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生:白春礼院士访谈

  • 48
  • 创建于 2004-10-09
  • 1406
                    康卫国   您经历过下乡、参军,您是如何把握人生的?是什么促使您不断学习,又一步步走向科学研究之成功之路的?   小学、中学,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对学习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希望能够不断地求学。父母亲一直教育我们要尽可能多学些有用的知识,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报效社会。他们希望子女将来能够学有所成而不是浑浑噩噩地去混一辈子。父母亲言传身教使我们子女都很注意学习。中学毕业的时候赶上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我曾经去一个知青点插队,随后有机会到内蒙古建设兵团,成了"不戴领章帽徽的解放军"。那个时代虽然缺少求学的机会,但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我把哥哥的课本拿出来,自学一些中学课程。后来根据毛主席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中选拔学生的指示,我有机会到北大念书。当时希望多学一些东西,老师安排的作业我把它做完,没安排的也多做些。1977年全国开始招收研究生,班主任就鼓励我去报考,所以在做毕业论文的同时就在做报考研究生的准备。幸运的是,1978年毕业分配到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那里参加了全国研究生考试,考入中科院化学所,硕士读完了读博士,然后又有机会出国去留学,逐步走上了科学研究之路。   回顾过去,我能走上科研之路,首先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做科学研究不像从事其它的行业,它不仅需要具备比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也需要经过比较严格、科学、系统的训练,这样才能打下基础,完全靠自学是很难学出来的。文革结束以后拨乱反正,使我们这一代人又有了一个重新学习、到国外深造的机会。六年的研究生学习以及在美国读博士后,作访问学者,这都为我步人科研之路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另一个原因,可能还在于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有一定的理想和追求,希望能够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没有随波逐流,在平常也作了一些准备,这样参加考试的时候才能够考上。人们说机遇不等待没有准备的人,我想这也是一个印证。一个人的成功需要有大的环境和机会,但是自己也要能把握住这个环境和机会,有理想和追求之后关键还在于能够脚踏实地一步步走过去。有的时候年轻人可能经常立志,但是五分钟热度,不能持之以恒,没有毅力坚持下去,这是不可能成功的。   求学过程中给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导师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我们写的论文、打算发表的文章,他一字一句仔细地修改,如果没有达到一定水平,不主张发表,他不希望学生发表很多普通的、低水平的文章,反对追求论文的数量而提倡追求论文的质量。老师的言传身教、对科学的严谨,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是对我今后从事科研工作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另一方面,老师对学生也非常好,关心学生的各个方面,体现了一种师生之情。求学过程中,我不仅学业上得到了教育,关键是做人上也获益匪浅。目前我带学生的方式与我当学生时候老师对我学业和做人上的关心和教导是分不开的。   您在中科院攻读博士学位后又到著名的加州理工学院作博士后研究,您感觉中西教育方式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我觉得中西方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西方教育非常注重对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教育更多还是一种灌输性的、死记硬背的教育。在国内求学,毕业成绩基本是靠书面的考试,有的时候靠死记硬背也可以考得很好。在西方,比如美国,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乃至研究生,考试是一方面,有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学生自己去查文献、设计实验或者做社会调查,通过这种方式得出自己的答案,每个人的答案可能不同,老师根据答案的创新程度给一个相应的分数。   现在国内培养研究生,有的学生可能个人发挥空间比较大,而有的可能是导师把题目都出好了,甚至把实验过程当中可能遇到的难题都想好,生怕你毕不了业。在国外是你能毕业就毕业,不能毕业就延期。我在加州理工学院时有一个同学做了8年博士生没毕业。而我们由于各种体制不可能这样,学生都要毕业,不毕业好像老师脸上很难看;另外你不毕业压着别的学生,住的地方没有,其他条件没有,带来一系列现实的问题。研究生教育在弹性学制、宽进严出这一点上有较大差异。   对于做实验科学,我们现在有些实验设备是很高精尖的,不让学生自己动手,生怕弄坏了。在国外,如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的学生,老师会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的仪器设备做博士论文,如果最终测到的结果,是常规设备得不到的或者和目前已有常规设备得到的结果不一样那就很好,这就是创新。但这需要充足的经费作为支撑。   西方教育的个人空间更大,教育、考评方式更看重创造性的发挥而不仅仅靠死记硬背书本上已有的东西。另一方面,基础也很重要,比较注重基础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好处。我觉得如果能在教育体制上进行一定的调整,保持中国教育传统的优点,然后把西方在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方面的优点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对培养人才会很有好处。  中国学生在西方学习,考试成绩可能很好,但在讨论课上,西方的学生很愿意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中国学生往往就不太愿意发言、提出质疑,似乎别人讲的、书本讲的都是对的,缺少勇于怀疑、质疑的精神。外国的科学家在中国作报告的时候你可以发现,听 众基本没什么问题,或者不敢问,不敢在会上问。怕自己提的问题非常Sstupid或者怕自己英语不好。这一点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我们讲要尊师、要谦虚,但是不应该为此好多想法就不敢说了;对老师的质疑也不敢说了。尊师是对的,但是做学问提倡多一点怀疑精神我觉得同样是很重要的。   具备哪些素质特点的人可以称之为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一个人的智商、情商水平都会影响他的成功,情商包括对世界前沿感知的灵敏性、遇到问题的应急反应、处理的能力以及一个人的毅力、品格,专注问题并能孜孜不倦地去努力追求,而不是总是希图捷径或者碰到困难半途而废。此外,还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善于涉猎不同的学科。现在的科学发展中学科交叉越来越多,往往是在交叉学科或者边缘学科的交叉点上才能有更多创新的机会,如果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学科,对别的学科不感兴趣或者不主动去涉猎,就不会产生一些很好的创新想法。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或者科学大师在谈到自己创新经历的时候往往会说自己是在与不同学科的人喝咖啡或者平常交谈的时候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把别的学科新的东西应用到自己的研究上而做出了新的成果;第二点,创新者不会轻易地放过一些新的现象。有时实验中出现一个新现象,会认为自己实验做错了,但是包括青霉素在内的很多发明,往往是源自一些很容易被忽略的偶然出现的现象,而具有敏感性的创新人才能够抓住这些新的现象去追踪,把它搞清楚,很多科技的发现都是这种"种瓜得豆"的结果;第三要有怀疑精神,不要盲目轻信前人做过的东西。创新肯定是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的,毫无疑问不能轻易否定前人经过长期的科学实践己经证明是真理的东西,但是也不能全盘接受前人的一切,怀疑的精神是创新的灵魂。此外,团队精神也很重要,现代科学发展往往需要有一个科学的团队,不能仅靠自己而不和别人合作,尤其是对实验科学而言,能够带领一批人一起工作,善于吸收每个人的优点、善于与不同学科的人合作,开展交叉研究也是创新所必需的素质。   您认为创新思维与理性思维、感性思维的关系是什么?   我们一般把思维分为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感性思维如喜、怒、哀、乐、爱、恨、悲、伤等,这是情感的部分;理性思维往往是演绎归纳、推理论证,经过理性思考的部分。理性思维是一个知识核心,培养和锻炼这种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至关重要,没有这样一个思维方式就很难攻克科学难题,很难取得创新和发明创造。从科学教育上讲这是应该重点培养的能力。同时感性思维也很重要,人的情感往往会影响到做事、思考的理性。比如没有毅力,就难免会半途而废。要想通过理性思维取得成功,还需要有一定的感性作基础,包括人的奋斗,做科学研究需要全身心地不断投人。有一种执迷,像陈景润那样根本不顾外界说什么和自己其它方面的追求,-心一意执着于自己的目标,为求得科学的真理而努力,这都为理性思维的进一步发挥奠定了基础。可以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创新具有终极目的的意义吗?   创新本身是人的一种能力,它不应该是目的。培养创新能力是提高一个人从事科学研究并解决科学难题的能力,重要的一点是,创新想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有一个大的着眼点。有的人以国家的需求作为创新的动力,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动性解决国家发展当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的则出于个人的兴趣,希望接受挑战,解决科学的难题、自然界的奥秘,个人的兴趣与好奇心驱动激发创新。创新能力只是个人素质的一部分,不具有终极性,在价值判断上还应该从更高层面上来衡量它,不能为创新而创新。比如许多假冒伪劣也是创新的,给鱼吃避孕药、拿福尔马林泡木耳、伪造假币等等,这些也有创新的成分。创新运用于不同的目的、对象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对创新的评价和判断涉及到终极的问题,需要在价值层面来进行判断。   导师如何培养研究生才更有利于培养出创新人才?   我的学生曾经人选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也获得过中国科学院培养研究生的最高荣誉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的特别奖,从我培养研究生的感受来看,关键是导师在给学生初拟大的科研方向后,不要规定得很死,不要把学生要做的都设计好,而应该让他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动性,调动他创新的积极性和热情。我经常和学生讨论,让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地鼓励他们去尝试,有时明知可能会碰到困难,也鼓励他们多去尝试,关键是不要压制他们的想法。如何发挥出研究生自己的积极性而不是把他还当成大学生那样手把手地去教,这是一个关键。当然在实验条件上我们也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比较好的保证。   您取得了许多具有重要创新意义的成果,如何才能产生创新性思维,抓住这种转瞬即逝的创新灵感呢?   我对我的学生说,做试验当然有一个预期,希望能得到一个结果来证实自己的想法和设想,但是这种想法千万不能太强烈。如果实验结果不一样,就断定是实验设计或者哪里错了,或者有选择性地将试验结果使用在论文上都是不对的。应该尊重客观规律,注重试验得到的每一个结果。如果一个结果和别的结果不一样不要轻易地放过,不要先怀疑什么,而应该一追到底。如果几次都是这样,一定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换位思考,用逆向思维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轻易放弃与你原先想法、设计不一样的东西,"种瓜得豆"就是这样来的。   目前,我觉得研究生要取得比较有创新性的成果,首先不要怕毕不了业而不愿选择比较难的有挑战性的课题。如果课题太难不能按时毕业,就不想去做,这样就不可能啃下硬骨头或者做出有创新性的东西。我觉得这可能是解决创新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学生的选题往往总是要找一个比较稳妥的题目,稳妥的题目基本上那是在预料之内的东西,那只能是在别人画好的曲线上抓一个点,而曲线的走势、斜率、截距那不会错。这个点是创新,只是小创新,它的意义不是很大。而如果提出一条新的曲线,新的曲线会有许多未知的东西,你又没有多少文献可以借鉴,这时候要求就更高,但是这个时候也就容易取得比较大的成果。现实中往往导师和学生都想求稳妥、能毕业,影响科学的探索精种的发挥,学生难以取得重大创新成果。我们现在要求学生三年毕业,这可能是导致产生这种取向的现实因素之---,所以我比较提倡硕博连读,这样学生会有比较多的时间,能够作比较系统的研究。   您的题词显现出深厚的国学修养,能谈谈您对于传统文化与科学研究、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关系的看法么?   题词是中科院研究生院的院训。我自己从小也比较爱好书法、诗词,也写过、发表过诗,但是没有请老师进行过专门的指点和训练。其实很多科学大师不仅仅学问做得好,而且对音乐、古诗、古文也有很深厚的修养,比如香港出生的数学家、非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先生就有很深厚的国学修养,很多东西都可以背诵下来。我觉得就一个人的发展而言,人文与自然、传统文化与科学研究是相得益彰的。我不提倡一个学者只成为一个纯粹的狭窄领域的书呆子。无论从事科研或者其他,人的修养都是综合性的,假如你的文学修养不好,写的论文就会文理不通、标点符号也不对,或者缺乏逻辑性,突出不了重点,翻译英文的东西很生硬。从根本上讲,自然科学和美学一个求真一个求美,但科学其实也求美,比如数学的表达式很多也是很美的,科学本身也有很多很美的东西,这两者间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所以应该具备多方面的修养,使自身的人格更加完善,有更好的素质。这是一个人能够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的一个基本条件和重要原因。   谢谢您为青年学子挥毫题词并接受我们的采访! (文章来源:中国研究生)
责任编辑: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