夏,通过数年在先生、另一位导师汪寿阳教授,以及丁玉章教授联合指导下,在物流、供应链管理、零售管理、电子商务领域从理论研究和企业一线操作均有一定基础后,撰写了后来名为《基于美宜佳案例的零售虚拟企业模式研究》的论文初稿,先生与丁玉章教授在上海湖南路附近的下榻酒店讨论这篇论文背后企业背景、商务创新、商业理念、思想……,在讨论的过程中,先生把20余年化工、系统工程、过程系统工程、新经济、物流、供应链、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思想融汇,建立了全新的虚拟商务理论及学科体系。并让丁玉章教授筹备,2008年7月18日正式在担任主任的中科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下面建立第四研究室-虚拟商务研究室。以汪寿阳教授为研究室顾问、丁玉章教授为研究室主任。为了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国际学术前沿及研究方法,与我另一个导师汪寿阳教授一起,送我前往香港理工大学物流及航运学系博士联合培养一年。
2009年冬,我刚结束在香港理工大学的一年联合培养,回到北京。先生在一次学生指导会后,留我单独谈话。询问能否我在2010年7月博士毕业后,留在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工作,协助汪寿阳教授、丁玉章教授做好虚拟商务研究室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在此之前,我一直计划毕业后前往企业工作,并已经和几家知名大型企业达成了工作意向。当时没经过多少思考,立即就同意了,决意留校工作,能继续留在先生身边学习,做一些事情,是我的荣幸,更是荣耀。
2010年夏,先生逐字逐句修改我的博士论文,特别是博士论文英文标题,我几次的修改都不太如意,先生逐步引导,最终成稿极为简洁清晰并和论文内容丝丝入扣。在两位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最后以7个评委7个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我的博士论文答辩。五年硕博学习,点点滴滴离不开恩师的苦心教诲,正如论文致谢部分所述:“落笔掩卷,思绪万千。师恩难忘,铭记于怀。大爱无言,感恩在心。成先生学识渊博、慈祥惠懿、为人师表、有教无类。凛凛高风,令我感佩不已。先生一生 “三大转折”,立德、立言、立功,“慷慨陈词岂能尽如人意,鞠躬尽瘁但求无愧于心”,让我高山仰止;从导师身上,我不仅学到了如何做学问,更学到如何处世为人。祝愿成老师一生平安,学生会遵循您 “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认真、做学问要勤奋”的教导,学生不会忘记您的告诫。五年来点滴汇聚的一言一行,让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我,体会到了“大海”的深邃和包容。”
2011年夏,先生与我和丁玉章教授在他在上海湖南路下榻的别墅讨论,分别详细听取了我们就虚拟商务领域学术研究、企业实践两方面的工作汇报,对我们的工作做了很大的肯定,也提了很多的建议和下一步方向。让我们协助华东理工大学筹备在7月15日举办虚拟商务研讨会,并进一步成立华东理工大学虚拟商务研究中心,增强虚拟商务的研究力量。先生一如往常那么慈祥,走的时候,特地让我和他坐在一起合影。让我静下心,认真做学术研究,务实地企业实践。
2012年春,先生应浙江赵洪祝书记邀请,从外地去杭州调研电子商务企业,让我去与他汇合随行调研。到了后,我特意选了一个附近的快捷连锁酒店住下。却没料到不久接到了先生的电话,原来先生到了杭州后,下榻在省委安排的宾馆,他马上就向接待方提出还有一个学生,请安排在他的酒店里附近房间住下。对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他事无巨细的悉心关怀和照顾。身为国家领导人,先生更像一个慈祥的长者,带着我,走访阿里巴巴、生意社等多家中国领先电子商务企业,始终安排在他身边一起。有一天晚上,晚餐后,他带着我,一起望着眼前的西湖和远山,告诫我做学问要勤奋踏实,不可削足适履,该用什么研究方法,是理论建模或是实证检验,要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出发,做人做事,要朴实本分,年轻人,要有远大的理想,但是路要一步步的踏实的走,不可急于求成,去追逐一些不该追寻的东西。记得那一天,和我谈了好久谈了好多,直到秘书警卫前来提醒他,才进卧室休息。调研结束的时候,在很多人的簇拥送行中,他却回头专门找我,问我要不要和他一起乘机走?
2013年春,我陪先生、师母前往上海一号店调研电子商务并与一号店董事长于刚教授交流。师母说起,先生这一辈子,吃了很多很多苦,能有现在的成就,完全是因为勤奋,你永远都无法想象先生有多么勤奋刻苦,从读大学认识先生开始,先生就一直没有好好休息过,只要有时间,他就在读书、钻研和工作。
2014年冬,我筹备并陪先生出差。针对我当时存在的一些顾虑和问题。先生找了个时间专门找我谈心,对我说:“虚拟商务研究室的事情,你放手去做, 有问题可以在过程中在改进。 有些大事和拿不定主意的事情,你随时找我及时和我商量。邮件回复太慢,以后你多给我发短信,我的手机对你是开放的,我能及时看到并立即回复你。平时,学术上的事情,你多向汪老师求教; 企业的事情, 你多听听张总丁老师的意见”,……, “你是一个好苗子,我不希望你被毁了,年轻人要一步一步的走,不要太在乎一些东西。 我这些年的安排,都是在合理的范围内,你放手去做, 但是有些事情, 你必须和我商量……”。
2015年4月21日,我接到先生的通知,让我和张总一起去了医院,讨论《成思危论虚拟商务》一书的修改和序言,以及虚拟商务研究室的发展。那时候的先生,说话依然洪亮。先生一共谈了一个小时十分多钟,中间医生护士几次进来检查换药,提醒首长要注意休息要少讲话,只听先生笑着回答:“我好好注意,不过这个事情不同,这是著作,要出版出来给外界看的,一定要好好修改、审查, 既然要出版,就一定要负责任,要尽量完善, 尽量少出错误”。本来已经排好并出了样书,在先生的修订之下,删改替换了大半内容,并规定最后出版的只有以先生独著为主,部分和汪寿阳教授、杨友麒教授以及我三人的合著内容。
在自序中,先生回忆:“我酝酿提出虚拟商务的概念差不多是二十多年,1981到1984年,我在美国学习,主修管理科学,辅修管理信息系统。1984年学成回国以后,我一直在努力推动系统工程和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最初的时候,只是想到用在生产管理上,实现管理和控制的一体化。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追求工厂的整体优化,甚至企业的整体优化,由此我提出了综合集成、整体优化这样一个思想。……因此,在2005年,我逐步形成了“虚拟商务”的思路,提出了“虚拟商务”这个概念。2005年,我同时在中科院研究生院招收了第一名虚拟商务的硕博连读研究生。 2008年7月,在我担任主任的中科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内部,正式挂牌设立了虚拟商务研究室,并且和上海海鼎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探讨虚拟商务的发展问题。此后我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虚拟商务的演讲和文章。把供应链管理、第四方物流、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等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联系起来,形成了这样一个初步的思想。……我认为虚拟商务还处在十年磨一剑的阶段,本来还不到出一本书的时候。……虚拟商务研究室的张秋利研究员和田歆博士共同整理了这些年来我发表的文章和讲话,构成了本书的内容。我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后来者有所启迪,能够推动我国消费经济的发展,让消费真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的主要力量。”
5月份,我和先生的短信还很顺畅,虽在医院,但是当天都能给我回复。6月中旬开始,先生就不再给我回短信,我一直不安。7月12日,一早醒来,在微信群里看到消息,泪如雨下。没有想到,4月底的医院见面与讨论,竟成了与恩师的永诀。而先生一直关注的《成思危论虚拟商务》一书已经付印,离正式出版只差了4天,先生却永远没等到这本汇聚了他一生心血、融汇半生思想的书出版,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先生,您一路走好!
您的精神永在,您与虚拟经济、虚拟商务理论长存!
学生: 田歆
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2005级硕博连读研究生(2005-2010)
中科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虚拟商务研究室主任助理(201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