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喜刷刷”家长忙埋单

  • 创建于 2006-11-08
  • 891
如今,在各大银行的迅猛攻势下,大学校园信用卡的持卡率已从两年前的不到33%%,飙升至目前的80%%-90%%。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在大学生们频频“喜刷刷”的背后,却是家长们为无收入的孩子埋单的无奈身影。对此,高校方面认为信用卡消费本无可厚非,但银行应给予学子正确的引导。金融专家则指出,信用卡进校园是盲目之举。 现状:高校信用卡普及率近九成 每到新学期开学前后,各大银行就会打响学生客户争夺战,个别银行甚至大张旗鼓地在校园里办起了推广活动。近日,中信银行大学生专用信用卡I卡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上海首发仪式。记者在现场看到,I卡因其时尚、个性的苹果外观设计,而吸引了不少学子的眼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 据招商银行信用卡部相关人士介绍,自今年开学至今,大学生信用卡的发卡量已达数万张,开学期间是办卡高峰,在松江、宝山等大学园区进行重点推广时,“一个办卡点一天就可出卡300张以上。” 复旦大学理财协会会长胡渊文对记者说,以复旦校园为例,两年前在学校里根本没听说过有专门办理信用卡的地方。而现在,除了有学校层面合作的建设银行,另有几家银行也在校设立了固定办卡点。据复旦理财协会内部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两年前,只有不足1/3的大学生有信用卡,持卡者大多是大三、大四学生或是研究生;而现在信用卡已从大一新生开始普及,整个大学校园的信用卡持卡率飙升至80%-90%。 调查:信用卡消费传来对立声音 对象:学生———潇洒持卡人 声音:刷卡消费好像不要钱 某银行对两万多名大学生进行的网上调查显示,“先消费后还款,手头更宽裕”成多数大学生办信用卡的理由。27%的大学生表示办卡是为了享受各种优惠活动,10%的大学生则表示“只是为了紧跟时尚趋势”。记者发现,有不少学生是经受不住业务员的盛情介绍,“脑子一热就办卡了”。 本市西南片某重点大学学生小林因冲动办卡、冲动消费,而被妈妈没收了两张信用卡。大一时,小林在某银行“首年免年费”的鼓惑下办了一张学生专用信用卡。“聚会吃饭300多元,轻松一刷就解决了。”自小林尝到“甜头”后,买衣服、唱歌……能刷卡消费的就刷卡,这样一个月就花掉了近2000元,“刷卡消费,就感觉好像自己没有花钱一样。” 到了大二,小林又经受不住“办卡就送维尼小熊玩具”的诱惑,再次办理信用卡。尽管吸取了教训,不再随便刷卡,但银行分期付款买笔记本电脑的活动又让小林心动。“每月支付1000元,用每月兼职薪水800元加零花钱200元,还款没问题。”谁知两个月后,小林丢了工作,只好向父母要钱。 对象:家长———无奈埋单者声音:信用卡让孩子大手大脚 由于大学生在消费后搬出家长充当“埋单者”,因而给父母带来很大负担。记者发现,许多家长对孩子办信用卡都持反对态度。 “他们没有收入,信用卡其实是给我们家长办的。”小林的妈妈张女士对学生办信用卡颇有微词。虽然银行宣称信用卡能锻炼学生的理财能力,但她觉得能用信用卡消费的场所过于成人化,而学生只要解决吃饭、买书问题即可,很少用到信用卡,“我感觉信用卡就是让孩子学会大手大脚。” 据了解,大部分家长都担心信用卡会助长校园攀比风,诱发孩子乱消费。也有部分家长认为,只要银行、学校能加强理财知识的教育,让学生真正会用信用卡,也不反对孩子办。 症结:业务员只求业绩不管“质量” 据悉,大学生办理信用卡只需凭身份证和学生证就行,而申请建行联名学生卡的客户甚至只需在网上填写申请书就可办理。学生们除在银行校园推卡活动中办理,很大一部分都是由银行信用卡业务员到学生宿舍上门办理的。 建行信用卡服务中心的周先生表示,由于学生卡发卡渠道特殊,因此营销过程中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如有些办卡业务员一味追求业绩,重“量”不重“质”,常常忽略办卡对象要求。此外,一些业务员多把透支额度作为宣传重点,却很少对学生进行信用及理财方面的提醒。 目前银行都建立了诚信体系,坏账、赖账都将被记入个人诚信纪录中。在校学生若被列入诚信“黑名单”,不仅会影响到今后的信贷行为,还会对求职造成影响。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持卡学生对此一无所知。 各方说法 银行:办卡旨在“双赢”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推出学生信用卡本意出于“双赢”:现代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出乎意料,银行由此发现商机,才开始开拓大学生市场;与此同时,大学生早日建立个人财务管理意识,对其走入社会后的职业生活及职业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据介绍,与一般信用卡不同,学生信用卡不仅透支额度较小,还会根据消费需要添加小额取现、校园周边特约商户打折消费等功能。目前,全日制本科以上高校学生可到工、农、建、交等银行办理信用贷记卡。在透支额度方面,学生信用卡一般将学历等级、学生户籍以及学校获奖记录等作为学生信用评级的标准。 学校:后期须正确引导 上海交通大学团委书记刘玉祥表示,学校一直支持并鼓励大学生使用信用卡,这毕竟是社会进步、生活便捷的一个表现。但这并不是让信用卡为学生们的物质欲望大开方便之门,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在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践行“诚信”观念,并学会正确、理性地使用信用卡。 他说,银行在发卡后要注重后期引导、教育工作。学校希望,包括信用卡发行方在内的相关社会机构能够走进校园,为大学生提供消费指导和理财规划。 专家:信用卡进校很盲目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银行系主任李宏表示,“超前消费”和“有偿还能力”是信用卡使用中的两个鲜明特点,所以大学生要量力而行。与此同时,银行要联合学校要求学生在办卡前仔细了解信用卡的使用规则,银行有义务帮助学生学会良性使用信用卡。 李宏指出,作为以电子货币进行交易的金融工具,信用卡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目前信用卡大举进军大学校园,是银行在激烈竞争背景下的一种盲目举动。 建行信用卡服务中心周先生坦言,大学生信用卡也给银行带来了一些尴尬。“例如长期不用的'睡眠卡’会占用银行的信息资源,增加了成本。” (来源:北青网 作者:新闻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