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应具备三种精神——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敦欣(2004-03-09)

  • 34
  • 创建于 2004-03-09
  • 827
  编者按:去年年底,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和新措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党全国全社会一项重要任务,人才是强国的第一资源已成全社会共识,与此同时,在科技界,如何更新人才观念,改变人才评价标准,加强人才培养工作也成为探讨的重点。值此“两会”召开之际,本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几位科技界代表、委员,与读者共享他们的思考。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胡敦欣是一位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的学者。有人对他的这种做法不甚理解,对此他的解释是:“人有很强的惰性,总想以最少的付出换取最大的回报。可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青年人来说,不通过严格的训练和培养难以使其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没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就难以在科学上做出像样的成绩。”   胡敦欣的做法是与他对目前国内科教界浮躁作风极为反感的心理相一致的。在他看来,这种浮躁风气的表现主要有:一是科研人员,尤其是稍有名气的青年科研人员,难以做到安心做研究,将大量时间放到运作项目、申请课题上,有的已经有了三四个甚至五六个课题,还要去抓项目,因为项目越多考核结果越好,对晋升提级有利,花在火车、汽车、飞机上、外地和非业务上的时间太多,有的甚至比用在研究上的时间还多,真正用在科研上的时间太少;二是想方设法一味追求论文数量,有时竟将一篇论文“肢解”成数篇文章发表,不注重质量;三是相当多的年轻人,基础科研工作没做多少,冷板凳还没坐热,博士毕业两年或博士后一出站就晋升研究员、教授,一两年后就是博导;四是对科研院所的考核也是过多地强调文章数量,项目、经费多少,教授、研究员多少,引进人才多少等等,而对这些研究院所做出研究成果的质量、在基础研究上有什么突破、为国家解决重大关键问题做出什么贡献则强调得不够。胡敦欣认为,上述现象,一方面是学风教育问题,更重要的则是制度、政策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单位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研究我们规章、制度中不利于培养严谨治学态度和精神的地方,尽快加以改进和纠正。   胡敦欣对这些浮躁做法给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评语:“这种状况,对我们国家是极其有害的,不及时纠正,国家会吃更大的亏!”他说:“比如,现在研究院所十分青睐‘青年帅才’,一见科研出色的人就很快提拔到管理岗位当‘官’。可是每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让原本处于科研黄金时期、业务潜力很大的的年轻人拿出很多时间去搞管理,很可能埋没了他的科学才华,非常可惜。”胡敦欣告诉记者,他常常思考,中国为何至今没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这种提拔“帅才”的做法恐怕是原因之一。“当然,我并不反对把科研人员提拔为管理人员,如果一个科研者过了自己的最佳科研时期,其科研潜力不是很大了,此时让他走上管理岗位,可能是比较合适的。可对于业务出色,而潜力仍然很大的年轻科技人员来说,我不赞成让其当官,而是要保证他们的科研时间,让他们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学而优则仕’的老思路也该改一改了。”   胡敦欣认为,上述现象只是一种结果。其实,诸多部门、单位的用人标准也有不尽合理的地方。比如,国内许多单位总以为留学归国的“洋”人才水平高于土生土长的“土”人才。为吸引留学人员回国,这些单位“洋”人才的待遇总高于“土”人才。“这就是一种不合理,国内培养的人才并不一定比国外留学人员差。这在无形中打击了国内人才的积极性,导致国内人才非要出国‘镀金’不可!因为在国外待得越长越值钱。”   因此,当前各级部门制订合理的用人标准显得十分重要。胡敦欣十分看好前段时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他说:“当今世界,谁拥有人才谁就可能在未来各项竞争中获胜。”当然,胡敦欣提到的人才是高层次人才,是在世界范围内相比而彰显出来的拔尖人才,而非在博士毕业不久就当“教授”、“研究员”、“博导”的一般人才。“在并没有做出突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就获得了高级职称的‘教授’、‘研究员’在国外院校根本得不到承认,还得重读博士,或者最多给个讲师、助研位置,这种人不少,对我们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基于上述思考,胡敦欣认为,用“从严治学,力戒浮躁”来教育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自己的学业上逐步前进,一步一个脚印,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是非常必要的。胡敦欣告诉记者,“从严治学”主要是让年轻人养成求真务实的严谨作风、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和“拼命”执著精神。惟有如此,才可能造就一代一流的人才! (本报记者 刘东峰) (文章来源:科学网)
责任编辑: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