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中科院研究生院暑假在全国各地招学生享受“化学大餐”

  • 创建于 2005-07-05
  • 1168
利用暑假时间,在1个月的时间能听到海内外知名院士、专家、教授的讲课,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的。这就是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学习。 6月27日下午,记者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看到,刚刚会聚在一起的暑期班同学首先来了个合影留念。他们是来自全国化学领域的研究生及青年教师,118人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将生活、学习在一块儿。 据了解,暑期学校的学生招收来自两方面,一是学校及导师推荐,二是通过网上报名。 天津大学的研究生贾华东是在网上报的名,因为研究方向和发表的论文与此次暑期学习的主题相关,所以被录取了。他说能听到院士和专家的前沿课程非常幸运。 来自云南大学的张瑾是学校推荐来的两名学习者之一,因为地处偏僻,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到院士和知名专家教授,希望此次学习到更多前沿的内容。 复旦大学杨颖梓的研究方向本来不是此次学习班的主题,但她主动要求来学习有两方面理由:一是接触不同领域和方向,了解更多交叉学科的内容;二是冲着众多名师来的。 记者在中科院研究生“2005年全国化学研究生暑期学校”课程表上看到,授课的老师包括中科院化学所江龙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饶子和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陈凯先院士、清华大学李景洪教授、北京大学刘忠范教授等,以及来自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国著名大学的教授。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朱道本院士介绍,本期“化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的主题是“化学新兴学科进展”,重点关注“生命化学”与“材料化学”。他还说,本届暑期学校预计招100名学员,结果学生们报名的热情非常高,因此多招了18名,他们来自全国47所大学和15个科研院所,不仅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此次还更多照顾西部的学生,如广西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等。更为特殊的是,除正式学员外,还有500多名旁听生。 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开办始于1984~1994年的“数学研究生暑期教学中心”。1995年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加入,更名为数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延续至今。1997年,教育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签订了在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共同举办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协议书。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5个固定学科的暑期学校35期。化学学科领域此前已举办了3期。 开学典礼上,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杨卫院士说,目前国内博士生与国际的差距比较大,而让优秀学生更好成长、进入前沿的最好途径就是精品课程和名师,这在暑期学校就能做到。他还介绍,走过10年历程的暑期学校,现在已结出硕果,许多参加过的研究生工作后成为所在单位有关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也是在国际纳米科学领域享有声誉的科学家,在开学典礼结束后,他首先开讲“化学与纳米科技”的讲座。白春礼院士认为,这种短期学习非常好,国外就有很多,他本人读博士时参加过意大利举办的类似活动,收益颇多。他说暑期学校至少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是研究生和导师是师徒式关系,学生接触面比较窄,现在短期内能向众多名师学习,是任何一所学校做不到的;二是给学员提供了同行交流的机会,对以后的科研交流有很大帮助。 据介绍,今年教育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在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分别举办数学、物理学、化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公共卫生、管理学、地球系统科学、粒子物理天体物理与宇宙学、应用数学等10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生暑期学校。除此以外,教育部还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中安排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外哲学、新闻学、教育学等人文、社科类暑期学校。 (来源:科学时报2005-07-04 本报记者 温新红 通讯员 贾宝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