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科学剧《哥本哈根》进校园

  • 创建于 2005-05-10
  • 1047
     当经久不息的掌声在话剧《哥本哈根》落下帷幕那刻响起时,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礼堂里观赏的每一位师生心里涌起的是感动、是激动、是震动。在那一刻,科学与道德、技术与伦理、感情与理智、责任与良知、民族与人类、科学家与未来,这些人文哲理的交锋也带给了他们无尽的思考。

    4月11日~13日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玉泉园区的礼堂里迎来了国家话剧院的几位优秀演员,他们在这里上演科学名剧《哥本哈根》。《哥本哈根》是著名编剧迈克·弗雷恩创作的一部话剧,取材自现代科学史上发生于1941年的“哥本哈根会见”。该剧在欧美一经上演,就引起广泛轰动,连获普利策、托尼两项大奖。国家话剧院把《哥本哈根》搬上了中国舞台后在首都演了40余场。

    这次《哥本哈根》走进大学校园,走进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导演王晓鹰称这次的观众是“一群真正理解这出科学剧的人”,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也把这次科学剧进校园誉为是艺术与科学的高层对接。

    人文素养尤为重要

    在研究生院稍显简单的礼堂里迎来国家一流艺术家们的表演,在学校上演高雅、严肃的艺术,这样的形式并不多见,但这并非偶然。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说,关注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一直是研究生院所注重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一个理工科为主的学校,学术氛围颇浓而人文环境相对较弱,所以需要扬长“补”短。而且,中科院研究生院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研究生院,研究生总人数达到29000人,其中博士占到了全国博士总人数的近1/10,理学博士则达1/3。中科院研究生院是未来的科学家、国家的栋梁之材的摇篮,培养他们的使命感、责任心尤为关键。

    人文素养对于科技工作者极其重要。马石庄说,如果科学技能是身体的话,人文素养则是翅膀,没有身体固然不能存在,但如果没有翅膀则永远不能高飞。这就是为什么杨振宁在耄耋之年依然要回到祖国,这就是为什么郭永怀在飞机坠毁时能和警卫员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让那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安然无损地夹在他们胸前。马石庄特别提到了今年1月17日至18日在京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在会议上强调要使大学生们(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马石庄说,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高度概括,也是研究生院培养学生的目标所在。

    改变从一点一滴开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处处长赵宝奇说,中科院研究生院作为全国一个特殊的高等教育机构,一直积极地推进文化建设。单是学校社团就成立了话剧团、博士合唱团等40多个。这学期的课余活动有4月底召开的中科院研究生院学生会成立大会、科学文化艺术节等,而像邀请《哥本哈根》这样级别的艺术团体走进校园,以后也会积极尝试。马石庄在谈到这出话剧的意义时,他说,话剧虽是英国人创作的,但实际上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是把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人民、热爱和平当作一种崇高的追求,这一点是相通的。学校并不希望一剧、一戏能够在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改变什么,但恰恰很多改变就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

    观看这次《哥本哈根》的话剧不是免费的,票价为5元。马石庄说学校不是缺那点儿钱,引进这出戏3场大约花费3万余元,所以学生买票的那部分是极有限的。之所以不免费,是因为“免费了大家不容易珍惜”。付出了参与和不付出参与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且付费更能体现对艺术家劳动的尊重。学生们在网上也评议5元钱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数额,《哥本哈根》完全是一份值得的精神大餐。特别是该剧在4月11日上演一场后,校园的BBS上已经出现了倒票的帖子。

    不要期待在剧中找到答案

    1941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来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看望他的同行兼师长玻尔,他们谈战争,谈9月的那个雨夜,纳粹德国的核反应堆,同盟国正在研制的原子弹……他们不断叙述着会见的“真实”,结果却依旧不定。这就是话剧《哥本哈根》讲述的内容。对于海森堡和玻尔两个情同父子却又处于不同阵营的人在那个尴尬的时刻会面,人们有着种种猜测:海森堡的目的何在?他们的会面对原子弹的研究到底意味着什么?会面的破裂和人们面对核威胁的今天,到底是一个偶然,还是一种宿命?这就是科学史上的“哥本哈根之谜”,也是人们的困惑和猜测所在。就像话剧结束后,不少学生仍在问,海森堡没造出原子弹是主观上的不愿意还是因为他能力的局限?

    该剧导演王晓鹰称,全剧无意揭破这个历史上的悬案,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没人知道。马石庄说,我们不要企图在任何一个戏里找到生活的答案,它们更多是提出问题,提出生活问题。这或许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尖锐地提出问题,它带来是元素,是思考。

    而在种种的不确定性中一句话却清晰地突显出来,“作为一名有良知的科学家,是否可以从事核武器爆炸阶段的实验?”这句话虽然时代不一样了,背景不一样了,但它依然存在于科学家灵魂的深处,依然守护着科学家的责任、良心、道德,依然鞭策着科学家担负着造福人类的职责。“我觉得这个话剧对我的心灵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很多人认为搞科学的人只有狂热,没有责任感,而该剧却向我们展现了科学家的责任感,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每个人来剖析自我。”感动了所有的同学,也博得了热烈的掌声。这或许是该剧最完美的答案。

    (科学时报2005-04-15 作者:李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