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印度科技:“印度象”携手“中国龙”?

  • 创建于 2006-10-18
  • 760
9月8日的北京,气温骤降,上午9:30,第四届印度制造展览会如期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印度工商业界的50多家企业亮相中国。展览会开幕式在露天举行,瑟瑟秋风中洋溢着双方合作的热情和印度人的自信。 印度科学和技术部长卡佩尔·西巴尔乐观地说:“China的第一个大写字母C可以表示为Capability,代表中国拥有巨大的制造业生产能力,而India的第一个大写字母I可表示为Innovation,代表印度科技开发水平居世界前列;如果把印度的技术发明和中国的生产能力结合起来,就能够主导世界贸易。” 印度工业联合会会长阿·塞沙萨伊认为,“将中国的制造业与印度的软件业结合起来,力量会更强。” 印度人的自信让人震惊,更让人思考。作为亚洲地区两个山水相邻的大国,中印文化古老而有生命力,它们曾创造了世界上最灿烂的文明,但今天,在科学和高技术领域两国都不是世界的领袖,并面临着许多类似的问题或困境,如出人才不出品牌,出专利却不赢利,人才的培育和人才的回归,等等。 细读印度学者在科学和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文章,发现印度人不仅自信,而且自省。 人才的流失与回归 印度是发展中大国,也是一个人才流失的大国。印度大规模的人才外流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印度经济和社会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印度的人才外流现象有增无减。印度理工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理工大学,由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自上世纪50年代起,依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全国建立的,其学生毕业后80%流入美国。 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安娜·萨克斯尼安的一份调查报告说,印度人领导着美国硅谷的2000个企业中的40%,而其中一半来自印度理工学院。美国比较教育学家罗伯特·阿诺夫曾将印度称为“一个向西方输送高级人才的净出口国”。 如今,外流的人才正在回到印度。“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最重要的人口变迁是它们的技术工人和科研人员的回归,即人才回流。以印度为例,人才回流的发展正在帮助印度进入一个科学研究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是印度科学和工业研究理事会(CSIR)理事长Raghunath A. Mashelkar在2005年的《科学》杂志《全球科学之声》的专栏文章中所写的。 Mashelkar首先回顾了发展中国家大批人才向发达国家移民的历史,援引了Alfred J. Lotka于1926年提出的科学生产力“平方反比定律”(inverse square law),即产出n篇论文的作者人数与n2成反比,也就是说,在一段给定的时间内,假如有100位作者,其中每位可产出1篇论文,那么产出两篇论文的作者人数为:100/22=25,即只有25位作者可产出2篇论文,而产出10篇论文的作者人数为:100/102=1,即只有1个作者可产出10篇论文。30年后,这条定律仍适合于专利,即科技创造力和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一小部分才华出众的个人的头脑和智慧。 但遗憾的是,Mashelkar指出,自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一直把这种人才源源不断地送给发达国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一份报告显示,每年有10万名印度专业人员赴美任职。而印度国家领导人认为,科学移民的数量对10亿人口的国家可说微不足道。 Mashelkar并不认为物质利益是人才外流的主要原因。他引用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意大利科学家Riardo Giacconi在探讨人才外流的原因时说:“科学家就像画家。米开朗基罗之所以成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是因为有人给了他一面墙让他作画。我的这面墙是美国给的。” 如今,印度正在掀起一场无声的科学人才归国潮。在过去5年中,包括IBM、摩托罗拉和英特尔在内的100多家全球性公司都在印度建立了研发中心。许多在海外接受培训和积累了工作经验的印度人现在正在归国并来到这些研究中心工作。 Mashelkar认为今天人才留下不走的动机比以前更强,“而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印度归国人员发现从事最尖端研究的机遇比在20世纪70年代回国时增加了许多倍。”他说:“如果'出牌’得当,到2020年,印度能够成为世界上一流的知识生产中心,不但能够创造富有价值的私人用品,还能创造人们所需要的许多公共用品,它们可帮助全球不断增长的人口更好地生活。” 印度科技政策的制定缺乏一线科研人员的参与 T. Jayaraman是印度数学科学研究院的一名高能物理理论学家。2005年8月23日,他在《印度人》报发表文章,认为印度科技政策缺乏协作战略,科学决策中科学界的参与太少,建议印度科学界应以更积极的态度评定国家的科学政策。 Jayaraman在文章中说,2005年上半年,印度政府及其科学顾问委员会针对基本科学研究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公告和建议。印度财政部长宣布的预算书中将一个10亿卢布的特殊款项(约2290万美元)拨给印度科学研究院,以帮助其发展成世界级的研究院,此外还有近5000万美元的特殊预算基金用于发展印度的纳米技术产业;印度总理科学顾问委员会和内阁科学顾问委员会也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印度人力资源部任命的一个基础科学研究工作组提出了更加雄心勃勃的措施。基础科学研究工作组提议在未来10年里,将博士学位的数目增加5倍,这是一个宏大目标。工作组还提议未来5年里在全国各所大学里引进1000名研究人员。然而,即使只增加几名高素质的科学家,通常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Jayaraman认为这一数目对于印度来说并不合理,“如果突然增加科研人员的数目,必然会影响到整体的素质。” Jayaraman指出,与很多工业化国家比较,印度科学的决策过程主要停留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决策人员包括杰出的科学家、主要科学部门的秘书长、大型科学研究院的负责人和其他科学机构的成员,绝大部分从事研究的科学家极少参与其中,缺乏来自于科学界详细而中肯的意见。 “像这种科学界领导者决定国家科学政策的情形,由于年轻的科学家无法独立提出自己的意见而日益恶化。”Jayaraman强调说:“由此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对于成功或失败的经验都没有系统的总结。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科学界还没有任何一位负责人意识到这一点。” “后果之二就是,新的基础科学计划完全依赖于某些杰出科学家和政府官员的政治领导地位,以及他们实行科学计划的方式。因此,由某些科学部门、政府部门构成的委员会之间的谈判,是决定印度短期科学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毫不吃惊的是,一些能够在各种委员会中有代表名额的研究院所,通常会确保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获益。” “后果之三是,决策过程只是基于一些政府官员和高级科学家的意见。因而,用于推动科研力量或增强科研基金的各种提议无法得到科学计划发展过程中具体实践的支持。” 他指出,一般而言,顾问委员会向政府提供的科学政策咨询不具有任何代表性,也无法代表整个科学界。如果以这种政府委员会为驱动的模式来规划基础科学的未来,就不可能会有任何适合的形式来支持长期的发展目标。 Jayaraman说:“目前,虽然印度的个别研究部门和机构表现不错,但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还存在严重的问题。总的来说,印度基础科学的力量正处于下降趋势。科学家这一职业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了。正如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曾经指出,科学研究机构正在不断官僚主义化。” 而Jayaraman所担心的是:“印度科学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印度科学界,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拿不出什么可以形成系统的战略。” 反思科研为何落后于中国 据印度科技部统计,1980年至2000年间,印度科学家在SCI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数量从14983篇下降到12127篇;1973年,印度在科学文章产出国家中排名第8位,文章总数占发展中国家的近一半。然而,2000年,印度的名次却从第8位下降到第15位。 2006年7月24日出版的《印度斯坦时报》发表了题为《印度科学的衰落》的专版文章,通过与中国的对比,反思印度科研落后的原因,在文章列出的一张“全球科学研究份额”图表中,印度在生物、数学以及化学当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35%、2.02%和2.5%,而中国则相应为2.03%、10.35%和9.8%。文章在对数据进行解释时表示,工业“对印度GDP的贡献率为20%左右,而中国却像许多发达国家一样已经超过40%”。 文章中的另一份图表显示,印度人均用于科技研发的花费为5.5美元,不到中国11.7美元的一半,和排名首位的日本978美元更是相距甚远。在每百万人口所拥有的科研人员数量对比中,印度只有157人,中国为545人,而日本则高达5095人。作者穆加尔在文章中说,上世纪70年代印度科研论文引用次数全球排名第8,而到了2000年已下滑至第15,“我们的研发投入实在是低得难以想象”。 在分析科研产出下降的原因时,印度尼赫鲁大学科学政策研究中心和国家科学发展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认为,近年来,印度政府一直将科技发展的重点放在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反映在软件产品的开发和软件出口上;生物技术的发展主要反映在专利申请数量上;因而,文章数量有所下降不足为怪。 印度前任总理科学顾问、前任第三世界科学院院长也在报纸上呼吁:所有的指标都表明,印度的科学产出在下降。大学面临政治干预、资源不足、教师质量下降和科研环境恶化等问题。我们必须严肃对待并有所作为,否则,印度将降为科学上的三流国家。 “印度象”携手“中国龙” 中国曾有“东方巨龙”之美称,而印度则有“南亚大象”之美喻。如今,当“中国龙”在改革开放中腾飞时,“印度象”也迈出了铿锵步履。印度财长奇丹巴姆说:“印中两国之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要相互学习。”印度工商部长卡迈勒·纳特则表示,“国际上有一种说法,叫做印度对中国,而我更喜欢说印度和中国。我重申印度愿意同中国继续发展多方面的、互惠的贸易和经济关系的深切希望和最大承诺。” 卡佩尔·西巴尔在9月8日的第四届印度制造展览会开幕式上说:“中国的发展像海啸一样冲击着世界。中国、印度和东盟的人口加在一起有30亿,占世界人口的一半。我们有市场、有人力,我们需要的是科学和技术,我们两国要加强合作。” 合作源于交流、理解和由此产生的信任。西巴尔透露,预计今年11月,两国将就科学合作的理解备忘录签订正式协议。他强调,印中两国签署科技合作理解备忘录的目的就是要把两国的长处合在一起,创造双赢局面。 (来源:科学网 作者:王丹红)