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劳动部部长为研究生分析就业形势

  • 科学时报
  • 创建于 2006-11-27
  • 1740
科学时报北京11月23日讯(记者 王莉萍 任霄鹏)“学生应该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但是目前很多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却不得不参加职业培训,跟大专生、技校生抢起了饭碗,这是大学生就业的出路吗?这是您乐见的情况吗?” 在近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举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 第50场报告会上,坐在台下的一名学生抢在众多记者前第一时间把这个棘手问题抛给了台上刚刚作完报告的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听报告的大多是来自研究生院的学生,他们对今后的就业形势格外关注。 刚从几个省调研回来的田成平认为,这个问题其实涉及了中国劳动制度和教育制度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他解答时讲述了调研发现的问题:“劳动部门的各类技校的就业率达到95%以上,初中毕业上三年技工学校或者是高中毕业上两年技工学校的人员的就业率显然很乐观,一些好技校的在校生纷纷有企业争相签约,就业率甚至比一些重点大学还要高。这就引发人们思考我们的劳动制度、我们的教育制度、我们培养的人才该怎样和我们人才的需求更好地衔接起来。我认为,这不仅需要劳动部门的努力,教育部门也要努力,我们社会也要更多地思考。” 田成平遗憾的是自己只能这么回答这位学生,也许这个回答并不能令人满意。 这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强调,我国就业问题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之大之复杂,是任何国家未曾遇到过的,因而就业压力问题这一世界性难题将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 田成平在报告会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表现出了由衷的关注。他说,“从对几个省的调研中可以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学生的当期就业率只有70%,按照2006年高校毕业生413万的总量和70%的初次就业率来计算,今年高校毕业生就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 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田成平表示,国家已经开始了以教育部牵头、包括劳动保障部在内的许多相关部委参加的大学生就业协调机构部级联席会议,制定相应策略。2006年原定新增就业目标是900万人,但到10月份为止,全国已经实现了新增就业1021万人,到年底可以达到实现新增就业1200万人的目标,这就是努力的结果。同时,劳动部门对没有实现当期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建立了大学生当期未实现就业登记制度,对当期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像其他失业人员一样提供失业指导、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 田成平同时指出,国家还要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和不发达地区等最需要人才的地区就业,作为大学生,也应当有科学的就业期望和就业的观点,引导自身对就业有合理的选择。看中国近年的整体就业形势,从这位部长口中报出的一组数字可以显示已经取得的成效:从2000年到2005年,我国包括农村、城市在内的就业的总人数从7亿2000万人增加到7亿6000万人;1998年到2005年间国营企业改革中下岗的1900多万国有企业职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了再就业;国有企业职工从7100万人减少到4000万,成功地破解了国有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中的富余人员分流安置问题。 田成平认为,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就业整体形势依然严峻。他说,今后几年,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每年仍将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而每年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只能有1100万人,所以供大于求1300万人左右,矛盾十分尖锐。其中,未来几年城镇新进入市场的劳动力,每年都还将达到1000万人以上,同时,我国农村还有1亿多的富余劳动力需要逐步转移向城镇及非农领域。 [ 2006年11月24日 ] [
责任编辑:科学时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