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关注农业成长的人文环境

  • 创建于 2005-05-13
  • 3406
     要构建后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科技与人文的双重良性互动。要利用传统的农业理念,即天、人、地合一的思想,把非良性模式转为良性的模式。怎么能够进入到一个良性的循环,技术上要从现在依靠资源、破坏环境、与环境不友好的技术体系,全面升级转入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环境和谐友好的技术体系。同时,不仅要依靠科学技术本身,而且必须要有一个比较好的人文环境。

    工业文明时期农业科技和生产与自然的非和谐模式,以及人类中心主义,城乡二元、价格剪刀差等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使得环境问题凸显,出现农产品的食用安全问题,也使得中国的三农问题非常突出。“解决的出路在于构建后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科技与人文的双重良性互动,大力发展生物质产业,变传统农业与工业界限为生物性产业和非生物性产业的界限。如果在我们国家大地上星罗棋布地出现各种各样的生物质企业,这绝对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三农问题,也就没有必要非得把农民都要转到城里来了!”

    这是日前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教授,所做《从农业发展历史看科学与人文的互动》讲演中的内容。石元春院士的精彩讲演赢得场内听众阵阵掌声,并“带给大家一种思想解放”!

    石元春回顾说,农业文明早期,是敬畏自然的人文环境,低科技和低生产力水平良性的互动、和谐发展。

    正式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科技与人文之间是双重的良性互动。不存在人与自然矛盾的问题,也不存在环境问题。

    但人口爆炸使得传统农业出现危机,全球特别是中国,18世纪开始出现了人口爆炸。在原有循环的基础上满足不了人口对农产品的需要,所以出现了第三个阶段的问题,就是工业革命,这个时期出现人与自然,科技与人文的双重非良性互动。

    他以中国为例说明,1949年到1999年,化肥增加了720倍,农药原来是没有的,现在是131万吨,地膜有1.5亿亩,机械动力增长了6125倍,灌溉面积增长了325倍。高投入,高产出,也出现了高成本,还有高资源环境的代价,农民的收入不高,而且是不可持续的。这些物质的投入,还造成了很大的污染,比如我国五大淡水湖已经有4个富营养化了,其中化肥的污染起了四到五成的作用。另外还有农药的污染,白色塑料污染等等。

    问题也在于近代农业工业的人文环境不好,即人类中心主义。工业化发展初期,把神赶下神坛以后,人成了中心,进一步发展就是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战地斗天。

    而且在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和激烈竞争中,农业始终处在一个弱势的地位。这样的人文环境对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相当不利。

    石元春认为,希望所在就是要构建后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科技与人文的双重良性互动。而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全球兴起,将使得农业科技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我国科学工作者正在通过基因工程尝试生物制钢,而生物塑料现在已经慢慢取得了重大突破,每年在全球造成大约1.5亿吨污染的塑料现在正被生物塑料替代,生物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产业,会给农业、工业都带来非常大的突破。

    石元春比较认同世界观察研究所布朗最近几年所写的《B模式》一书的思想,布朗认为工业发展的模式就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A模式,布朗很有魄力地认为,今后的生态经济将是驾驭一切经济之上的经济。

    要利用传统的农业理念,即天、人、地合一的思想,把非良性模式转为良性的模式。石元春院士觉得最难的就是人文环境的转变。当然情况正在变化,例如,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出现,另外还有《京都议定书》的动议,同时我们国家从上世纪90年代提出以可持续发展观作为我国的战略,包括最近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及今年所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所有这些都从人文的价值方面讲,都是顶级的概念,都是会长时间起作用的概念。当然有了概念不等于现实,现实还有很多路要走。

    怎么能够进入到一个良性的循环,技术上要从现在依靠资源、破坏环境、与环境不友好的技术体系,全面升级转入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环境和谐友好的技术体系。同时,不仅要依靠科学技术本身,而且必须要有一个比较好的人文环境。石元春希望大家跟他一起树立信心,一起来改变我们这个农业大国、农业古国的八九亿农民现在生活的状况,希望大家共同关心农业,关心农业科技,关心农业成长的人文环境。

    (来源:科学时报2005-05-13 11:02:59 记者 王卉)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