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巡礼(九):编织未来科学家成长的摇篮

  • 48
  • 创建于 2004-11-05
  • 1243
□本报记者 马晓岚 宾司 金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迎来了10611名新入学的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4902名。这一万多名新生中,将有6000余名在中科院京外的教育基地及培养单位开始新的生活。这标志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为国内乃至亚洲最大规模的研究生培养基地。                   质量与规模同步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对记者说,六年前,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多数是一级学位授予点。各所对研究生的培养从招生到培养到学位授予是“一条龙”,有个别所因为是二级学科建所,因此研究生不得不送到大所和大学培养,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生源及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自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启动后,中国科学院党组对研究生教育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2000年6月在上海召开了中国科学院教育工作会议,全院上下形成了创办新研究生院的共识。2000年12月29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批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成立,并于2003年12月与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整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由北京本部,以及分处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和兰州的5个教育基地及100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构成,并形成了以北京本部为主体,有47个教学站点,通达全国20余个省(市)的100余个研究院所的、覆盖全院各培养单位的教育网络。   自1998年体制改革到现在,中国科学院固定人员编制缩减了20%以上,而研究生的总量却增加了三倍多。从2001年至2003年,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每年22%左右的幅度连续猛增,其中博士生约占51%。研究生院加大推进“硕博连读”的力度,生源总体质量进一步提升。在招生规模连年大幅增长的情况下,2002年报考规模达到全国第一,生源优秀率大幅回升。目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校研究生达到29163名。如此大规模的研究生队伍,培养质量成为外界普遍关心的话题。   如果说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在最有资格谈科学的中国科学院,关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担心就多少显得有些多余。在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那里,记者详细了解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有关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控制”理念,那就是坚持“规模发展”、“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有机统一的工作思路,遵循“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办学理念,确保研究生培养“保质保量”。   据介绍,更名后的研究生院确立了“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管理、统一学位授予”的职能和“院所结合的领导体制,院所结合的师资队伍,院所结合的管理制度,院所结合的培养体系”的组织形式,举全院之力为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许多在中科院读过研究生的人都对这里留下过一个字的印象:严。答辩首先要由答辩委员会通过,研究所设有分答辩委员会,最后全院研究生都汇总到研究生院的总委员会评定。三关下来,每年总有些被“卡”在了研究生院的大门内。   中科院研究生院的“严”还体现在招生环节:如果报名数和录取数比例相差不多,即使够了录取条件,也有可能被淘汰。宁缺误滥的原则在这里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邓勇介绍说,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导师教书育人的水平,自1999年以来,中科院研究生院共举办42期博士生导师上岗培训班,1500多位博士生导师参加了培训。此举在全国教育和科研系统首开先河,得到了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充分肯定。   为促进重点学科的发展,形成高水平的学术团队,研究生院还先后聘请了成思危同志出任管理学院院长、郑必坚同志出任人文学院院长、徐冠华同志出任地球科学学院院长、栾恩杰同志出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秦大河同志出任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陈佳洱同志出任物理科学学院院长、朱道本同志出任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并从培养单位聘请了一批中青年知名科学家兼任院系领导,整个研究院的师资队伍称得上“星光灿烂”。                   未来科学家的摇篮   经过了调整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很快就体现出让别人望尘莫及的诸多优势。   据白春礼介绍,中国科学院承担了大量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的课题,博导多是这些课题的具体承担者,跟他们做的学生能较早接触到前沿科技,而这在很多地方都是件近乎奢侈的事。   良好的硬件条件也让人羡慕,一些大型试验设备甚至在国内绝无仅有,还有相对充足的科研经费,畅通的国际交流渠道等等,都使研究生们能在尽可能短的距离触摸到国际最前沿的东西。另外,两段式教学模式也得天独厚:低年级集中在研究生院上课,高年级回各自专业的研究所。由于每个研究所同时也是研究生培养单位,中科院的研究生培养已经与科研完全融合到一起,研究生也成为中科院科研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今年毕业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结构与分子生物学中心的博士生柳振锋谦虚地称自己是二流大学的毕业生,但要不是科学院,自己也不可能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要知道,这是连很多资深研究人员都梦寐以求的事。“是科学院给我们提供了一流的创新环境和老师。”他说。   2004年3月,从福建某校毕业考入中科院的柳振锋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杂志发表了题为《菠菜主要捕光复合物(LHC-II)2.72 分辨率的晶体结构》,晶体的结构图还被选作同期杂志的封面图。   “选择这项国际公认的高难课题是有风险的,但我确信科学院为我们了提供一流的科研条件和老师,即使失败,我在这里学到的很多东西也值了。”谈起当初的选择,柳振锋记忆犹新:“为此,我默默做好了不出结果决不毕业的准备。在2001年到2002年的一年多中,几乎日日守望在实验室,利用各种方法做膜蛋白长晶体工作。SARS期间,一个人索性搬到实验室住,用X-射线晶体学方法解析的绿色植物捕光复合物高分辨率空间结构,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做的,以前从来没见过。第一次看到膜蛋白的晶体长出来,别提我有多高兴了!”   在武汉上大学,在部队工作几年,又在西安读硕士,现在是中科院研究生院二年级的朱沛胜博士生是研究生学生会主席,他这样谈起自己到中科院读博士的体会:“这里无论学习氛围还是生活氛围都是别的地方比不上的,例如,我过去读硕士的学校只有一个院士,而这里大师云集,学术气氛非常浓并很透明,想做科研的人能在这里得到充分认可。”                   实力打造品牌   在体制调整和机制转换的同时,研究生院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品牌初步形成。品牌是实力挣来的,“证据”之一就是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据白春礼介绍,从1999年到2004年,全国共评出优秀博士论文593篇,中科院研究生院各培养单位共有93篇论文入选,占全国总数的15.7%,入选比例约为全国平均比例的两倍。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推出的中国一流研究生院年度评价报告中,中科院研究生院连续三年以理学第一、工学第二的排名入选中国一流研究生院。   按国内研究型大学一般的研究生师生比测算,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还有很大空间。中科院现有在职研究生导师共1.2万名,如果一个导师每年招收一名学生,每位导师的在校学生就有三个,全算起来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是,中科院也很清楚自己的制约因素,白春礼就说,“我们教育资源分散,制约了学科的交叉,同时缺乏校园氛围。教育基础设施不足,已成为制约我们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据他介绍,面对这种现实,中科院已规划集中力量兴建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品牌相匹配的新园区,希望未来的新园区既能满足现实需求、又面向未来发展,而这已成为中科院领导班子面临的紧迫问题。   据白春礼透露,今年3月,国务院已原则同意中科院在北京雁栖湖建设研究生院新园区的规划。目前,中科院正在建设和改造玉泉路、中关村和雁栖湖三个园区的教学、生活基础设施,与之同步,研究生院校园文化氛围初步形成。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责任编辑: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