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蔚
记者从日前在宁波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近年来,高校承担国家项目的能力明显增强,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论文。2004年,教育部将全面启动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促使高校整合资源,构建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生大成果,以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以创新体系建设为中心任务,促进高校科技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教育部科技司有关负责人指出,2003年,高校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工作全面展开,已形成《高校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待审稿;加快了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改革与调整,高校作为“973计划”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并任首席科学家的有18项,占总数的72%;高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继续保持在项目总数的70%以上;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如北京大学“中国早期蝾螈两栖类化石研究”的论文,以4个整版发表在NATURE上,同济大学“人类心房颤动致病基因的发现”的研究论文,发表在SCIENCE上;高校在国家科技奖励中取得了重大突破,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云南大学侯先光教授等人主持完成的“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据了解,尽管高校科技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学校层面的从学校发展战略的角度对科技发展进行预测和规划,高校科技队伍整合难、科技资源和成果共享难的诸多问题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顶尖人才和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紧缺,高校科技创新的评价机制不健全,学术浮躁,急功近利和学术评审中不规范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今年,教育部将结合高水平大学建设全面启动“高校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的重点是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工程实施中,中央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高校将充分利用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契机,整合资源,加大国家实验室、国家科学中心、大学研究院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大力整合、培育和组建高校国家实验室,加强学科交叉,完善区域布局,进一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今年教育部将启动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把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吸引和创新团队的建设作为高校发展战略的重点,以重大项目牵引凝聚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