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公务员科学素质:北京大学教授任定成解读公务员考试新消息

  • 创建于 2006-11-23
  • 2423
“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增加科学素质的相关内容,意味着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依托公务员的'准入’制度,把科学素质强制性地纳入对公务员的要求中去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制定工作专家组副组长、北京大学教授任定成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准入’作为落脚点,是抓住了提高公务员群体科学素质的最佳突破口。” 据任定成介绍,《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制定过程中最初曾被称为“2049行动计划”,也就是要着眼于长远,制定未来50年的发展纲要。后来考虑到我国的具体情况,经过专家多次讨论,最后决定调整思路,转而将着眼点放在当前,其精神本质是要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去,侧重考虑了可操作性——着眼于当前,则更容易落到实处。四类重点人群的提出,正是基于当前可操作性的考虑。为此,《纲要》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要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的提高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的发展策略。 截至目前,只有公务员这个群体的科学素质有了依托“准入”制度的强制性要求,从可行性的角度考虑,也只有这个群体能够采用“准入”制度。对农民、未成年人和城镇劳动人口这三个群体,“准入”指标是没有意义的。“这个'准入’对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意义重大。”任定成向记者介绍说,在《纲要》中明确指出公民科学素质应包括两种能力,即应用这些内容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就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而言,对公务员来说,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更为重要,因为他们体现了我国各个层面的公共服务水平,这个群体的科学素养状况直接作用于我国各项公共事务。 “我们应注意到,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方针首先是要'政府推动’。政府职能是由公务员承担的,如果公务员群体的科学素质迟迟得不到提高,又怎么能指望他们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呢?”任定成指出,“政府推动”实际上意味着必须对公务员群体的科学素质进行强制性的提高。他进一步指出,“全民参与”意味着,与公务员的准入制度相比,其他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显得更具柔性和导向性。 任定成说:“实现人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是一个宏伟的目标,需要半个世纪的努力。'十一五’期间是我们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开局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只有这一阶段的目标顺利实现,才能为下一阶段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他呼吁,社会各界应加倍努力,扎实推进《纲要》的实施,协力把我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来源:科学网 作者:张巧玲 徐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