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调查显示过半居民初识POPs 危害

  • 陈媛媛 (中国环境报)
  • 创建于 2011-11-03
  • 1954

几年前人们普遍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个名词还比较陌生,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POPs的防治与人类健康问题,乃至此类化学物质的来源、控制工作。

日前,一项针对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公众意识认知程度的调查显示,有57%以上的居民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的环境风险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达到了初步了解的程度。

持久性有机污染初见成效

为纪念我国签署《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斯德哥尔摩公约》”)10周年,宣传我国的履约进展,普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知识,提高公众有关POPs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潜在风险的正确理解,国家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工作协调组办公室、环境保护部对外合作中心近日举办了“削减POPs,共享绿色生活”大型环保科普调查活动。

本次科普调查分现场和网络两个部分,一是在北京的物美、京客隆、超市发等大型连锁超市,向前来购物的居民们发放科普读物及《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公众意识认知程度调查问卷》;二是同期在腾讯网绿色频道举办有奖调查。

现场科普活动共发放科普读物近万份、环保购物袋4000个,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011份,网络调查共吸引了7955名网民参与。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能够在环境中长期存在,易通过大气、水、土壤等介质在全球范围内循环,可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生物体造成极大伤害。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削减、淘汰和控制工作。2001年5月23日,中国政府作为首批签约方签署了《斯德哥尔摩公约》。在各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和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10年奋战,我国履约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09年5月,我国全面淘汰了4种受控杀虫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产、使用、流通和进出口,实现了阶段性履约目标。目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已经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工作的4个重要领域之一。

与此同时,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产、使用和排放大国,我国还面临着有效控制再生有色金属生产、烧结和电弧炼钢、废物焚烧等重点行业二恶英排放的压力,面临着防范历史遗留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废物和污染场地环境、健康风险的挑战。此外,随着公约受控物质的不断增加,履约任务将拓展到更多的行业和领域,履约工作任重而道远。

公众对DDT和二恶英知晓率最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者中,有53.8%的知道POPs是由人类合成的化学物质,64.8%的人了解POPs一旦进入环境或生物体会长期残留,57.4%的人知道POPs大多有强烈的“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但是,人们对POPs类物质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尚无准确认知,有60%的被调查者不了解POPs会通过母乳传输给婴儿造成危害。

本次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全球控制名单的12种POPs(俗称“肮脏的一打”)中,知晓率最高的是DDT和二恶英,分别达到18.4%和17.2%,灭蚁灵位列第三,接近9%。

这一结果说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曾经广泛使用喷洒DDT灭蚊,给广大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近年来媒体有关垃圾焚烧产生二恶英的新闻报道,也从一个侧面向公众普及了相关知识。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科学系教授李大光认为,20世纪60年代,蕾切尔·卡逊揭示了DDT潜在的危险并著撰《寂静的春天》一书,引发了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浪潮;近年来,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逐渐深入人心,公众环境意识逐步增强,但环境科学素养还存在较大差距,甚至误区,要么忽视污染物潜在的风险,要么谈污染色变,缺乏科学的应对措施。环境保护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部分已决定了其大众传播的性质,因此,环保的科普宣教工作方式亟待加强和创新。

 

 

责任编辑:陈媛媛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