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伟大的科学冒险——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动人故事(2003-12-22)

  • 1
  • 创建于 2003-12-30
  • 741
  这是本诚实、动人的书,记录了人类DNA序列的30亿个碱基,如何变成全世界人士所自由共享的财富的经过。——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得主詹姆斯·沃森。   12月8日,一本名为《生命的线索》的科普书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举办了中文版首发式,它是如此的引人注目,因为它的作者和译者都来头不小———2002年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得主、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英国负责人约翰·苏尔斯顿爵士和英国科普作家乔治娜·费里联合著书;中国著名基因研究专家、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负责人杨焕明教授牵头翻译。   《生命的线索》并非业内的学术著作,科学家用生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人们关心的生命密码———基因的故事,还告诉人们一群有良知的科学家为了不让人类基因组成为商业利益的牺牲品,与私营机构展开激烈斗争的惊险过程。而且这本书面世的时间,正好是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这一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年份。   基因科学,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令人敬畏和让人充满兴趣的科学热点。正是小小的基因,决定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为何如此不同。2000年,当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宣告完成的消息公布时,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几乎都用“终结疾病”来报道这一伟大成果,因为了解了基因,我们便能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对付癌症、艾滋病、糖尿病或其他遗传病的办法———虽然那可能还是个漫长的过程。   然而,尽管基因和我们的生命如此息息相关,尽管它的研究成果常常成为媒体报道的热门,但似乎很少有人能通俗系统地向大众讲清楚我们体内这玄妙的基因是怎么回事,于是,《生命的线索》这本由大科学家写出的科普小书便显出其特殊的价值,更何况其中还有一个“像惊险电影一样刺激”(苏尔斯顿语)的故事。正义科学家和邪恶势力做斗争的情节听起来总像我们小时候看的科幻故事,但当看到这样的凛然正气活生生地出现时,却无法不让人感动和振奋。   本书的作者苏尔斯顿爵士亲自来京出席《生命的线索》一书的首发式,并进行演讲和接受媒体采访。在记者对他进行的简短专访中,分明感觉到一个科学家的睿智和对人性的深切关怀———那正是我认定的科学的价值所在。 《生命的线索》内容简介   2000年6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宣告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绘制完成。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两个国家的首脑同时把自己与一项科学进展如此拉近,全球各大媒体在头版头条以“终结疾病”来报道这一成就。但人们不知道的是,现在全人类可自由共享的人类基因组险些成为私营机构的囊中之物,变成商业利益的牺牲品。   约翰·苏尔斯顿是使人类获取自身生命“天书”成为可能的主要科学家之一。他在本书中坦诚地讲述了关于人类基因组引人入胜的故事和错综复杂的争斗,让全世界的读者得以了解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头条新闻背后不为人知的真相。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后,将所有的新发现在互联网上实时公之于众,所有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他们的目的很简单:科学应该为所有人的利益服务。但1998年5月成立的私营公司塞莱拉提出了挑战,声称可先于三年内完成整个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如果塞莱拉得逞,将能够获取基因组序列的专利权,也就是说可向使用其信息的个人和团体收费。这种以科学谋求商业利益的做法,激怒了苏尔斯顿以及所有为人类基因组计划无私奉献的科学家们。他们与塞莱拉展开了生死之战,其结果甚至可能改写人类的未来。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竞争者的非难,他们终于使全人类得以共享自身的基本生命信息。 ■著者小档案  ■约翰·苏尔斯顿爵士   生于1942年,1966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93—2000年间,他任英国剑桥桑格中心主任,其间主持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英国部分的工作。由于他对科学的贡献,2001年受封爵位。   约翰·苏尔斯顿与悉尼·布雷内、罗伯特·霍维茨因发现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基因规律,共同分享了2002年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此项发现为人类战胜癌症、艾滋病和老年痴呆症等开创了新契机,开辟了生物医学领域的新天地。  ■乔治娜·费里   英国科学作家及广播工作者,也是《霍奇金传》一书的作者。 是改变基因还是改变社会? 记者:您认为科学应该为所有人的利益服务,所以力主将人类基因组的研究成果向全世界公开,这当然是造福于人类的举动,但是,您不担心有人利用这些成果做不正当的事吗? 苏尔斯顿:公布人类基因图谱的风险并不是很大,事实上这样做的收益比风险要大得多。当然我们也要防范有不良企图的人,但与其把这个成果当做秘密让人产生偷盗的兴趣,不如公开了再去防范有人将它用于不正当的地方。 记者:在人类基因图谱公布之后,我注意到有两种相反的反应:一些人感到欣喜,觉得掌握了这些生命的密码之后,人就可以控制自己的命运了,而另一些人则感到恐慌,觉得如果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重新改造人的话,势必打破原有的自然规律,天下大乱。你怎么看待这些公众的反应呢? 苏尔斯顿:我能理解这些反应。的确,我们将来应该考虑将了解的知识正确应用。我说的这个将来是遥远的未来,也许在未来我们才能考虑去改变这些基因,让它为人类所用,但应该是在慎重考虑之后再用,我个人甚至不主张去改变基因。我觉得我们想的不应该是使人更完美,而是使社会更完美。因为基因的不同,人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不可代替的,这些不可替代的人构成了社会,使社会能够运转。我想对感到恐慌的人们说,不要急,未来还远远没有到来,对于如何使用基因技术我们应该多考虑一下。同时我要告诉那些感到欣喜的人,请冷静下来考虑,我们应该改善的是人还是社会。 记者:在您的书里提到,基因决定人长成什么样,决定人的健康,甚至是吃东西的口味等等,让我想起我曾采访过1995年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得主爱德华·B·刘易斯,他说,“人人平等”这句话在政治上是对的,但在科学上是一个正确的谎言,因为基因确实决定了人的差异。您一向主张“人人平等”,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苏尔斯顿:人因为基因的不同是不一样的,但不应该有人因为基因上的弱势而被社会抛弃或淘汰。我不是希望每个人都能谱写出美丽的乐曲,不是希望每个人都有重大的发现,关键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用,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我所说的“人人平等”是从一个公民的角度来探讨的,基因存在差异,但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平等地对待人。我相信在这点上刘易斯也能同意我的观点,他所说的不同是指人各有所长,根据他们的能力和喜好不同发挥各自所长。这两者并不冲突。 记者:您到中国来的这段时期正巧是2003年诺贝尔奖颁奖之前,您觉得诺贝尔奖对一个科学家来说真的很重要吗? 苏尔斯顿:对于自然科学家来说,诺贝尔颁奖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经典的时刻,它不光是一种荣誉,而且是你的同行们对你成就的肯定。我虽然对自己获奖感到汗颜,但另一方面我很感谢这个奖,这说明我得到了同行的认可。但我要说的是,如果没有团队里其他人的贡献,我也得不到诺贝尔奖,这个奖也同时是对我们这个研究集体的奖励。 记者:在我们的概念中,科学家都是很忙的,尤其是您这样的大科学家,您怎么会想到要写这样一部科普书呢? 苏尔斯顿:这本书也是科学的一部分。的确有很多科学家只是忙于眼前的事情,而不去“说”自己的工作,但如果不“说”为什么,为什么还要做呢?我在过去研究线虫基因图谱的时候也是这样,但后来我的工作延展到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这是个需要和很多人沟通的课题,是人人关心的问题,所以我写这本书不是科学以外的东西。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曾伟/马晓虹)
责任编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