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中国模式

  • 黄明明 (科学时报)
  • 创建于 2010-01-13
  • 2104
 
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的意义不在于排名,而在于通过排名的变化去反思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
 
各省市地区的创新能力相对于2008年而言,都会有一定的提高。即有可能某一省份在全国的排位可能下降了,但它的创新能力有可能仍然在增长,只是增长的速度相对于相邻的省份略慢而已。也就是说,排名提升得越多,说明增长的速度越快。
 
2009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出现了新格局。
 
近日完成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9》显示,2009年,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进入了第一集团军,跃居第一,成为全国区域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课题组此前研究的9年中,北京和上海两大巨头城市始终在“全国区域创新能力第一名”的位置上轮流坐庄。在2009年中国区域创新力排名中,广东和北京综合排名与上年持平,分列二、三位,上海首次跌出前三甲。
 
对此,报告的总协调组织人、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教授柳卸林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的意义不在于排名,而在于通过排名的变化去反思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探寻区域创新体系的中国模式,从而推动区域创新政策和创新体系的建设。
 
曾主导过中国创新指数研究,并对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区域创新能力和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分析研究成果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赵彦云也表示,建立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应更提倡对区域竞争力的分析;标准可比的区域发展信息和系统要素结构本身对于区域创新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客观看待区域创新力排名
 
早在10年前,以柳卸林为首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就开始了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柳卸林介绍,他最初研究区域创新能力的出发点很简单,一是区域的竞争力和创新性是密不可分的;二是中国的区域很多,需要一定的指标对创新能力进行衡量。
 
而实际上,受多重因素的制约,设立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绝非易事。
 
仅从评价对象的设定上来说,技术创新本身就存在着并不是以某一个行政管辖范围来设定的问题。比如,京津塘产业带跨越了北京和天津两个市,在反映指标上很难衡量。同时,国家对区域科技投入的不均衡也会对区域创新力有一定的影响。如北京作为首都所享受的科技投入量、陕西集聚的国防工业和科技的投资等,这使其与其他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
 
“如果仅从区域创新的总量、增量或者效率的某一个角度来进行衡量,会有失客观和公平。”柳卸林表示。
 
他进一步指出,如何看待区域创新能力的排名亦是很重要的问题。“区域创新能力的排名只是相对性的指标,和人均GDP增长的概念不一样,不是竞争关系。比如上海的排名从2008年的第一降到2009年第四,并不是上海2009年的创新能力没有上升,而是别的区域进步得更快。”
 
该报告指出,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是针对该地区创新能力与其他地区相比而言的相对排名,不是该地区创新能力的直接衡量。总体来说,各省市地区的创新能力相对于上年而言,都会有一定的提高。即有可能某一省份在全国的排位下降了,但它的创新能力却有可能仍然在增长,只是增长的速度相对于相邻的省份略慢而已。也就是说,排名提升得越多,说明增长的速度越快。
 
对此,赵彦云也表示:“区域创新的评价体系应是系统结构的设计,不能只看一项综合排名结果,更应看重其子类和要素的伯仲关系。”
 
区域创新指标应协调、均衡
 
在学界,区域创新体系包括主体要素(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功能要素(包括区域内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环境要素(包括体制、机制、政府或法制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条件等)三个部分,具有输出技术知识、物质产品和效益三种功能。
 
事实上,目前就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本身而言,国内并无定论,学界从不同的学科角度亦有不同的看法。如何客观、全面地研究和衡量不同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本身亦是很值得关注的学术和社会问题。
 
赵彦云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信息,综合系统中的任一子系统对其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应采取创新指数的模式。从指标体系设立上,对区域创新能力本身应侧重对区域创新投入和产出的研究。其中,在影响的考量上要综合考量到直接、间接和基础等方面的影响。
 
为保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客观、公正、全面性,《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在数据来源上,多半源于统计年鉴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2009年度报告以2007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考虑到统计数据来源的客观方便性以及科技创新评估对地方科技工作的进一步促进作用,报告课题组延续了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基本的评价单位。
 
柳卸林表示,在综合借鉴国际上著名的《洛桑报告》、欧盟、世界经济论坛等相关评价报告考量体系的基础上,本次报告结合中国特色设计了更为复杂和全面的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估体系,并坚持了三大评估原则。
 
首先是系统性原则,在基本指标设立上,综合考察了决定区域创新力的五个环节:知识的创造、知识的获取能力、企业的创新力、创新的环境以及创新的绩效,并细化为144个具体指标。
 
其中,知识的获取由研发投入、专利综合指标和科研论文综合指标构成。在知识获取能力上,由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和外资企业投资3个子模板组成。知识的创造和获取能力,最终的体现是企业的创新,具体包括对企业的研发投入能力、设计能力、制造能力和创新的产出能力的衡量。创新的环境包括创新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市场需求水平、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和创业水平5个方面。创新的绩效包含着宏观经济、产业机构、产品国际竞争力、就业水平和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综合指标5个模块。
 
“只有这五个方面达到均衡和协调的状态,才能形成比较好的区域创新力。”柳卸林指出。以上海为例,在知识获取能力上,尽管科技论文数以及科技活动筹集资金数等绝对性指标名列全国前列,但由于上海增长率的相关指标排名均相对落后。在创新环境上,由于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获得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率等指标均排在全国25位之后,反映了上海创新环境还需改善,这与上海金融中心的定位也很不符。
 
其次是在评价的角度上,要通过综合效用值、实力效用值、效率效用值和潜力效用值进行聚类分析,不能单凭着某一区域人口多、增长快、基础好等某一优势来进行衡量。报告显示,2009年广东省和江苏省属于创新能力超强的第一类,在综合实力指标排名中,广东省位居第一位,在综合效率指标中,北京和上海位居前两名,而在潜力指标排名中,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江苏、四川和安徽。
 
再次是在指标选取中,把企业的创新能力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柳卸林指出,知识的应用和转化是最具创新能力的,创新的目的在于形成新的产品、工艺和服务,因此企业的创新力应该占据较多的权重。
 
江苏的启示
 
当前,很多区域也非常重视本区域创新体系的分析和评判,但在横向对比上往往由于缺乏相关数据,很难进行比较。
 
柳卸林表示,往往经济越发达的省份对自己区域竞争力的排名越关心,报告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建立起这样一个平台,各个省市能在此基准上进行横向判断,以此来鞭策和激励。
 
他表示,报告另外一方面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比较本身来引导大家关心在创新体系建立中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发掘出能代表中国未来新型创新体系的建构。
 
此次江苏的领跑即有很深层次的启示意义。
 
报告指出,江苏省作为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典范,具有很好的学术研究意义。同时,江苏省地处长三角,这里有多个中等规模的城市构成的城市群,显示出强大的生产力和人口、产业和财富的聚集力。
 
为方便比较,报告中专门制作了江苏创新要素模型。其中,江苏的创新能力受到城市群效应、外资研究开发投入、政府的创新政策、企业活力和企业家精神、创新基础资源五个方面要素的影响。前两者是区域层面的分析,后三者是属于微观层面的分析。
 
对照2008年,江苏的优势在于各项指标的均衡,虽然其位于全国前列的指标增长放缓,但位于全国排名后列的指标改善迅速,使得其综合创新能力的排名显著提升。
 
其中,创新环境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最为显著,政府和企业的科技投入高,高科技产业发达,技术市场兴旺。此外,江苏有着很高的产学研合作水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以及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合作都很紧密。
 
从具体指标来看,江苏省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均位居全国第一名。在创新环境指标中,互联网用户、公路拥有量、进出口差额、高新技术企业数、大专学历以上人口、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位。创新绩效由2008年的第4位上升到第2位,主要是由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等指标的快速增长以及工业污水和废气排放等指标的下降。
 
报告分析指出,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首先得益于长三角的创新城市群的相互依赖,形成了不同于特大城市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其次,江苏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在区域创新体系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很多当地的民营企业在开放的氛围中不断成长,并形成了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最后很重要的原因,是江苏对创新的重视,很多科技政策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比如江苏金融机构对本地企业创新的融资,是全国各地区中最高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地的信用程度和资本的发达程度。金融成为江苏具有优良创新环境的重要标志。
 
柳卸林表示,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今天,应当适当改变资源过度集中于少数大城市的区域格局,鼓励围绕中心城市构建分布合理的城市群。城市群作为一个创新网络体,已显现出越来越强的创新活力。
 
企业创新力
 
在影响区域创新力的各项指标中,企业创新能力表现得越来越抢眼。在衡量区域创新力的指标中,所占据的权重也更为重要。
 
对此,柳卸林表示,企业永远是创新的主体,对企业创新的衡量标准,是区域创新能力的最直接的体现。
 
他分析指出,从知识的创造和获取能力上来说,北京和上海很有优势,这也是过去两区域轮坐头把交椅的重要原因。而近年来,企业创新力的影响力开始突出。在北京,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是充足的,缺乏的是敢于承担风险、能够成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家和企业资源。
 
以苏州星恒为例,该公司技术始于1994年中科院物理所关于锂电池材料的研究,最初是福特基金会支持的。这项技术最初被希望从事汽车锂电池研发,但由于技术上的难关很难突破,后转向电动自行车行业。2003年,由于苏州有更优惠的政策,公司从北京迁移到苏州。
 
柳卸林表示,从1994年至今,15年已经过去了,公司能发展至今,科学家的贡献是重要的,但仅有科学家的贡献是远远不够的。从技术改进完善,到生产线的设置、设备检测、使用寿命、可靠性等一系列问题,企业家在其中要花费许多的精力去实现。从技术到产品到工艺,企业家的价值是最不容抹杀的。
 
江苏企业科技投入水平在全国处于绝对领先的位置,企业活力和企业家精神成为江苏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从企业的活力上看,不论是人均企业数的绝对值还是其增长率,长三角都居于领先位置;在企业规模上,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数迅速跃居为全国第3名。企业对科技创新的积极投入是江苏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从2004年到2007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情况始终稳居全国第一。
 
几经历练,以江苏沙钢集团、苏宁电器、江苏雨润等为代表的江苏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组织化程度、高技术产业化规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正在成为引领江苏新经济增长引擎和创新的亮丽风景线。
 
《科学时报》 (2010-1-13 B1 区域周刊)
 
责任编辑:黄明明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