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回顾不同经历,憧憬同一梦想

  • 科学时报
  • 创建于 2005-07-26
  • 1137
7月10日上午,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一间小小的会议室里,满满一屋子人,个个争相上台发言,时不时迸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小会场的温度与会外的高温一样热度逼人。 这是中科院研究生院早期的一些毕业生,以1978级——第一届毕业生为主,正在举办27年来第一次正式的校友联谊会,他们的口号是“回顾不同经历,憧憬同一梦想”。 当年的艰苦求学变成今天的甜蜜回忆 “昔居陋室,抱清风读书,大师铸魂得真识;今会华都,挟白云抒情,江山养眼满才风。”聚会现场,投影仪在幕布上打出研究生院原党委书记颜基义为此次聚会题写的对联。 “没有想到会来这么多的人,原来就打算来几十个人,现在来了100多人。”这次校友聚会发起人之一的田大鹏告诉记者。他是1978级的,现在在澳大利亚的大学工作。老教师何铸文也对记者说:“1978年中科院招研究生,就像渔民好久没有撒网一样,一下就捞上来好多大鱼啊!” 中科院研究生院是借北郊林学院的旧址“开张”的,第一届入学的有800多名学生,在一个不大的食堂里吃咸菜,喝玉米粥。林学院主楼的一二层做教室,三四五层做宿舍,还有住不下的就住到临时搭建的木板房里。现在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工作的李凯站到讲台上,向底下的同学发问:有哪些人和我一样是住木板房的?有哪些人冬天偷过煤取暖?底下有人举手应和,引来阵阵笑声。 当年的外语系主任李佩教授说:“第一次李政道先生来的时候,接待他的院领导一再道歉,说你看我们研究生院条件太简陋了。我们上课、住宿啊,都在这个木板房子里。李政道却说,'我觉得还好嘛,我们当初在西南联大的时候,比这个差远了,可是西南联大造就出那么多有名的人物、有名的学者’。”李佩觉得艰苦朴素是当年的研究生的优点。 自费出国留学潮从中科院兴起 李佩还饶有兴趣地回忆了当年自费出国留学潮的兴起。所谓自费留学潮,中科院的研究生是走在最前面的。李佩说,1979年中美建交后,有一些学生希望能够出国学习,但是国家没有那么多钱,不可能一下送那么多人出国。当时的外籍教师Mary Van de Water手里有一张到美国留学的申请单,她就大胆地向学生们传授了申请成为美国大学研究生的门道。但她又担心学生们会受到校方的处分,因为这一“吃螃蟹”的行为是否为政策所允许还不得而知。Mary和李佩沟通后,李佩找到了当时的副院长彭平。思想开明的彭平思索一番后说:“我已经老了,也没什么可怕的了,你们就这么办吧!”于是,Mary复印了好多申请书,发给了200多个学生。后来有100多名学生都接到了回音,陆续出国留学。李佩说:“我记得当时有的同学还是在学校里借了旅费走的。” 回报母校和祖国是共同的心愿 除了回忆在母校的往日岁月,这些老毕业生们也感到了自己对母校和祖国的责任。很多人现在在学术上已颇有建树,他们在做研究的同时,也在中科院研究生院授课,如1978级研究生、现已成为院士的刘嘉麒,1986级研究生、中科院大气物理所所长王会军,1982级研究生、中科院地球物理所所长丁仲礼。用刘嘉麒的话说就是“研究生院给了我知识,使我能够成长起来”,现在是“把老师们传授给我的知识回报给母校”。 1978级的周泽其上台发言时激动地说:“我们今天回来,不光是为了看一看母校、看一看老师就满足了。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说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能为自己的母校、自己的中科院,为自己的祖国做一些什么事……我想我们不仅可以引进一些国外的先进技术,还可以把我们的很多东西介绍出去。”他打了个比方,大家好像是散落的珍珠,是研究生院这么一条线把珍珠穿在一起成为项链,才变成无价之宝,因此他呼吁老同学们要“work together”。他说:“现在我们回来,听从我们的老师、同学的召唤,要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献出我们的知识,更好地建设我们的母校!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 聚会即将结束之时,这群年近半百的人大声唱起了当年的老歌: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来源:科学时报2005-07-20 记者:肖洁)
责任编辑: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