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科院院长痛斥科研老板现象

  • 创建于 2006-04-13
  • 1431
本报综合消息 在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即使能够参与科研实践,也难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往往不是为了充分发挥研究生的潜能,着眼其长远发展,而仅仅成为导师的打工仔。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对此现象深表忧虑。4月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他对“科研老板”现象大加挞伐,认为这严重阻碍创新人才培养,对构建创新型国家极为不利。 据悉,在一些科研院所和高校,研究员或教授成为“科研老板”已不足为奇,研究生沦为导师的“打工仔”也屡见不鲜。更有甚者,老师之称谓已赫然被“老板”所取代。 路甬祥称:“对科研老板,科学院历来都是反对的,不赞成的,不提倡的,但是科学院规模很大,不能否认在科学院内部个别地方或许还存在这种现象,但这种做法在科学院没有土壤,没有法理根据。” 他希望,中国学术界今后倡导高尚的科学道德风范,创造严谨求真务实的学术风气,反对极少数人利用自己的声誉和地位,不合理地占有科技资源,然后采取分包的办法来完成其科研任务,老一辈科学家要指导、提携、帮助、支持青年科学家。“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从规范管理上入手;另一方面要从舆论监督、科研团体内部的民主监督建设入手,对于严重违背学术道德,甚至违背法律与政策的行为,一定要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严肃处置。” 另外他还建议,要通过加强管理和监督,使“科研老板”没有市场,对严重违背学术道德甚至违法行为,则依法处置。 在题为《造就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的主题演讲中,路甬祥还提出,在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方面,中国教育仍存在三大不足: 一是应试教育现象尚未根本改变,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创造力的保护、培育与发展。 二是教育自主权没有得到充分尊重,一方面,政府对教育应尽的职责还不到位,另一方面,学校还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制约了创新人才培养。 三是大学教育与科研和社会实践脱节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近些年大学和研究生扩招以来,大学生、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机会明显减少。 在回答有学生提出的当前学术界的浮躁问题时,路甬祥表示,资源的短缺、过度的竞争会引发浮躁情绪;制度的不规范、不透明、不够民主和科学,也会诱发行为的不端。 他认为,除去浮躁风气,应该从每个部门政策规范做起。比如说奖励制度,要奖励真正对国家、民族、人类有重大科技贡献的人,一般的贡献应该由市场来回报。而当前的问题是奖励太多,搞了很多人为的等级和奖励,使得一部分人模糊了科学的本质。 消除“科研老板”生存的土壤/谭雄伟 也许,科学院没有“科研老板”现象的土壤,但“科研老板”在某些领域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为什么会出现“科研老板”呢? 所谓“科研老板”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是科研人员,却担负着项目公关任务;他们几乎不在一线搞科研,却往往能拿到科研项目。他们曾经在科研第一线做出过成绩,可现在不再亲自搞科研。他们获得了各种国家级的头衔和荣誉,被提拔到一些科研部门的领导岗位,逐步脱离了科研第一线。这些人通过不同渠道积累了各种关系,荣誉和头衔成了他们进行公关的必要工具。以自己的名义拿到大把的项目资金,自己并不参与研究,而是层层分包,或给同事,或给学生,然后又把承包项目单位的成果集中到自己的头上,成为拿到更多更大项目的资本。 显然,“科研老板”已经把科研变成了经营。某研究所所长透露:“这样的人在单位往往还比较吃香,没有他们,很多项目的确无法拉来,没有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究其原因,“科研老板”现象的出现,与目前的项目审批制有关。主管部门及其相关人员拥有太大的资源分配权及项目审批权,又缺乏公开透明的项目审批程序,留下了较大的寻租空间。 那些与掌握科研资源分配权的人关系密切者,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通过“终南捷径”得到科研资源。一言以蔽之,项目批复过程的不透明,催生了科学界的“新职业”———“科研老板”。 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柏林就曾在谈到计算机技术时警告说,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确实有了巨大进步,但是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反而比50多年前增大,“这种差距仍有着继续增加的趋势”。 为什么会这样?有人说是因为科研缺钱。其实,对于中国的科研事业而言,缺少的不仅仅是金钱,我们还缺乏科学合理的科研资源分配政策。因此,要消除“科研老板”现象,就必须革除现行研究资源分配方面的弊病,改革项目审批制度,公开透明项目审批程序,建立科学合理的科学研究资源分配政策。 (文章来源: 工人日报 2006-4-13 版次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