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研究生教育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 创建于 2005-03-31
  • 2432
     自1999年高等教育持续扩招以来,研究生教育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5年来招生规模年均增长26.9%,2005年计划招生达36万,以至于有媒体惊呼“一个茶壶30个杯”。然而众所周知,研究生教育作为“精英教育”,其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系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具备较强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那么在连年大幅扩招的背景之下,这些“精英”和未来科研主力军的实际生活到底怎样呢?近日,记者带着疑问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127名研究生(中科院87人、清华大学20人、中科大2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专业涵盖理、工、文、管等多个领域,年级从低到高不等。

    统计结果

    见面次数 23.2%每周和导师见面两次以上,24%一周一次,16%一月两次,17.6%一月一次,其余的12.8%则更长。平均一个月才见上一次。

    指点多少 35.8%能够经常得到导师的指点, 31.7%的人感觉指点比较少或很少,还有32.5%感觉一般。

    关心生活 17.8%的导师经常关心学生的生活,65.3%的导师只是偶尔过问,还有16.9%则没有关心过。

    学生数量 被调查者的导师平均带了8名学生,其中硕士生和博士生人数分别为5个和3个。而研究生们认为,理想的学生人数是5个,因此实际人数比理想人数多3人。

    导师项目 4.2%认为导师分配的项目很多;15%认为较多;38.3%感觉一般;22.5%觉得较少;还有20%则认为很少。

    论文问题 25.2%认为“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若干篇”的规定合理;27.6%认为不合理;其余47.2%认为不好说。

    论文作用 27.2%认为发表论文对学习和科研很有帮助;55.2%感觉一般;7.2%认为没有帮助;6.4%认为起一些反作用,只有4%觉得有严重的负面作用。

    论文数量 71.5%目前还没发表过论文,发表一篇和两篇的各有10.6%,发表3篇和4篇以上的仅有4.1%和3.2%,人均0.57篇。

    风气如何 69.1%认为当前的学术风气浮躁,29.3%说不清楚,认为很好的仅有1.6%。

    身边氛围 只有7.1%觉得自己身边学术科研氛围非常浓;38.1%觉得比较浓;35.7%感觉一般;14.3%觉得比较淡;还有4.8%则觉得非常淡。

    读研打分 2.4%打0分,7.9%打1分,20.5%打2分,43.3%打3分,23.6%打4分,2.3%打5分,平均分是2.85,折合成百分制为57分。

    学费分担 9.7%认为应由个人负担;29.8%认为应由国家负担,32.7%认为应由学校或科研单位负担; 27.9%认为应由三者分担;26.9%认为应分类别收费。

    读研动机 32.3%为了将来找个好工作;33.9%是符合自身兴趣和志向;8.7%为了大学毕业缓冲几年;26.8%为了提高一下学历;其它动机的占5.5%。

    最大压力 读研期间压力最大的是发文章和学习、科研任务,分别有33.9%和31.5%的人选择;其次是找工作,占13.4%。另有7.9%选择导师项目,7.1%选择感情问题,3.9%选择学费问题,最后7.9%选择其它。

    最希望的 研究生们最希望的是改善科研条件,占28.4%;其次是想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精力,占25.2%;再次是希望取消发表文章的规定,占19.7%。希望多见见导师的有14.2%,还有9. 5%希望提高生活待遇,选择其它的有3.9%。

    毕业去向 52.2%选择毕业后直接工作,占一半以上;留在国内继续深造、出国留学的分别占19.1%和21.7%;余下的7%去向还未定。

    个人建议 55.1%认为应按学术型和应用型分开培养;51.8%认为应完善考核机制;50.9%认为应加强师资建设;43.3%认为应立即停止扩招 ;42.2%认为应增加奖励机制; 40.6%认为应增加教育经费投入;29.2%认为应建立淘汰机制。(摘自2005-03-30 《科学时报》实习记者 陈光 吴玺)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