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丹麦都将在绿色增长中获益”

  •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
  • 创建于 2010-04-14
  • 1108

“绿色增长非常重要,尤其对于‘走出经济危机’来说,国际社会要以稳定和可持续的方式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丹麦首相拉斯穆森12日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时说。据悉,丹麦方面将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的雁栖湖园区投资建造该中心,2013年启用。

  “绿色增长非常重要,尤其对于‘走出经济危机’来说,国际社会要以稳定和可持续的方式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丹麦首相拉斯穆森12日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时说。

  中丹建交60周年之际,拉斯穆森首相4月9日至13日访华,与温家宝总理和习近平副主席就“全球金融危机中的经济增长”、“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实现哥本哈根协议”等议题分别进行了会晤,其间出席了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并在北京大学发表了有关两国进行绿色经济合作的演讲。

  “绿色经济”将引领“绿色增长”

  “我从此次全球经济危机中得出两个重要结论,”拉斯穆森首相在北京表示:“一是我们需要更多而不是更少的国际合作。在今天互相依存的世界中,没有哪个国家能单独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我很高兴,由于国际合作,我们已避免了经济危机的最坏影响。二是经济危机也可被视为一个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机会――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使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

  “绿色增长”,是拉斯穆森此次访华反复提到的一个词。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他表示:“绿色的复苏,不仅对我们的地球有益,也对商业的发展有益。”在北京大学,他表示:“所有的国家都必须根据其国情来寻求解决办法,但我相信,不管我们的出发点怎么样,都将在绿色增长中获益。”

  据估计,全球将在2010年至2030年间新增投资10万亿美元,以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目标。“这意味着,到2030年,每个国家都需新增约占GDP百分之一的投资”,拉斯穆森说,“丹麦已设定了这样的目标―到2020年,在‘能源效率’和‘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率提高最多’方面都跻身经合作组织中的前三名,并计划在未来几十年内完全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拉斯穆森表示:“我们不能假设‘绿色浪潮方针’将自动带来经济增长并创造就业,而是需要为支持绿色经济的私营公司创建良好条件,使其获得持续发展……丹麦的经验表明,通过环保立法以及公共和私人投资,我们已能够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同时为公司提供市场机会。我看到,同样的过程现在也正在中国发生。”

  “中丹经济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

  丹麦在能源效率和清洁技术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各国的最前列。

  目前丹麦的能源技术出口是10年前的3倍,且比普通货物出口增长得更快。2008年,清洁技术出口已占丹麦出口总额的16%。

  拉斯穆森在北大演讲时说:“虽然两国在国土面积和政治制度上大不相同,但我们可以通过紧密合作在很多领域获益。中丹经济关系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

  中国现在是丹麦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已有400多家丹麦企业落户中国。随着两国近日加入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RED),丹麦在改进和优化能源机构方面的专业知识将被应用于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行业。目前,有3000多名中国学生在丹麦的高等学府求学。

  “中国为气候大会做出了贡献”

  作为去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东道主,拉斯穆森此次访华过程中免不了提及哥本哈根大会。

  他说:“4个月前,125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齐聚哥本哈根召开会议。会议的成果‘哥本哈根协议’为建立一个全球框架提供了基本要素,也为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和各国采取的措施之间建立了重要联系,向未来迈出了重要一步。目前,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15个国家明确表达了对这一协议的支持,而这些国家占据了全球90%的GDP和80%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

  他明确表示:“我认为中国为大会做出了贡献,没什么可被指责的。”他特别强调:“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大会上扮演了一个决定性角色。我很感谢他和中国政府对哥本哈根协议的达成所给予的支持。”

  中丹科教中心将是科研合作平台

  拉斯穆森首相与温家宝总理12日在北京共同见证了“中丹科教中心”合作协议的正式签署。

  据悉,丹麦方面将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的雁栖湖园区投资建造该中心,2013年启用。

  在这个“促进中丹科研与教育合作交流”的学术平台上,两国科研人员将在有互补性或有重大潜力的科研领域深入开展合作,首选合作领域包括“清洁能源、气候与环境”、“健康、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农业和食品技术”、“商业、社会科学与创新教学”等。

  将有来自两国的100名科学家,75位博士生和300名研究生在这里学习工作。双方已商定,在博士、硕士的教育培养方面,实现丹麦高校联盟所属8所高校与中科院研究生院的互动互补。

  (本报北京4月13日电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0-04-14 )

 

责任编辑:中国青年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