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缅怀伟人再造春天 心香一脉小平您好 ——中国科学院几代科学家隆重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
本报北京8月12日讯 中国科学院今天在京举行座谈会,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出席座谈会并讲话(路甬祥讲话全文另发)。座谈会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施尔畏主持。
周光召在会上深情地说:“小平同志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周光召以亲身经历为在场的人讲述了小平同志推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设的详细过程。他说,在当时我国经济并不发达的情况下开展高能物理研究,许多外国人都不理解。但小平同志以一个政治家超凡的远见卓识看到了发展高能物理研究对推动我国与国际科技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对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周光召说,20多年过去了,对撞机建设和运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技术的发展,并培养了一支专业齐全、高水平的加速器和探测器建设的工程技术队伍。在小平同志诞辰百年之际,回顾对撞机的建造历史及其取得的成果,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小平同志的科技思想。
陈宜瑜说,小平同志1978年3月18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深刻指出,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正确认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这对于迅速发展我们的科学事业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正是这两个“正确认识”,把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陈宜瑜还详细叙述了在小平同志关怀下,我国科学基金事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昌介绍了自己在小平同志直接领导下的亲身经历。1958年8月小平巡视哈工大,李昌是当时的校长。当时,小平认为,为配合哈尔滨的生产机械化运动,甚至要在学校建立生产工厂,这是不行的,必须改制。“大厂大校要关心国家命运,攻关尖端科技。只搞民品挣1个亿也不算数。”这为发展我国载人飞船和哈工大牵头研制的小卫星的成功发射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年与陈景润共同学习工作过的林群院士回忆起小平同志对陈景润的亲切关怀:“小平同志曾亲自指示要给陈景润提教授,解决两地分居的问题,并指示要给他配秘书。得知陈景润有住房困难的问题时,马上派了一位局长,这位局长说‘今天不解决,我就不走’。大家被国家领导人如此关心科研人员的生活而感动。”
27年前的8月4日,小平同志亲自参加了有33位科学教育界代表参加的座谈会,那次会议大家畅所欲言,给中科院理论物理所郝柏林院士和数学研究院吴文俊院士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回忆。吴文俊回忆说:“会议开始,大家多是诉说‘文革’的不幸,但很快小平同志就建议说,‘文革’使许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包括我在内。我认为,我们不能沉浸在过去,我们应该谈谈今后如何发展我们的科教事业。很快,大家开始了热烈讨论。就是这次会议确定了恢复高考,没想到年底就开始了第一次高考。小平同志在那次会议上还说,我们应该派大批的留学生。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回国留学生都为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这与小平同志的决定是分不开的。”
中国科学院数学院副院长袁亚湘、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所长王恩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谭铁牛、中国科学院计算所“龙芯”学术带头人唐志敏、中国科学院基因所研究员文洁等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在今天的座谈会上也感慨万分。
袁亚湘说,我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也成为中国科学院第一位最年轻的研究员,这些都得益于小平的关怀。王恩哥说,没有小平就没有我们这一代人的今天。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思想,发展是硬道理的论断,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我们的科研管理工作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谭铁牛说,1985年,21岁的我就有机会出国,并在六年后回国报效祖国,这都应该感谢小平同志。他曾说,要关心留学回国人员的工作和生活。这几年我深深感到,我所得到的关怀是我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得到的。文洁说,小平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科学技术要不断创新,刚刚成立的基因研究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一名年轻的科研人员,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是一件幸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陈和生、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站长王杰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中国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蒋家平等也分别发言。(记者马晓岚)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责任编辑: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