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 科学时报
  • 创建于 2006-02-17
  • 1846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中科院具有强大的高级人才队伍优势,有一流的科研平台,为培养造就高素质后备人才队伍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但教育也是一门科学,仅具备硬件条件不一定就能办好教育,尤其办成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本课题就拓宽学生知识面、鼓励自由探索和完善培育过程三个方面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思考并探讨解决途径。 一、夯实知识基础,拓宽学术视野 把知识的学习与未来的实践更好地联系起来,这是中科院研究生教育优于一般大学的突出特点。但是,由于科研院所教育体系的健全程度,尤其在各教学点(基地)的教学条件的制约,在课程覆盖面、学生选择度等方面相对一些名牌大学处于劣势。 无所不包的课程体系是没有的。一个好的课程体系不仅在于它所包含的内容的多少、质量的高低,更在于能否提供一种强有力的指导,即在指导教学、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智能结构体系的过程中,主动地去拓宽加深。大学里课程设置较全面,不同学生很容易选到自己需要补充加强的课程,大学庞大的专职教师队伍也完全能够满足这种教学需求,但科研院所则不然,在科研院所自主授课的单位决定课程设置的主导因素往往不是教学需求,而是以现有授课老师状况来决定。 这种“因人设庙”的课程设计,难免使课程设计缺乏规范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该学的或想学的课程开不了,有的课程长期无变化(包括教材和内容),有的课程与大学本科阶段重叠,无怪乎一些学生对上课没有兴趣,千方百计找理由旷课。 在认识到中科院研究生课程教育现状的不足之后,小组就如何改善研究生的理论知识教育方法和措施提出以下办法。 重视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 课程设置应以学科为主线,覆盖本学科的主要专业,同时充分考虑高新技术等应用学科及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生的需要和选课的经纬性,增设学科交叉课程、前沿分析课程、方法论课程、创新能力培养类课程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类的课程。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是拓宽知识面的课程,可使研究生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不拘束在自己的研究方向内,这是当今科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以及各门学科相互渗透的客观要求。目前研究院所研究生课程设置相对大学明显不足使学生选修课太少,尤其是新型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研究生只有具备交叉学科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新技术、新进展,才能够充分借鉴相近领域的新成果和新方法,才能在能力结构、学术思想、科学思维上形成交叉复合效应,才会有更大的创造力,在专业领域内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融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不仅要培养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知识群体,这就要求大教育既给他们提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要给他们提供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特别强调过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他说:中国科学院主要是一个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研究所大多数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在社会、人文、管理等科学方面相对是比较弱的,需要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尤其是人文、管理、社会科学比较强的大学加强合作。 优化教育资源集中授课 各科研院所自主开课受条件制约,不利于学生的理论课学习,应尽量送到中科院研究生院进行。研究生院虽然建院历史不长,但发展很快,按照标准的教育体系建制,形成了特有的校园文化,在课程设置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也迅速赶超了国内的许多大学,当然与一流名校还有距离,还需要不断发展提高。在研究生院学习理论课,再回到研究院所进行毕业论文实践,这种“两段式”教育方式对解决研究院所学生理论学习的局限性是有益的,但由于在时空上割离了学习与实践的联系,尤其对非硕博连读的学生,后期的论文实践阶段显得有些仓促,这也是有些院所不愿送学生到研究生院进行课程学习的重要原因。处理好分段教育与实验实习的矛盾关系是有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与高校联合互补进行课程教育 对坚持自主开课的科研院所,课程设置局限性可以通过与当地大学的合作来弥补。各省市都有相对较好的大学,通过合作方式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是解决研究院所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较好办法。与大学合作可分为全面合作和部分合作,前者是学生全部课程在大学上,研究院所的导师可以特聘教授身份讲授相关专业课,尤其根据专业特长,以学术专题报告形式传授最新领域前沿知识;后者是部分课程在大学上,即自己有条件上的专业课自己开,其他一些公共课、基础课在大学上。就近与大学合作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理论课学习上与大学研究生同步,又不影响学习期间与实验室的联系。 发挥研究院所优势,重视后续教育 在理论课修完进入实验室论文实践以后,仍然不能停止继续吸取知识养分。中科院学术交流频繁,要有意识安排一些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杰出成就的著名学者、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和指导研究生经验的知名专家作专题学术报告,让学生了解相关学科发展的前沿性和创新性,了解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尽快了解掌握学科的最新动态以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国家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高、精、深的要求。有的导师对结束课程学习阶段的学生要求不定期在学科组内部作读书报告,鼓励学生自学新的理论知识,包括与毕业论文不同方向的专业理论知识,这种有助于学生不断吸取新知识、扩大知识面的做法值得提倡。 加强学术交流,激发创新思维。交流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习新的理论和新的观念,不应该是简单的埋头自学,应该善于与他人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常常能激发出新的思维、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 研究院所努力营造一种和谐向上的学术氛围,经常举办各种研讨活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科学热点问题的讨论,积极与周围科学家及导师之间进行学术思想交流。学术报告是学习和交流学术思想的好形式。参加各种各样的学术活动,对于研究生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研究经验都很有帮助。研究生不仅要尽量地多听学术报告,更要积极地作学术报告。通过作报告,锻炼研究生的思辨、组织和表达能力。 二、鼓励自由探索,培养创新能力 研究生学习阶段与本科阶段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再是死记硬背已反复验证的非常成熟的知识,诸如定理、定律等等,而是要运用学到的知识开展科学研究实践,所谓研究就是探索未知,在前人基础上,对某一研究对象进一步深化认识找出其规律性,或验证某一假设是否正确,或对自己提出的学术见解进行论证等。总之,通过研究希望获得创新甚至原始创新的成果。研究生的任务就是通过研究来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独立工作能力,换言之,从研究中学会研究。 要鼓励和支持学生对科学问题敢于想象,大胆创新,深入探索。就“能否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给学生自由探索的研究机会”的问题,笔者随机询问了一些研究生导师,得到的答案普遍是:很难做到。 现在各研究院所的导师们都愿意招收研究生,重要动机之一是学生可以承担许多课题实验内容,有助于完成自己繁重的科研任务。进入知识创新工程后的科研院所科研任务多、经费充裕,新的人事改革制度却硬性要求精简人员编制,在科研任务量增加、编制人员减少的现实情况下,研究生成为最适合的廉价劳动力。在这种招生动机和学习背景下,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自然一切围绕导师的课题任务开展实验工作,即使学生提出想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索导师一般也不会同意,一方面自由探索不能对导师完成自己课题任务作出直接“贡献”,另一方面自由探索不一定会获得预期正结果,对于没有把握的探索,在目前以早完成任务、快出文章、出成果为目的的功利时期,是很难得到导师们的认同。因此,研究院所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基本唯一的选择就是围绕导师的课题开展工作,而且,为了按时让研究生毕业,导师只能给研究生一些探索性不强、难度不大、安全系数较高的题目,一般都是在原有基础上做些延伸的工作。这种看似稳妥的指导思想与方法显然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不利的。 要使学生自由探索在教育中成为现实,做起来比说起来要难得多。首先一时还改变不了学生作为导师完成研究课题任务的重要“劳动力”的现实;其次让学生自由探索是需要经费的,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招生导师并没因为招收学生获得一笔额外的学生实践专项经费支持,让导师自己拿出经费给学生做有风险的探索更是不现实。因此,为推进学生自由探索的实现,至少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改变观念,还原学生本来身份 学生围绕导师的研究方向开展工作无可厚非,但学生毕竟不同于雇佣人员,学知识、学技能、学方法是主要目的,不能以工代学。整个学习阶段限于导师的研究方向甚至限于导师某一个课题,会严重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的学生毕业离开实验室后,很难适应其他环境的需求。每一位研究生的兴趣和知识结构各不相同,因此,除了对每一位研究生因材施教外,导师要积极鼓励各位研究生在学术上自由发展,不必强调一个研究生死攻一个研究方向,一旦研究生在做学位论文时发现了更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或者对导师安排的研究方向有自己的想法,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倡导学生刻意创新求实。 配套教育培养专项经费 研究院所办好研究生教育,同样需要得到教育经费的保障。研究院所培养研究生过程中,有一种经济利益平衡关系必须得到维持,即教育付出的成本要与获得的报偿平衡。在没有足够专项教育经费支持下,研究院所用于一个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成本只好由研究生本人通过付出劳动来补偿,这也是时下流行“老板”称谓的最根本原因。“老板”称谓本来是用于雇佣关系,现在将“老师”改称“老板”,其中的微秒关系变化引人深思。 为使自由探索有可行性,解决配套经费支持很重要。从目前的现实状况看,有两种途径可尝试:第一,研究院所从创新经费中用于领域前沿项目的经费中拿出一部分专门支持研究生作自由探索。各单位领域前沿项目经费一般是分解到研究单元,到研究单元后的经费研究生很难再拿到,研究所可在分解经费之前提出一部分作为研究生自由探索专项基金。第二,既然科学院重视研究生教育事业,并把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工程的一部分,就应该加大投入,可以从创新总经费中切出一部分作为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对研究生自由探索的支持。 容许探索失败,提供宽松环境 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是具有能独立进行科研的高级人才,因此必须让他们通过在科学前沿的战斗中接受各种困难与磨练,力求获得创新甚至原始创新的成果。这必须给予一定的时间,允许他们有挫折、有失败。由于科研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研究生原来的基础与个人情况又各不相同,要提供一个有利于学生尝试的宽松环境,包括允许失败和取消严格的时间限制。目前硕博连读是五年,博士学习是三年。教育部虽有“研究生学习期限可以有弹性”的规定,但实际执行起来却不太容易。以博士学习只有三年来看,开始是修专业课学英文,这要花掉不少时间,论文实验部分结束以后又要写论文,并争取在答辩时有成果发表,这都需要时间,因此实际上真正进行论文实验的时间就很少。如果不能为学生提供宽松环境,学生为完成任务,只能在导师设置的保险箱里,按部就班地走完程序。 三、改革教育模式,重视培育过程 目前我们采取的是典型的学徒式研究生教育模式,师生关系是在科研活动和完成学位论文过程中简单的一对一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学生从招生报名,到考试、面试,学习指导、论文指导都是一师包到底,学生受教育过程受单一导师个人影响太大,从导师的知识结构到导师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以及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一个狭小的天地不利于培育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的学生。因此,有必要改革我们的教育模式。这方面可以借鉴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研究生教育模式。 改一对一为多对多的招生对应关系 改变一对一的学徒式教育模式,首先在招生时就可以将以导师个人为招生主体变为以学科领域为招生主体。目前有的大学已经采用了以学科领域为主体的招生形式,以二级学科或三级学科为单元,在同领域若干导师以导师团队名义招收若干学生,形成多导师对多学生的关系,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基本一致,选修课由学生结合自己兴趣和志向选择,由于每个学生面对的是一群可选择的导师,在课程学习上不会过快陷于单个导师狭小的空间里。在理论课程学习期间或学习结束后每个学生在3~5个不同实验室进行短期(1~2个月)实习体验,在完成课程学习和正式开展学位论文科学实验之前,根据学生课程学习和实习体验的结果以双向选择方式确定论文选题方向和指导老师。 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学研究领域的招生为例,现在该研究领域的研究中心由7个学科组(每个学科组代表一个学科方向)组成,有硕博士研究生导师13人,目前以13个导师各自为阵方式招生,学生入学后一直在自己的导师指导下学习和研究,整个中心强大的教师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共享,这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也使学生在极好的条件下错过很多向大师级科学家学习的机会。 打破毕业论文一对一指导模式,试行导师指导小组制 在美国的研究生培养(主要是博士生培养),并不是采取单一导师制。在以课程为主的学习前期,由各系任命一名教授担任研究生顾问,履行指导学生选课、帮助学生适应学习计划或必要时调整学习计划、向研究生院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职责。除了常规的课程学习之外,还专门为博士生设置更高深的研究性课程。博士生应跟随某个教授进行名为“独立研究”课程的学习,必须获得有关研究性课程的学分。 我国研究院所的研究生培养可以借鉴美国的导师委员会做法,建立导师指导小组,每个学生由3至5位导师指导,其中组长负主要指导责任。中国科学院有些研究所试行研究生指导小组制度,已经形成为研究生培养的特色。发挥导师集体的优势,是对导师指导制的重要补充和监督。因此,建议中国科学院各所遵循客观规律,对具备条件(研究方向相近或相同的)的研究团队组建导师指导小组,进行研究生指导与培养工作;确保学生的复试、开题、中期考核和论文的指导工作,可有效发挥各个导师的协同效果,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取长补短。对学生而言,可以从不同的导师身上学到不同的东西,获益良多;对导师而言,可从不同角度考察学生的学习、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工作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而且导师间也可以取长补短,避免个人主观意见对学生的影响。导师指导小组制使获得指导途径不再是一个导师,多方面的知识传递,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催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 基于学科或重大学科问题,以组长为中心,包括指导小组其他导师、其他科研工作人员,各年级博士、硕士组成互补的创新研究团队,各尽其能,发挥各自的专长,取得团队效益。通过团队内全体人员的交流,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既需要带头人的凝聚力和创新精神,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也可以充分发挥集体团队的力量,群策群力,争取更大的支持,获得更大的成果;团队内成员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可以引进外来优秀人才,提升现有团队人员的素质,站在国内外学科的前沿,开展具有原始创新的科学研究。 (来源:科学时报2006-02-07,本文系中科院党校九期班软课题,课题组成员为胡兴跃乔格侠,熊博晖,叶彦,刘春杰,周先意,佘宇平,莫成钢,侯兴宇,陆燕宁)
责任编辑: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