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日专题:艾滋病病毒发现者蒙塔尼埃的“未竟事业”

  • 创建于 2006-12-05
  • 2980
“发现艾滋病病毒的意义何在?这是艾滋病防治领域的一个重要进程:发现它之后,我们就知道怎么做血液测试去测试它,从而可以预防;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血液制品和输血都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输液器必须是一次性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开发药物来治疗艾滋病。”面对《科学时报》记者的提问,蒙塔尼埃简洁地概括了自己的发现的价值。 1983年,时任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肿瘤病毒室主任的蒙塔尼埃从一名患淋巴结病综合症的男性同性恋者的淋巴结中分离到一种艾滋病的淋巴结病相关病毒,简称LAV。 198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员咖罗也报告从艾滋病病人血液标本中分离到多株逆转录病毒,因为这种病毒主要侵犯那些起免疫作用的淋巴细胞,所以被命名为嗜人TH淋巴细胞三型病毒,简称HTLV-Ⅲ。这两种病毒被认为是同一种逆转录病毒的变种,并肯定为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把它称为LAV/HTLV-Ⅲ。 1986年7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公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会议决定,将艾滋病病毒改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H代表Human,意为人类;I代表Immunodeficiency,意为免疫缺陷;V代表Virus,意为病毒)。艾滋病血清检测的专利归法美两国共享。 1987年3月,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和法国总理希拉克在华盛顿签署协议,肯定了巴斯德研究所与NIH艾滋病研究所作出的贡献,不过没有指明究竟是谁首先发现了病毒。这使得日后许多美国教科书大都采用“美法科学家共同发现说”。不过,在世界病毒学界,更多人还是认为,艾滋病病毒是由蒙塔尼埃等人首先发现的。有人认为,这个争论是他们至今未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也有人说,蒙塔尼埃和咖罗会分享诺贝尔奖,这只是时间问题,因为他们的伟大发现可以载入科学史。 HIV是单链RNA病毒,外有核壳蛋白,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能以单链RNA作为模块,转录为双链DNA,该双链DNA可与宿主细胞的DNA结合,然后逆转录为病毒的单链DNA,因此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病毒的核酸永远与宿主细胞结合在一起,使得感染不能消失,机体无法清除病毒。HIV由皮肤破口或黏膜进入人体血液,主要攻击和破坏靶细胞T4淋巴细胞(T4淋巴细胞在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中心调节作用,它能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使得T4细胞失去原有的正常免疫功能。当激活免疫反应的T4细胞几乎全部被HIV消除,T4细胞抑制细胞在数量上剧增,相反病人体内T4细胞在数量上骤减,从而导致病人的免疫功能全部衰竭,为条件性感染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艾滋病病毒变异很快,原因非常复杂,大概和病毒的DNA突变有关。至于其变异规律,人们只知道一些机理,还需要更多的工作去认识它。”蒙塔尼埃指出,之所以未能研制出真正治愈艾滋病的药物,是因为HIV在传播和繁殖的过程中常常发生变化,产生很多可以逃避药物治疗的变异株,使原先可能很有效的药物失灵。 “我无法预测艾滋病疫苗研制成功的时间表。我的看法是,能否不通过疫苗而是通过行为的预防来达到。比如年轻人做到不吸毒、不滥交,控制自己的性行为。”对于艾滋病疫苗,蒙塔尼埃的观点很明确——艾滋病是能够控制和预防的。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来源:科学网 作者:潘希 易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