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粮食恢复性生产时不我待——李振声院士谈我国粮食生产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 34
  • 创建于 2004-04-27
  • 1434
  粮食生产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著名植物遗传学家、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院士指出,近五年来,我国粮食总产连年下降,到2003年,已经从1998年的10245.9亿斤降到8613.4亿斤,减少了1641.9亿斤。“2003年的产生将成为我们这一段历史时期的一个最低点,今年必须回升。”   粮食人均水平后退20年   “我希望用数据提出问题,然后用数据来回答问题”,李振声列举了三组数字。第一组数字是粮食总产,1998年达到10245.9亿斤,2003年减到8613.4亿斤,减少了1641.9亿斤,减少了16%,五年累计减少5056.4亿斤。第二组数字是人口,1998年到2003年,我国人口累计增加4466万,相当于德国、法国这些国家的人口数。第三组数字是人均粮食,1998年是人均粮食最多的一年,达到822斤,而到了2003年,降到666斤。   李振声说:“666斤是一个什么概念呢?1981年人均粮食是650斤,到了2003年是660斤,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粮食人均水平已经回到了20年前的情况。”他进一步强调,上个世纪60年代初人均粮食大约为400斤;经过20年的努力,上个世纪80年代初人均粮食增长到约600斤;此后又经过15年努力,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了约800斤。但是1998年以后,仅仅五年的时间就又退回了一个台阶,回到600斤。   “退得这么快是历史上没有的。这样一个大的问题难道还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认真研究吗?”   李振声还引用资料,从粮食亏损角度说明问题的严重性。1998年我国节余了544.5亿斤粮食,可是从2000年开始粮食出现亏损了,2003年亏损了约1000亿斤。“我使用的还是比较保守的数字。亏损意味着什么?亏损就是入不敷出,亏损就要挖库存。我做一点说明,这几年挖库存主要是挖农民的库存。挖了农民的库存我们市面上并看不到粮食的紧张,原因是没有动用国家库存。但是农民库存也是有限的,现在库存的粮食已经到了不能再挖的程度了,必须恢复了。应该说2003年的点将成为我们这一段历史时期的一个最低点,今年必须回升。”   什么原因导致粮食生产下滑?   总结近五年我国粮食总产迅速下降的原因,李振声指出,首先引人注目的就是粮食播种面积下降。从1952年到2003年,总的粮食播种面积呈现下降趋势,可是1998年以后出现急剧下降,直接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耕地面积的减少,另一个就是粮田面积中的一部分被改种其他作物。粮食播种面积五年累计减少了10.16%,耕地面积五年累计减少了5.2%,其它作物的播种面积五年则增加了22.5%。   单产的降低也是影响粮食总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解放后到现在,全国粮食平均单产最高峰是1998年,此后逐年下降,2003年减产了6.4%。李振声还专门分析了单产减产的原因。他说,化肥用量、灌溉面积、机械动力是与粮食单产关系最密切的三个要素。不过,虽然同期的粮食单产下降了,这三个指标与粮食单产最高的1998年相比,却分别增加了6.2%、3.95%和2.1%,这也意味着三者均不能说明粮食单产下降的原因。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李振声说,农用物资是可以促使粮食增产,但决定这些农用物资使用方向的是农民。农民是根据各种农作物的报酬效率来决定其农用物资投入方向的。比如,“在北京郊区,我调查的农户,小麦只种够自己吃的量就行了。因为小麦要施化肥农药,还要浇三次水,卖小麦的钱只能刚好收回成本,所以农民不愿意种小麦。剩下的灌溉地种玉米。玉米基本上不用浇水,不用施肥,产量也高。而且玉米和小麦的价钱都是5毛钱,这样玉米就赚钱了,农民就种玉米。其他浇不上水的地方就撂荒了,不种了”。在李振声看来,因为粮价低,粮田投入的报酬效率差,所以农民自然会将较多的农用物资投入到其他报酬效率高的作物上去,因而影响了粮食作物的产量。这就是粮食减产的深层次原因。“我想熟悉农村的人都会同意这个结论的”。   争取三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   李振声认为要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就要认真贯彻中央支农政策措施,切实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李振声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今年的一号文件,包括促进农民增收九项政策措施,其中第一条就是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再加上后面宣布的一系列措施,极大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为今年的粮食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础。   尽快恢复可能恢复的粮食播种面积是第二要点。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比1998年减少了10.16%。李振声承认,要恢复这么大面积的粮食播种面积绝非易事。因为这其中还包括已经减少了的7641万亩耕地,“究竟能恢复多少,这是要由国土局回答的问题”。李振声还指出,改做蔬菜大棚和饲养场的耕地、合理的退耕还林还草地等也不宜恢复。如果这部分占到减少面积的一半,那么在估算恢复粮食播种面积数量时就需要相应地减少一半。而这一部分只有靠提高单产来弥补,这就增加了提高单产部分的任务,需要全面规划。   李振声也因此呼吁,加大对与提高粮食单产有关的措施的支持力度。他说,农用物资的保证供应是提高单产的物质基础,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是实现稳产高产的技术保证。前者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有效措施,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不能适应当前生产发展的需要。据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03年初对7省28个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调查,发现普遍存在着投资严重不足、非专业人员多、知识断层、知识老化,以及农技推广体制不合理、农技推广方式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农技推广政策有缺陷等问题。李振声希望这些问题能引起领导部门的重视,及早解决。   那么,粮食生产要完成这一恢复期,需要多长时间?李振声表示,虽然自己“心中也无数”,但还是愿意估计一下。他说,2003年比1998年累计减产1641.5亿斤,而我国历史上,上个世纪80年代曾出现过三年累计增产1645.7亿斤。两个数字非常巧合,再加上现在的农业生产条件比那时已有明显提高,如果全国上下认真贯彻各项支农政策和措施,则有望在三年内实现恢复性增长的目标。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2004-04-26)
责任编辑: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