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成为世界性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 创建于 2006-11-14
  • 949
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计到2025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将升至4000万。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将今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确定为“人人享有糖尿病保健”。 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钱荣立教授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百名医学家峰会上向记者介绍,2003年的一项国际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当时全球已经诊断的糖尿病病人约为1.94亿人,根据预测,到本世纪的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增加到3.33亿,上升将近72%。其中非洲增长率最快,为98%;第二是中东地区,增长97%;第三位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西太平洋和亚太地区;第四位是拉丁美洲。上述四个地区的糖尿病增长速度都将超过全球平均增长率的72%,而从全球来看,糖尿病的患病率在未来都将继续增长。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尿病正在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重大疾病之一。糖尿病在中国每年的发病率都在上升,1996年全国11个省市的调查显示,3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32%,而1998~2001年上海的调查显示,患病率攀升到10%,2002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达到4.27%。 儿童青少年糖尿病,主要是儿童Ⅱ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的肥胖儿童有2200万,其中东南亚、西太地区为620万,儿童青少年Ⅱ型糖尿病与肥胖平行增加。 沉重的双重负担 糖尿病不仅损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钱荣立说,糖尿病确诊后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将会发生各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等。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在西方国家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首位疾病。糖尿病肾病具有发病隐匿、病情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早期一般不为人所注意等特点,但当发现时,肾脏的病变已经不可逆转。上海瑞金医院内分泌科教授陈家伦告诉记者,大量研究证实,30%以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如果不进行早期筛查和治疗,20%~40%的患者将在5~10年内发展成为严重的蛋白尿,最终导致肾衰竭。 国外有学者将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第五期即为肾衰竭期,这时肾脏功能的损害将是不可逆转的,最终只能依靠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此外,患者还会因病情的不断恶化而出现浮肿、高血压、贫血和肾功能不全等症状。一般来说,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的期望生存期大约也只有两年左右的时间。但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给糖尿病病人的家庭、社会乃至国家带来了沉重负担。钱荣立向记者展示了如下一组数据:美国1987年糖尿病医疗费用是240亿美元,1998年增加到980亿美元,2002年增加到1320亿美元,现在已经接近1500亿美元。我国官方2003年的调查统计数字显示,因为糖尿病和并发症住院的总人数是145.53万人次,这些人的平均住院费是5079.38元,总费用73.92亿元人民币。门诊是7110.17万人次,平均门诊费131.98元,总费用93.84亿元,在治疗糖尿病上一年就花掉了167.76亿元。这还不包括在私立医院和专科门诊就诊的病人的医疗费用。 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 除了遗传因素以外,更多的糖尿病是由于不良生活方式而引起的。研究发现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脂症、高血压、超重和肥胖等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更大。肥胖发展为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已证实由于体内脂肪的堆积,造成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肌肉和其他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最后发展为糖尿病。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高热量、高脂肪摄入在增加,另一方面人们的运动和体力活动在减少。其结果就是,营养过剩和胖人的增加。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近年来体重超重和肥胖的人都在增加,20世纪80年代城市不到10%,2002年城市上升到27.5%。肥胖、超重的人群的增加成为糖尿病患病率增加的“罪魁祸首”之一。而改变人们长期以来养成的生活方式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且有相当数量的人不能忍受节食的“痛苦”或没有时间去运动。 钱荣立说,糖尿病的持续增长构成了世界性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预计到2005年全球Ⅱ型糖尿病病人的人数将超过3亿。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降低和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首先要大力开展公众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国际上包括国内几个比较长期的大型临床实验,都已充分证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此外,还要建立和开展糖尿病三级防治。第一级是初级防治,即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重点对准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包括有糖尿病并发症的人;二级防治是针对已经确诊糖尿病的病人,主要是减少并发症、提高医疗水平、全面控制心血管并发症等危险因素;三级防治主要针对有各种并发症的人,要积极治疗并发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生存率。 (来源:科学网 作者:潘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